信用卡客服電話33%緊急、專人服務選項未置規定語音層
2013/06/13 17:36
瀏覽1,07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在現今這個時代,塑膠貨幣已根深蒂固的融入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出門消費人們身上已不再需要帶著滿滿的現金,取而代之的是可進行消費支付的信用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帶來許多的方便。
隨著塑膠貨幣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看準消費者的需求以及無限商機,銀行業者更是絞盡腦汁,如進行卡友權益升級活動、提高紅利點數、現金回饋,停車優惠加碼或是與百貨通路業者發行聯名卡等方式,讓消費者一卡在手就能享受多元優惠,因此人手一卡或是多卡的情形已是相當普遍了,進而也衍生出不少的消費或帳單問題。因此,各家銀行業者均有設立電話客服中心,以解決消費者在使用上或帳務上的問題。
許多人都有打電話到銀行客服中心,需要先聽一長串的語音,或需連按好幾層選項甚至須先輸入身分證字號,才會轉到客服專員接聽的經驗,既耗時又浪費錢。消基會也曾於2011年11月調查發現,有銀行至多要通過7層才有客服人員接聽的情況!因此為保障消費者權益,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已於2011年12月6日要求各家發卡銀行,必須在同年底前調整信用卡客服專線,須符合以下規定:
一、「緊急服務選項」(如信用卡掛失、海外支援、道路救援)置於語音系統之第1層,而「專人服務選項」置於第3層(含)以內。
二、客戶選擇「專人服務選項」後,接通專人之平均等候秒數於營業時間內(銀行營業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不超過30秒。
三、簡化語音系統流程及行銷廣告說明,並以自動化設備或網路等多方管道,提供客戶查詢信用卡帳務及活動訊息。
二、客戶選擇「專人服務選項」後,接通專人之平均等候秒數於營業時間內(銀行營業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不超過30秒。
三、簡化語音系統流程及行銷廣告說明,並以自動化設備或網路等多方管道,提供客戶查詢信用卡帳務及活動訊息。
消基會本次於2013年5月29~31日,對國內33家銀行其網頁上登載之客服中心的信用卡專線或客服專線進行調查,調查方式為以信用卡專線為主,若無專線則改撥其他客服電話,並以免付費電話為優先。
調查結果
(一)、50%銀行無法於網址首頁看到客服電話
此次調查的33家銀行業者,其中有17家約佔50%的業者,無法在其官網首頁就可搜尋到客服電話,必須再進入客服中心的頁面後,才可找到服務電話。消費者若遇到信用卡使用上的問題、尤其是卡片已遺失時,都希望能夠及時得到解決,搜尋網頁找服務電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若客服專線未揭示在顯眼處,讓消費者好像在玩尋寶遊戲般,辛苦的搜尋目標,只是徒增消費者的困擾。
此外,有15家業者設置信用卡服務專線,其他18家未設置專線的業者,其客服電話則為全方面服務。另有部分業者的客服電話設置4字頭或0203的語音電話,其話費計費費率和ㄧ般不同。若為0203開頭電話,為付費電話,計費費率:市話1元/分,手機依現行網外費率;4開頭電話語音系統,以市話計費,手機撥打須加02,並以撥打市話計費。經撥打測試後,發現其中0203電話撥通後即會告知通話費率,4開頭號碼則沒有告知,不過銀行官網皆有說明相關費率,建議消費者在撥打前要留意。
(二)、25家銀行提供免付費電話,僅4家消費者可用行動電話撥打
本次調查的目標中,其中25家銀行有提供免費服務電話,經施測者實際撥打後發現,僅「華南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高雄銀行」及「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等4家未限制行動電話撥打,佔16%。
0800開頭的免付費電話,業者是可以自行設定要不要開放給消費者以手機撥打的,但似乎不是所有的業者都願意開放這部分的服務!隨著競爭愈來愈激烈,營業成本增加,銀行開始減少或取消免付費專線電話,要求客戶打付費電話或多使用網路銀行。但持卡人與銀行聯絡多半是為了帳款疑義、繳費問題或掛失為主,希望和客服人員直接通上話或查到想詢問的資訊,因此消基會建議銀行可儘量以免付費電話服務持卡人,且現在是人手一支行動電話的時代,業者也應開放手機撥打免付費電話的功能。
(三)、33%未達「緊急服務選項」(如信用卡掛失、海外支援、道路救援)置於語音系統之第1層、「專人服務選項」置於第3層(含)以內的要求。
大部分的消費者撥打銀行客服專線,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需要先聽一長串的語音,或連按好幾層選項、甚至須先輸入身分證字號,才會轉到客服專員接聽,既耗時又浪費錢。之前還發生過有消費者等了30分鐘以上、都還未與客服人員通話的誇張情事。因此為保障消費者權益,金管會已於2011年12月6日要求各家發卡銀行調整信用卡客服專線。
根據實際撥打測試的結果,在33家銀行中,「台灣銀行」、「土地銀行」、「澳盛銀行」、「遠東銀行」、「元大銀行」、「玉山銀行」、「星展銀行」及「安泰銀行」等8 家的第1層選項為選擇語言服務或是信用卡服務項目,並無信用卡掛失、海外支援、道路救援等緊急服務的選項。另外「華南銀行」的信用卡專線,其中一支專線卡友須先輸入身份證字號後,才可進行下ㄧ步,另一支為掛失專線則符合要求。
在《「專人服務選項」置於第3層(含)以內》的調查中,「花旗(台灣)銀行」第1層選擇掛失服務、第2層選擇信用卡、第3層需輸入身分證字號或卡號後,再轉接專人;「匯豐(台灣)商業銀行」第1層選擇掛失、第2層選擇語言、第3層選擇卡片掛失、第4層選擇信用卡後,再轉接專人;「星展銀行」第1層為選擇語言、第2層選擇個人金融、第3層選擇掛失、第4層選擇信用卡後,才轉接專人,這3家銀行的持卡人,需經過3層以上選項才能進入與服務人員通話。其餘30家業者則均符合此項的要求,且「高雄銀行」及「三信銀行」2家的客服專線撥通後,即可以與客服人員通話。
綜合兩項檢視項目,此次共33家銀行中,有10家未依金管局要求,將「緊急服務選項」(如信用卡掛失、海外支援、道路救援)置於語音系統第1層或「專人服務選項」放置第3層以內,1家「星展銀行」則是2項都未達要求,總體不友善率達33%。
(四)、信用卡掛失,持卡人需負擔掛失手續費
根據金管會於2010年7月27日公告「信用卡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及不得記載事項」中,明定卡片遺失、被竊、被搶等情形之掛失處理;另掛失手續費不得逾新臺幣200元;各銀行得自行視其狀況約定是否收取掛失手續費,但應明定於契約。並於同年10月27日生效。此次調查的33家的銀行,均在消費者掛失卡片後,會收取新台幣100元或200元的「掛失手續費」(但部分白金卡或其他更高等級的卡別則免收);另外有些如combo卡等特殊卡片,可能還須加收卡片補發費。消費者在掛失卡片時,建議應向銀行客服問清楚,銀行業者也更要主動告知。(詳細調查結果請見附表)
消基會呼籲
在現今這個銀行業高度競爭的時代,電話就是商機,業者要掌握客戶、抓住客戶的心,最不能漏失的就是顧客來電。簡化客服人員處理來電的流程,輕鬆掌握來電狀況及減短客戶等候的時間,為客戶提供可打進客戶心坎裡的最佳電話服務,必定可以為企業留住客戶。但是客服人員若表現不夠專業、或讓消費者經常碰壁,輕則讓消費者不愉快之外,重則可能讓客戶流失。
客服中心對銀行而言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門,對持有信用卡的消費者而言更是重要。不少帳務上的問題、遭偷竊或不小心遺失需要掛失時,都需透過客服進行了解或處理。但往往消費者此時並無法即時獲得客服專線的電話號碼,需透過上網搜尋來獲得資訊,若是因皮夾掉了,可能不只1張卡要掛失,為了查掛失電話所花費的時間,可能就造成消費者很大的損失。
由此次的調查樣本發現,33家發卡銀行有18家並沒有設置信用卡服務專線。但即便沒有專線,也應將緊急服務(信用卡掛失、海外支援、道路救援)的選項放在第一層。尤其消費者在發現卡片遺失後,心裡ㄧ定非常焦急,希望可以趕快和客服人員進行掛失,一但選擇掛失後,就應儘速轉至專人服務。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出,大部分的銀行皆符合要求,但還是有高達33%的業者未達要求。金管會應加強持續稽核各發卡機構客服電話線路暢通性、人員接聽速度及客服處理之妥適性,以有效控管信用卡客服專線服務品質。
此外,目前詐騙集團猖獗,不肖人士利用銀行的客服電話作為來電顯示以欺騙消費者,故不少銀行的客服電話撥通後會先有一段宣導反詐騙的語音。消基會也在此提醒,在銀行業者致力發行信用卡的同時,除多想想如何提升服務品質及增加持卡人保障之外,更應保障客戶個資安全,不被詐騙集團利用。消費者也應小心謹慎,若接到可疑電話應先跟銀行確認,以免受騙。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