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報的聯合筆記專欄上看到必須面對的真相一文,心裡有很多感觸,然後又看時和大哥的技職教育的沒落影響就業一文,讀了更是心有千千言。
必須面對的真相一文討論到了好幾個問題,包括大學錄取率往百分百飆升使學歷貶值,大陸和印度等國家為脫貧所做的努力,以至於產業的外移等,在在直指台灣競爭力低落的嚴重性。
時和大哥的文則是探討到了技職教育的沒落,對社會將會所造成的衝擊,放諸近程遠程,它們其實有著相聯共通之處。
因為己身接觸面,我特別注意到產業外移的問題,這是台灣近年大環境很悲哀的狀況,它不僅剝奪了下一代的就業機會,也嚴重衝擊社會和家庭結構,辜負四、五年級中堅份子長期效忠企業對經濟的貢獻,空有完全成熟的專業技能,卻遭棄之如敝屣。但是在商言商,利之所趨,又無法苛責企業,我深信國內各角落都有著這樣遭遇的困頓者。
而留守的廠家,也嚴重受大陸低價產品威脅,倒閉或轉業者眾,從經手業務活動力看產業的蕭條和市場的萎縮,幾乎就是整個台灣中小企業的縮影。更別說業主轉成個體戶或轉行的辛苦和挫敗,有恆產的低調吃老本,白手起家的就只能降格求生。
產業寧可大量雇用外勞,或甚至整個外移,難道就沒有受到升學掛帥,技職教育淪落的影響嗎?不是因為受到基本人力低落和經濟競爭力降低的衝擊嗎?
再看到年輕一點的孩子們,城邦裡我最喜歡的狂龍,年輕熱情正義,眼看將來大有可為,我常喜歡說他是國家未來的花朵,民族未來就靠他們這一代了,但是看到國家喪失的競爭力,我其實也很擔心以後他們這一代會淪為失根的蘭花....。
技職教育的萎縮,讓專業應有的紮實技術凋零,理論一大套,實作能力卻草草,以前的黑手可以成功打造出台灣奇蹟,但現在我不知道還有沒有這種機會,前幾日看到電視新聞熱情報導,國立研究所畢業的人才放棄竹科工作,在家從事網購,月入多少云云,有一種感慨,不知現今高等教育的功能到底是定位在哪? 這種例子是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到的嗎?
產業不需要基礎機械操作者嗎?房子管線不需要水電施工嗎?各行各業人力分配是如何呢?我懂的其實不多,但看到之前進用的新人,對辦公室的共同清潔工作嗤之以鼻,說她又不是來掃地的,讓我對現今教育制度給新生代的工作價值觀懷疑,也不知道企業主面對這些員工的失望要怎麼重建,更不要說男生沒有穩定的工作不敢結婚,女生因為男方沒有穩定的工作不敢嫁了.....。
最近學測成績出爐,網友的孩子們都經過了大考驗,有悲也有喜,我雖然外行安慰好友,半路的輸贏都不算,堅持到最後走到自己所要的終點,才是真正的成功,希望好友跟孩子商量遠程目標,堅持著走下去才是道理,可面對這大環境,還是無法不發出無奈的嘆息,在上位訂政策的都是高知識份子,個個傑出,有人的孩子還一退役就可以輕易得到公職機會,他們真的都能看到這社會真正的問題點嗎?
關心國家未來,下一代將來,鄭重推薦閱讀下列引用文章。
引用文章 聯合筆記》必須面對的真相
引用文章 技職教育的沒落影響就業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0樓. 春天美雅2007/10/21 01:01專家學者說
粉飾太平 在報章媒體 製造出假相
技職教育淪落和普通高中教育一樣
要拼升學率 要拼證照
學生升學績效 是專家政客的業績
誰在乎學生出路 誰在乎社會需要什麼技術人才
- 19樓. 雪人娘2007/08/12 06:39說得真好
象牙塔裡的決策,的確看不到百姓之苦。
為了選舉,許多產業外移的真相都封鎖了。
沒有了工廠和企業,新一代的孩子的前途堪憂,
在上位者,應該認真為全民把脈,找到台灣的新方向,
從教育制度改革,從新培養孩子們的競爭能力,而不是
把孩子們往死知識的死胡同推,結果造成高知識的書呆子,
躲在象牙塔慶幸自己可以在各種考試制度存活,卻沒有機會
看到社會真相,而考試敗陣的孩子,則躲在流行文化的背後,
變成一群失去自我的機械粉絲。或許,台灣可以對我們的藝術教育加深加廣,發展電影工業,提供
時空,收編許多電影音樂和美術人才,來創造台灣視覺藝術的機會
,也可以發展更精緻的觀光事業,例如日月潭是景點,把周邊的鄉鎮
規劃成多功能的優質觀光輔助地點,像日本箱根溫泉,周圍的小商店,
讓我們進去,都有驚喜之處。 台灣的觀光要做小而美,休閒兼具文化
介紹的功能,讓人有驚艷之處,再加上人文的特色,才能推展國際化的
觀光,賺取外匯。分裂的政治,分裂的人民,壞了台灣的機會,政客們要好好反省,
我們身為國家的主人,更需要好好管理我們的政府,別再把他們當
皇帝寵了。請他們認真主政,為台灣找出路,整合我們力量,一起努力。
別再政商勾結,壞了我們的民主機制和基礎。 - 18樓. 四寶2007/08/08 12:34感同身受
文中所言現象,就在左鄰右舍之中,
退伍後成為宅男者比比皆是,
高學歷之漂浮者(失魂)到處押馬路,
八大行業充斥著年輕美眉撈金,
不知明日的希望在何處?
國家在哪?執政者又在哪?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
- 17樓. 迷途看花開2007/08/04 17:30無題
每次看到這些重要又令人心煩的訊息
總會想:生孩子是不是錯了?
真不知道我們建構的社會
會將他們帶向何方
最後只能以"兒孫自有兒孫福"來寬慰自己
- 16樓. 福州伯2007/08/01 23:33放了再用水沖掉
象牙塔裡的決策?
為什麼會在象牙塔裡決策呢?
問題的根源在於台灣政府沒有施政總目標,也沒有階段目標,走一步算一步,
過兩個半天算一天,……基於篇幅,他日或許我會發表一篇我個人的淺見……
『因為己身接觸面,我特別注意到產業外移的問題,這是台灣近年大環境很悲哀的狀況,它不僅剝奪了下一代的就業機會,也嚴重衝擊社會和家庭結構,……』
產業外移是從90年代就一直持續到現在的趨勢,台灣政府拿不出任何辦法,從李登輝『戒急用忍』這個錯誤的政策開始,台灣政府在錯誤的方向上一路狂奔,不但誤判形勢且眼光短淺,如今船到江心難補漏,…..真相就是台灣的下一代,
祇有兩種選擇,失業或出國做台傭,當然還有一種選擇,就是立刻起來革命,
不過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等於零,……
其實現階段更嚴重的問題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正在持續流失,產業外移加人才流失,台灣就勢必成為一個『不正常』國家,而且永永遠遠都不會再恢復正常了,
……基於篇幅,我僅說說我們的敵國(民進黨稱中國為敵國)的施政階段目標及做法,90年代(1990-2000)中國對台的施政階段目標:『招商引資』,用盡一切方法(手段)來達成目標,招商引資以解決當時中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一、解決中國國內的就業問題,二、出口創匯。2000以後前述兩大問題已不再是問題,中國面臨的問題是許多產業都重複投資和生產過剩,面對新形勢,中國需要提升產品質量或附加價值,需要自創品牌,……提升產品質量和自創品牌需要更高的技術人才,需要更高的管理人才,…中國政府已經精確的分析統計過中國未來5~10年國家整體發展需要那些人才以及大約數字,自己來不及培養就『進口』,從全世界進口(當然包括台灣,同文同種尤其歡迎)……
不寫了,再寫就不是回應而是寫福州伯的牢騷了,不過有一點我還是得說一下,
『在上位訂政策的都是高知識份子,個個傑出,有人的孩子還一退役就可以輕易得到公職機會,他們真的都能看到這社會真正的問題點嗎?』
整篇文章我祇有這段不同意,在上位都是高知識份子,個個傑出,…什麼跟什麼嘛,這些傢伙都祇是個『屁』,放了『污染環境』,不放會憋死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坐在馬桶上,放了再用水沖掉。福州伯罵的好,偶馬上改~
『在上位訂政策的都是高知識份子,個個傑出,有人的孩子還一退役就可以輕易得到公職機會,他們真的都能看到這社會真正的問題點嗎?』
本人此一論點是重大缺失,偶失誤,偶淺見,偶蠢.....
巴特......................
鼻要把偶沖掉啦......,偶還可以廢物利用改種水波菜
傻傻 於 2007/08/04 12:17回覆 - 15樓. 小帥哥~女人可以這樣過日子2007/08/01 21:01看到了這樣好消息
技職有藍天》聯考挫敗的小子 德國揚名
更新日期:2007/08/01 07:20 記者:記者謝梅芬/高雄市報導
38歲的蔡如峰在德國開設計公司,曾獲慕尼黑國際工業設計比賽第5名,完成的作品有多件進入國際市場,但他國中時成績並不好,高中聯考挫敗選讀五專電子科,最後在工業設計中找到興趣,進而在德國設計群內大放異采。
「這孩子大隻雞慢啼」,他的父親蔡榮樺是高雄市五福國中退休老師,家中幾個孩子成績都很好,唯獨長子蔡如峰成績差,高中考得不理想,他決定讓兒子讀吳鳳工專電子科。
蔡如峰一度很鬱卒,經由老師不斷鼓勵,引導他參加社團,擔任學生社團幹部,建立信心後,他發覺自己不適合電子科,改念工業設計,從此找到方向。
「我找到了人生的樂趣」,蔡如峰後來考進雲林科技大學,畢業後在國內一家電品連鎖店,擔任設計師磨練了2年,民國86年到工業設計最發達的德國念書,取得埃森大學研究所碩士學位後,加入德國雙B設計群,專門為國際著名的企業設計商品。
「到德國真的苦,但想到自己最喜歡的工業設計就在德國,咬著牙也要把語言學好」,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他通過六級德語進階鑑定,「那段日子,每天戴耳機聽德語,強迫自己一個字一個字看德文」。
去國9年,蔡如峰以「Richard蔡」為名,在德國設計界闖出名號,自組公司,專門為國際品牌設計商品,「老天爺雖然關了一道門,但一定會為你開另一面窗」,他鼓勵年輕人不要輕言放棄,年少時的挫折無須氣餒,找出興趣,依然可以走出自己的路。謝謝帥老哥,真是值得欣慰的好消息~ 傻傻 於 2007/08/04 12:19回覆 - 14樓. 女士2007/07/30 10:14台傭
菲律賓的大學生到台灣來當菲傭 最壞的時候就是
將來台灣的大學生也出國當台傭呢 記得多年前吳柏雄說過了
- 13樓.2007/07/29 14:40影響可大,不能不慎。
台灣這幾年為選舉只管是否能當選?那管國家政策是否與世界結軌?政策不連貫當然國家競爭力無法提升。大學指考總分不到百分就能進大學,這種素質正如順口溜學士去溜狗。教育是百年大業豈可兒戲,看看教育部定出的教育品質是否真正減少學子壓力?家中有升高中大學孩子的家長體會定深。象牙塔裡的決策影響了孩子升學壓力,就業機會,是否有能力本事結婚?影響層面實在太大了。喪失國家競爭力就喪失以上機會,國家決策制定者,定政策不能不慎。 - 12樓. 時季常2007/07/29 10:40這種事也怪教育制度?
小孩不想補習英文,因此不惜以自殺要脅,這也要怪教育制度?
那麼很想補習英文,卻因為沒辦法去補習,因此鬧自殺的,要怪誰?
- 11樓. 晴川~2007/07/28 00:05如果...唸不起大學呢?
我已經和兒子溝通過了
也許,可能,我將無法栽培他唸大學
也不會供他去補習
可是我一直相信他有某方面的天賦
怎麼辦呢?總不能就這樣放棄培養孩子的才能
最後,我告訴他...不然就讓國家栽培你吧!
也許少點自由、無法像一般的學子那樣隨心所欲
但那個資源是很豐富的,只要有心、肯努力
你可以得到想要的科學知識、又能有一個安定的成長環境
又能為國家貢獻自己的才能...
當然,還是得讓他自己做決定
你和我各站在不同的定點, 假設愛一直是不變的狀態。 但是 ,我們所看到的愛, 卻因為彼此角度的不同, 與移動的速度,認知而有所差距-----愛的相對論我看了覺得晴川這觀念,覺得不錯喔~
讓適合的人才到可以栽培他訓練他的環境
將來做回饋也是應該的
雙方可以各得其利,是一種大雙贏,
我常看到軍校招生的廣告,好像真的不錯,
有兒子的人不妨考慮看看喔~
傻傻 於 2007/08/04 12:5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