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在不言中?
2021/01/02 00:03
瀏覽1,012
迴響2
推薦57
引用0
中國作家胡文亮2005年發表了一篇無字小說, 這是奇聞, 更怪的是我最近才從一個英文網站得知這件事, 後來在網路找到下面這張圖片, 猜測可能是原著, 不能確定杯子, 花和花苞有沒有隱喻, 可否幫助了解, 乾脆「原文照登」請大家自裁.
第一行有書名號的句點是標題, 內容有五段總共14個標點符號. 胡文亮號稱他花了一年的時間寫了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懸賞14萬元請讀者解讀, 只要猜出百分之八十的意思就算數, 據說有二十多人應徵但是無人破解.
胡文亮說「琴以無弦為高, 文以無字為妙」, 洪應明「笛以無腔為適, 琴以無弦為高」的無腔是無腔調, 無弦是無弦律不是沒有弦, 真正彈無弦琴的是不解音律的陶淵明, 不過他撫琴寄意是自尋樂趣並不與人分享也不請人解讀.
當年法國大作家Victor Hugo寫完《Les Misérables》(悲慘世界) 後將手稿寄給出版社就去度假, 旅途中打一封電報給出版社, 電報講究精簡所以送出「?」, 出版社回一封電報「!」, 也只是標點符號但是一目了然, 是真正的盡在不言中, 胡文亮的無字小說只能歸類於天書.
後記: 現在有人喜愛在Instgram只用emoji表達意思, 比標點符號好用多了, 但是如果不知事件來龍去脈還是需要瞎猜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