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姑婆玩具店的表弟在雲林麥寮工作,他曾建議我們至麥寮的「拱範宮」走走,因拱範宮對於麥寮來說,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也是在地人信仰中心。
「拱範宮」是當地人祈求平安的地方,對於雲林文化活動有重要的意義,舉辦許多文化活動,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媽祖文化以及麥寮的文化歷史。
拱範宮的歷史,有興趣請見下面說明(引自拱範宮):
拱範宮媽祖廟,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創建,至今有320年,是麥寮、崙背、褒忠、東勢、台西等五鄉信徒世代供奉,信徒稱為「麥寮媽」,數百年來一向香火鼎盛,而每年農曆三月初,開山媽祖都會出巡遶境五股轄區,但香客均以乘車跟隨。
拱麥寮拱範宮,所供奉的為開山六媽,於清康熙二十四年,由湄洲純真老禪師,配奉湄洲,祖廟朝天閣正六媽神像,自海豐港登陸到臺,恭祀於海豐街天后廟,經信眾叩求留臺,辨恭塑諸神像,並興建廟宇,名為拱範宮(有求拱衛範圍之生靈平安之意)。
後因新虎尾溪洪水氾濫,海豐港被毀,因此於清乾隆七年喬重新遷於現居地,廟名仍然為拱範宮,迄今廟史已達三百二十七年。
麥寮拱範宮、北港朝天宮、台西安西府與褒忠馬鳴山鎮安宮等合稱雲林縣四大廟。
進來拱範宮後,不用看歷史介紹即可感受到這是間非常有歷史與記憶的老廟~
聖母駕前兩大護法-千里眼、順風耳,兩尊將軍金身是由整棵樟樹細刻而成。
拱範宮的三川殿呈現寧靜典雅的色調。揉合不同年代的匠藝作品的傳統建築,以「百樣丰采」的面貌重現世人眼前~
道光壬辰年所獻之「神昭海表」掛匾~
「八卦藻井」~在拱範宮正殿上方的八卦藻井是溪底派匠師留下的特殊風格作品。
麥寮地區因季風吹襲所以降低藻井高度而未封明鏡,此為全台僅見!
拱範宮的正殿供奉天上聖母湄洲媽祖,殿內懸有光緒及道光年代的古匾~
很有古色古香的四周木門聯、雕塑與擺飾~
整座拱範宮就是一件藝術佳作,宮殿內外塑鳥雕花,蟠龍附鳳,亮彩華麗,實為藝術與文化之極品。
一般廟宇都是古代「騎馬打仗」的神兵神將塑像,但拱範宮左右上面入口處有兩尊「穿西裝留鬍子」看似孫中山的水泥塑像,頗有意思~
樑柱上也有跑步、敬禮的「現代人」~
當天拱範宮正在做外部整修,不過外牆的帆布畫和真實建物挺像,大小合宜搭配的很好~
一般而言,我多數出遊還是以「攜家帶眷」為主,但這次家人未陪,我因參與友人告別式而南下雲林麥寮。
麥寮不大,雖然路不熟,但繞一繞又到原處,好像識途老馬般,熟悉的在每一巷道中穿梭,在無序的窄路上慢慢理出頭緒。
拱範宮,一個讓麥寮除了工業區的代名詞外,值得細細品味的所在。
◎ 如何去:
中山高速公路→下東勢交流道(朝東勢/麥寮)→右轉接153縣道(安南路)→左轉表福路→見第一個路口右轉接中正路→右手邊可見拱範宮(雲林縣麥寮鄉中正路3號)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42410569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