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放屁..-很常放屁.是疾病嗎?1.
2010/12/09 09:01
瀏覽54,121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話屁
 
不知什麼原因,人人都諱言屁。但試想一下,古往今來,不論男 女老少,尊卑賢愚,從無不放屁之人。雖說人人都放屁,但很少有人 能回答:屁從何處來?屁是什麼?放屁有什麼用?因此,有必要談談 屁。
 
屁是腸道中的食物經細菌發酵時產生的氣體。在大腸內,特別是 大腸到直腸這一段,定居的細菌不少於100種,其數量約在100萬億個 左右。它們參與食物的分解,以利於腸壁吸收。在分解的過程中,還 會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和氣體,這些氣體集中起來就成為屁。一個成 年人每天進入腸道的氣體約有7~10升,大部分由腸壁血管吸收,從 腸道排出的氣體約有0.5升左右,這就是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天放出的 屁,其中包括在一定場合下經過克制而強忍不放的屁。沒有放出的屁 會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中,然後由尿排出體外。
 
屁的主要成分是氮,約占屁的23%~80%;其次是二氧化碳,約 占20%;再次是氫、甲烷和氧等。屁的臭味來自大腸桿菌等腐敗菌在 分解蛋白質時所產生的氨、硫化氫、吲哚、靛基質、類臭素、揮發性 胺以及揮發性脂肪酸等。雖然其含量加起來還不到10%,但足以使聞 者生厭。
 
過去一種普遍的認識是,屁的臭味是甲烷釋放出來的。其實,甲烷本身並不臭。現代科學證明:產生臭味的「罪魁」乃是占比例不到1%的氨、揮發性氨基酸、短鍵脂肪酸等惡臭氣體。由於人類的嗅覺對這些氣體特別敏感,所以,「大庭廣眾」之中儘管有人極其謹慎地「偷偷地」放個屁,結果仍能被人們迅速發覺並掩鼻喊臭,弄得「肇事者」好不尷尬!
  
屁的多少與人們的食物構成與烹飪習慣有關。有些人愛吃生蔥、洋蔥、生薑、生蒜、薯類、甜食、豆製品和麵食,由於上述這些食物含有可產生大量氫和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氣體的基質,所以食後往往會矢氣大增,不斷排屁。屁的多少還與人的消化機能強弱有關。消化不良時,腸道細菌發酵快,容易產生氣體而使人排屁。
  
一個正常的人,每天放屁5—10次,總共會排出500毫升左右的氣體。一般而言,吃得越香(如肉類、各種油炸食物),放出的屁越臭。
  
從屁的成分看,有些是屬於可燃性氣體。屁是一種危險的氣體,屁中所含的氫有時會高達47%。因此,科 學家提出告誡,在這種情況下,便要嚴禁煙火,一丁點火花都可能引 起爆炸。這絕不是聳人聽聞。國外有一則報道,在一次腸道手術時, 因電手術刀工作時短路產生電火花,使腸道內溢出的屁發生爆炸,還 炸掉了一段腸子。所幸的是,屁中的氫並非總是保持在引爆的臨界值, 而且進入空氣的屁又會很快被稀釋。即便這樣,在某些特定的場所, 對屁仍不能掉以輕心。比如在航天飛船上,宇航員放屁就有可能引起 火花,其後果不堪設想。為此,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為了解除隱患, 還專門設立課題,劃撥經費,對屁進行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攝 食何種食物,才能使宇航員在飛行的過程中少放屁,以防患於未然。
 
屁雖臭,但排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需要,它對人的健康有利。一個人一天到晚不放一個屁,這對健康不利。一年到頭絕不放屁的人,極有可能是胃腸道出了毛病。闌尾炎開刀後,醫生常囑病人「揉揉小肚」,目的也是讓它排屁。因此,術後能很快放屁的,說明腸道已暢通無阻,手術成功了。
 
屁在臨床診斷過程中,也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如有的人腹痛如絞, 涕淚交流,便懷疑自己身染急症。誰知放了一陣屁之後,腹痛頓時緩 解,這就是屁在作怪。如果人數日不放屁,不拉屎,腹痛陣陣,則往 往是腸道梗阻的先兆。如果屁聲連連作響,臭氣熏人,則可能與消化 不良或過多貪食肉類有關。如果屁聲如雷,卻不太臭,則大多數是因 為貪食含澱粉過多的食物(如薯類等),這些食物在腸道內發酵引起。 因此,在問診時,詢問病人的放屁情況有助於瞭解消化功能的好壞。 此外,外科醫生在進行腹部手術後,對病人是否放屁(醫學上稱 為「排氣」)特別關心。若連連放屁,則表明胃腸蠕動已恢復正常, 是提示病人可以進食的信號。反之,若手術後3~4天仍不放屁,那就 要採取相應措施,設法把屁引出來。對腹部明顯脹氣且又不放屁者, 有時還要採用插管的辦法,給屁以通路。可見,屁在某些情況下是很 有價值的。
 
 
放屁基本上不是疾病,通常也不列為腸道疾病的主述症狀。常放屁有幾個原因,第一是吸入太多空氣,二是吃進的食物容易產氣,三是腸道內的細菌製造空氣。
 
這三個原因中,要排除第一和第三很難,大概只能從飲食去控制。建議這位讀者平時多觀察自己吃哪些食物容易放屁,然後避免吃這些食物,像很多人吃豆類和花生都很容易放屁。
 
事實上,有些腸道疾病可能造成排便習慣改變,可能順便帶動放屁,但放屁不會是這些患者首先感受到的症狀,他們主述的症狀都是排便習慣改變。如果擔心放屁可能是腸道疾病所致,可以接受腸道檢查,如果沒有腸道疾病,就可以安心。
 
基本上放屁是非常正常不過的事情,是動物嘛!總會放屁,要是哪一天不會放屁那就很糟啦!表示你身體不健康到極點,無法排泄廢氣,而且啊!對於那些開過刀的朋友來講,體悟就更深啦!天知道當開完刀後最期待的就是那一聲響屁啊!當開始放屁之後才表示腸胃開始正常運作,復原的情況良好嘛!所以放屁本身不是一件壞事。
 
一般來說,人體如果攝取均衡足夠的營養,放出來的屁比較不會臭吧!當然囉!如果你吃澱粉類高的食物,例如蕃薯啦!那可能你就會放屁,理由很簡單,因為澱粉類高的食物是那種在胃裡容易發酵產生氣體的物質。另外,如果你吃柚子、葡萄柚這些高纖維刺激腸壁蠕動的東西,也容易發生放屁的情況,還有諸如喝汽水、啤酒這些有氣體或有發酵物質的飲料,但是這些都沒有什麼關係,如果你的攝取份量適當,事實上對身體是有很好的幫助,例如增進排泄,讓體內維持良好的循環,不至於堆積廢物等。
 
什麼樣的情況會放臭屁呢?當你吃過多肉類的食物,蛋白質過高,基本上肉類在消化過程中容易發出臭味,如果你也同時吃下有助於放屁的東西,放出來的屁就變成臭臭的,還有一種情況,如果你吃到壞掉、餿掉的食物,食物本身就是腐敗的狀況時,在身體裡面也就當然會導致腐臭的現象,並且不需要任何有助排泄的食物,就會大放臭屁,搞不好還會拉肚子,那對身體可就大大有影響了!
 
所以說放屁是正常的,但是放很臭的屁就表示身體體內有警訊了!不和平了!大部份的時候放臭屁拉肚子之後就會恢復正常,如果一直放臭屁不止也拉不出來的話,就要去向腸胃科的醫生報到了!身體是很奇妙的結構,其實講求的是一個中道的狀態,就像中醫說的「陰陽調和」的概念,身體如果維持一個均衡的狀態就是健康的狀態,而出現異常就是發出警訊,例如疼痛、臭屁都是,放臭屁有時也是身體把不好的東西排出去以自我保護的機制。

放屁是人很正常的生理反應因該不用太擔心,反而是不放屁的話對身體是有害的,因為不放屁的話屁會再經由腸道吸收回到人體裡面,超可怕的。
 
果想要減少平常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的放屁的話,就要少吃點豆類的食品和有澱粉累的東西,因為澱粉食品例如說米飯呀地瓜都會很會產生氣體,所以就會有放屁的狀況喔。
 
還有吃東西的時候不要暴飲暴食的要慢慢吃,避免吸收太多的空氣耶很容易漲氣的,還有呀如果你對乳纇品沒有過敏的話,也可以多喝優酪乳改變腸胃的消化唷。
 
如果阿。你以上的幾點都有做到的話,我建議你還是去看看醫生比較好,如果因為放屁的關係造成腹痛呀漲腹,你可能是得到了什麼大腸激躁症了,一個正常的人一天的排氣次數大概是6-20次不等,只是有注意到和沒注意到而已因為睡覺的時候也會放屁呀。
 
「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根據生理學的研究,在大腸存在著大約有100種以上約100萬億個細菌,這些細菌在食物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某些氣體。在正常情況下,胃腸道內氣體隨著腸道本身的蠕動而由肛門排出,即俗稱的「放屁」了。
 
腸氣主要的來源有兩種,其一60~70%是吞食進入的空氣,其一30~40%是某些較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經由細菌消化而產生額外氣體。事實上,屁的成分中80%左右是「氮氣」,其次2~19%為「二氧化碳」,少數則為氫氣、甲烷、氧氣;而其中無臭氣氣體佔了99%。健康人每天亦有不等次數放屁現象,其頻率由每天6至20次不等,其排氣量亦在每天500至21000毫升之間。
 
「甲烷」是臭屁的主要的成分,其餘則是氨、氧化硫、靛基質、糞臭素、揮發性胺、揮發性脂肪酸(只佔 1%左右),主要是由於某些厭氣菌以及大腸桿菌等腐敗菌,在分解蛋白質時所產生惡臭的氣體。如是腸道菌群失調有大量的產氣菌在腸道內大量繁殖產氣所致。建議先服用氯黴素一次二片一日四次連服5~7天仃藥。再服乳酸菌素片一次5片連服5天。
 
此外,屁本身也會自行消失,一旦個體忍著不放屁,屁就會經由腸黏膜吸收入回血液循環中,然後經由尿液排泄出來。
 
在日常生活中,要減少放屁(尤其是臭屁),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如細嚼慢嚥、不狼吞虎嚥、不食過飽以及不要一時大量攝取能產生氣體的食物。常見能導致細菌發酵形成氣體的食物包括有乳糖、麥芽糖、果糖、啤酒、豆類、香蕉、玉米、白蘿蔔、馬鈴薯、蛋類,甚至大麥及燕麥;而植物性碳水化合物所產生的「屁」較不會有惡臭味;假若在臨床上,腹脹合併放屁並伴隨著腹瀉,甚至體重減輕,就要考慮是否存有潛在「消化吸收不良」的病症,甚至腸道癌症。
 
飯量較大,且平時又活動較少時,體內較多的食物消化不徹底時,也會產生較多的氣體,氣體多了,便會有放屁等症狀。放屁多,其本身並不是什麼病症,但有許多疾病可以引起屁多。 
 
為何放屁會響?肛門括約肌主要功能是防止糞便的滲漏,當在排便時肛門括約肌會全力張開,但在放屁時其僅放鬆一點;而一旦個體在用力放屁時,就會使肛門黏膜振動,而發出較大響聲。屁聲大小則取決於排屁速度以及屁容量,老年人之所以排屁較多,主要是由於其肛門括約肌因老化而變得較為鬆弛罷了。
 
放屁,聽起來很不雅,但它卻是每一個人必不可少的一種生理現象。據腸內細菌分類的創始人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岡知足說,在大腸內,特別是在大腸到直腸這一段,居住著大約有100種100萬億個細菌,這些細菌使食物容易分解,在食物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有害氣體,這些有害氣體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就成了屁。
  
屁的成分最多的是氮氣,占80%左右;其次是二氧化碳,占2%至19%;還有氫、甲烷、氧等。上述物質中,無臭氣的氣體占99%。此外,消化不良者因食物在胃腸分解緩慢,也會產生大量惡臭氣體,分次排出,雖然不「響」,但都很臭。
 
吃薯類與蘿蔔放響屁
  
屁的成分與食物的種類有關,例如吃了薯類食品或蘿蔔,它們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這些屁往往響聲如雷,但不太臭。相反,如食用蛋白質、大蒜、豆類等食品過多,則會產生硫化氫,吲哚(一種有機化合物,存在於煤焦油和腐敗的蛋白質中),和糞臭素等惡臭物質,這樣的屁就奇臭難聞。
  
在醫學上,屁常作為衡量胃腸功能好壞的一種「測試氣球」。如果人們頻頻放屁,常常是大便的前奏曲,若幾天一直不放屁,不拉屎,陣陣腹痛,則往往是腸梗阻之兆,應盡早診治。如果屁奇臭難聞,往往是消化不良,或進食了過多的肉類食品,這時就需要節食和服用助消化藥物。
 
有一些屁非放不可
  
要減少放屁,特別是減少放臭屁,就應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細嚼慢咽,不狼吞虎嚥,不食過飽,少食用能大量產生氣體的食物。
  
當然,有一些屁也非常珍貴,非放不可。在醫院裡,人們常常可以看到外科醫生會向腹部手術之後的病人問道:你放屁了嗎?那是因為動過腹部手術的病人經過一定時間之後,若能頻頻放屁,就表明腸胃功能已恢復正常,它提示病人可以進食了。否則,到一定的期限之後若仍無屁放,則說明病人的腸蠕動尚未很好的恢復。

中醫說屁乃人體之氣,你排氣多說明管道還是通暢的,所以第一你不用太過於擔心.建議你盡量放鬆精神,飲食上盡量規律,少吃或者是不吃辛辣刺激的東西,總之少刺激,多調理,還可以自己在閒時自己按摩一下腹部,或者用熱水燙腳,這些都是很好的理療方法。
 
另外可能原因如下
 
1.吃的東西比較容易形成臭屁,例如:黃豆等
對策:吃流食易消化食物。
 
2.不注意大便,宿便發酵。
對策:每日至少一次大便,如有便秘,可考慮用通腸之藥。
 
3.胃腸受寒,蠕動加快,導致排氣頻繁
對策:保持胃腸溫暖
 
4.腸類疾病:
例如腸炎,腸結核等。
對策:去醫院診療
 
5.吞嚥空氣過多
對策:避免吞嚥空氣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肝主疏洩。而怒氣亦會傷肝。現代人的肝大都不好,也容易生悶氣。使肝失疏洩,導致氣鬱、氣滯等氣機失調病變,出現胸脅腹脹痛等症狀。因此,肝鬱氣滯的人常常脹氣的狀況較明顯。
 
從西醫的神經生理學看,當生氣或情緒激動時,會直接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在消化系統方面則可能造成胃腸運動減弱,消化吸收降低以及腸腔積氣,出現脹痛的症狀。
 
練氣功會引起腸鳴排氣反應,是因調整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的過程,也是中醫所論述的:開鬱導滯、調暢氣機。當患者學練氣功進到入靜狀態時,因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功能活動被調整最大的就是功能處於失調狀態的胃腸道。通過胃腸活動由弱變強,消化吸收功能提高,以及腸腔積氣的排出,肝鬱氣滯的病症隨之消失。
 
練功時,勿拘於面子,該排氣時不好意思排出,反而會引起腹脹、腹痛的不良反應,有礙練功深入。因此,練功時放屁排氣是正常現象。
 
 
吃肉,屁臭  吃豆,屁響
 
屁事煩人! 年節大吃大喝,邊看電視邊剝花生,許多人都成為連環臭屁的發射台。醫師指出,吃大魚大肉容易放臭屁,吃豆類則容易放響屁,建議可多攝食蔬果、淨腸茶。不過「屁事」是無法避免的,還是得學著接受放屁是很自然的事情。雖然忍住屁,腸子可以吸收部份的氣體。但若產氣太多,累積多了,還是會變成一計響屁。
 
新店慈濟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指出,每天攝入食物,腸胃就像攪拌機。胃和小腸負責吸收營養,幾乎是無菌狀態,而大腸則有豐富的菌叢,分解的過程中產生氮、甲皖,也就是臭味的來源。
 
根據國外的研究,各種動物中,就屬人類的屁最臭,可能與人吃的食物種類最複雜有關。糠榮誠說,過年期間吃了太多的魚、肉等大量蛋白質,細菌發酵產氣,含有豐富的硫化氫,放出的屁會格外薰人。
 
而吃了太多豆類食物的人則容易放響屁。糠榮誠說,吃豆類所造成的產氣,雖然會讓人連連放屁,屁屁皆響,但是臭味不濃,也就是俗稱的響屁不臭。而部分對牛奶過敏者,也會因喝牛奶之後,導致氣體增加,而大量放屁。
 
糠榮誠指出,便秘者最容易有臭屁、響屁,而偏偏年輕女性就是便秘的最主要族群。坊間流傳屁事連連時,可以吃酵母菌,減緩放屁情況,糠榮誠指出,酵母菌可以幫助消化,可以稍稍改善。多吃高纖維食物、淨腸茶也可以有些許幫助。不過大家還是得學著接受,放屁是人生中自然的事情。

常放酸臭屁  當心腸道癌
 
放屁雖然惱人,卻是腸道健康的指標。醫師指出,放酸臭屁且伴有暗黑色黏液的人要小心,可能已經罹患了腸道炎,甚至是癌症。因腸道壞死的組織經過細菌分解,產生特殊的腥臭味。
 
糠榮誠指出,腸胃道中有腫瘤時,因為組織糜爛、慢慢脫落、出血,細菌將其分解發酵,因此會產生放屁連連,而且放出的屁有一種特殊的酸臭味。
 
除了腫瘤之外,直腸、大腸炎發生感染、潰瘍時,因為腸黏膜受到破壞,壞死的黏膜上皮細胞隨著大便排出,也會有臭屁。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