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最近部落客的薦證式廣告被消基會盯上,儘管我不是啥咖,也從沒推薦過商品(除了幾篇閱讀、觀影心得外),但為求謹慎,我寫這篇文還是依樣畫葫蘆跟著聲明一下:星巴克可沒給我任何好處。這樣應該就不會被找碴;另一面想,被找碴或許是好事?
星巴克來台灣十二年,我喝了十一年,也就是說,我的荷包貢獻它十一年。我的第一杯星巴克咖啡是在新加坡喝的,1998年暑假去新加坡玩,那時看到星巴克店面覺得好精緻,在台灣沒有看過,接近午夜時分,我們住在鬧區,管不得咖啡因會影響睡眠,仍跑去買一杯嚐嚐。當時哪裡曉得,天母已經有了第一家門市,只因為不是自己的生活圈內,所以不知道。
直到隔年公館台電大樓對面開了一家門市,我才開始接觸台灣的星巴克。那幾年在不是在研究所裡晃蕩,就是在星巴克各門市遊蕩。
星巴克早期推出的熟客券、咖啡大使活動,我還真是無役不與,舉凡各種新款糕點上市,一定馬上買來吃。很多我非常喜歡的甜點都絕版了,布朗尼、榛果拿破崙派、雞蛋沙拉麵包……。
不只咖啡、甜點,星巴克的周邊商品也在我沒有神經的狀態下,吸納了一堆。隨行杯、馬克杯、咖啡豆、濾壓壺、密封罐、焦糖醬、巧克力,連爵士樂CD、背包、與世界展望會每年固定合作的商品(筆記本、色筆、鉛筆等),我幾乎都沾過。
這是放在辦公室的杯子,左邊紅杯拿來喝水,中間金屬杯隨身帶,馬克杯是泡麥片、微波爐使用,最後是密封罐,之前裝咖啡豆,現在裝麥片。
這三組容器是放在家裡的。左邊的密封罐用來裝咖啡豆,中間的馬克杯,是星巴克之前送給咖啡大使的紀念,這兩根杓子,則是拿來挖豆子用的。右邊馬克杯上方的濾器,是方便沖泡咖啡的工具。
這樣貢獻下來的結果,儲值卡最高紀錄曾有六十點(儲值一千元換一點),這點數還不包括已經兌換過的商品。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都不免起雞皮疙瘩。星巴克真該加冕我。
後來我深陷卡債風暴,這也就是說,之前那些昂貴的咖啡錢,都是這樣刷卡支付循環利息來的。最後終究不得不面對現實:我已無力償還可怕的循環利息,每當薪水一下來,光是還錢就都來不及,吃老本的窘境,逼著我得硬著頭皮、即使發麻都得處理。星巴克也因此和我絕緣了三年。
人的彈性很大,曾被我嫌棄的麥當勞與City Café,都成了這幾年咖啡癮的紓困來源,而且不得不佩服麥當勞和City Café 真的是不簡單,可以從速食店和便利商店的形象,一躍成為和星巴克平起平坐的咖啡店,這樣看來,星巴克是退步了。
不過,在這三家賣咖啡的空間裡,你似乎還是會嗅到不太一樣的區隔:麥當勞可以是一群學生哈拉、家人老小的聚會場所;City Café則是買了帶著走;星巴克裡頭,多的是西裝筆挺、時尚套裝的白領,或背著NB、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的都會宅男女。
嗅到不太一樣的空氣了沒?
這一點,還是得承認星巴克很厲害。它可以讓你覺得買啥都是享受、都是品味、都是標榜,也是種都會、孤傲、小資產、文青的認同,時時不忘批判資本,卻還要來此喝一杯,最後只好選擇那一款公平交易豆聊以自慰,就怕自己真是沒有天良,自我滿足的同時竟然要剝削第三世界國家。雖然那款公平交易豆也曾被罵到翻。
我一直不太敢在別人面前承認自己是星巴克的「熟客」,原因有二。首先,面對咖啡饕客級的朋友,「喝星巴克」實在說不出口,大學同學曾經批評星巴克的拿鐵「一點咖啡味也沒有」,而拿鐵與卡布奇諾的品質,往往因人、因店的製作水準不一而差異甚大,也就不難想見我當縮頭烏龜的理由。
其次,面對大部分生活儉省、用錢理性的朋友,看我這樣曾經一天一杯,顛峰時一天三杯的咖啡灌量,往往讓我被斥責的口水淹沒。雖不致死,但也像過街老鼠般,捧著一杯咖啡躲躲藏藏,就怕被看出又是星巴克。這時候就能體會隨行杯掩人耳目的好處。
如果沒有記錯,星巴克應該是「隨行杯」的始祖。不管它是為了行銷產品或者打造品牌形象,總之它鼓勵大家自備隨行杯,可以便宜十元。那時候不認為十元差多少,直到最近環保署和業者協調要把自備杯落實下去,才讓我不得不讚美一下星巴克:相對其他業者而言,優惠十元是多的(當然也是因為它的單價比較高),而且自備杯子的品質和安全性,他們也都通盤考量進來。
有業者反應,民眾自備杯子的品質不一,屆時萬一喝出問題,責任該如何釐清?乍聽之下,這質疑是成立的,但民眾該攜帶哪種杯子,其實是可以透過宣導教育解決。星巴克就會寫得很清楚,不接受紙杯、PAL杯、保麗龍等「不可重複使用」的杯子。
最近半年,每天上班都會帶著自己的杯子去買咖啡,因為卡債清了一段時間,偶爾也會再去星巴克找尋一個小角落。不能說它是最好的選擇,但就我想立即找到一個可以獨處、看書、寫點什麼的空間來說,星巴克還是便利的。
同事聽到我這一段「熟客史」,忍不住揶揄:「陳心怡,妳別再浪費了,妳這些年在星巴克花的錢,應該可以付房子的頭期款啦!」掐指一算,台東、南投或花蓮海濱,還真是有指望讓我安居。都是星巴克,害我的房子飛啦!但事實上,我壓根也沒想過要購屋,這足以合理化我的消費行為嗎?
其實我最常去的咖啡店,嚴格說來,還不是星巴克,而是公館景美一帶的小店。這是景美景福街巷子裡的咖啡店(我忘了店名),店內陳設很明亮。
這間是之前的挪威森林,後來老闆阿寬把店頂讓出去後,店名也改了,但我始終記不住新店名。這杯西西里咖啡(咖啡+檸檬汁)是新店主的產品,阿寬雖沒有這樣花俏,但我和好友很想念他的挪威氣氛。
後記
寫這篇文章的靈感是源自環保署要落實自備杯的使用,我也想回顧一下自己的驚人消費過程。寫得斷斷續續,時間拉了好久,最後是在星巴克店內完成。但糟糕的是,手邊的隨行卡用了好多年,都快支解了,因此我又買了一張新的卡片。看來還是得遠離罪魁禍首,才能阻絕我的貢獻。
左邊這張是新買的隨行卡,右邊則是跟我多年的老卡。
若不是服務員告訴我這張卡片已經很久,我根本忘不記得它有這麼老了。
延伸閱讀 : 星巴克和麥當勞,你喝哪一杯?
- 17樓. 好宅豬大叔2010/07/27 17:59XX不能比OO
經常會聽到很多理財大師說,每天少喝一杯星巴克,若干年後,就能賺多少.
有陣子,我還滿相信這套論調,後來,我發現,這根本就是兩種事,一種是,享受歸享受,理財歸理財,有些享受不是花錢可以買到的,為了理財要忍受缺乏生活品質,再說吧!
另一種,現在享受或以後享受的問題,現在喝星巴克,無非就是現在享受,等買到大房子再享受,誰知道有沒有那個命?或者還活著?
所以,房子飛了就飛了,現在喝星巴克,頂多就是把錢花掉,以後租房子,反正台灣空屋率高,不用怕租不到房子,萬一房子震垮了也不用心疼.
到時候會心疼的,無非就是,那些存下每天喝星巴克咖啡錢買到大房子的人.
這樣是不是喝星巴克也會賺到?
萬一,買咖啡的發票還中兩百萬,那就喝到死吧!
神豬格言:癢天地瘴氣,法古今玩人!!!
- 16樓. 男生宿舍2010/07/20 18:39換個想法!
沒喝星巴克,我也沒買到房子。原因不一樣,結果是一樣的啦! - 15樓. 小男+2010/07/15 09:16
看起來理性的妳竟然有如此不理性的消費行為
呵! 果然人都是這樣地~~否則就會和秋葉原的那位施暴者一樣 沒有發洩的出口呀!
不過我真欣賞你們這種對某一生活上的事物有種規率的愛好
這是一種像朝拜般的穩定 可以在任何無法平定的關鍵時刻 安撫自己
不像我~~吃沒有講究 穿也沒有 看也都甚麼都收 運動敷衍了事
若想"逃"進哪一種生活的平靜裏 似乎找不到呀!
( 看恐怖片找平靜也是多年前短暫的消遣 沒效了啦!)
- 14樓. 莫大小說2010/07/07 07:40
- 13樓. 桃花源在高雄2010/07/06 23:02我也覺ㄉ星巴克的拿鐵淡淡ㄉ
我現在都喝一種抹茶拿鐵,再加一份濃縮,不再加糖,超讚ㄉ,您可以試看看有記下來,昨天去喝了一杯~~讚!!
陳心怡 於 2010/07/16 16:40回覆 - 12樓. BB 咖啡。以淚封印2010/07/06 22:44呼呼呼 星巴克
過幾天
講一個星巴克來台灣的真人故事給妳聽
打包票
妳一定嚇一跳
過了好幾天.........我要聽故事~~
陳心怡 於 2010/07/16 16:39回覆 - 11樓. 人真的很好騙22010/07/06 17:30人真的很好騙2
喝咖啡喝到變卡奴
然後怪在咖啡頭上?
- 10樓. 小 手2010/07/06 16:36
- 9樓. 魯夫 :)2010/07/06 14:36厲害
真是太驚人了,
明天馬上請星巴克頒個買一送一,
所有產品終身八折劵給你,
不過氣氛好燈光佳咖啡還不錯喝,
不錯啦!
紅塵客
- 8樓. Can Idol2010/07/06 14:34caffe artigiano
Try this if you are a coffee maniac.謝謝建議啦,可是這台灣沒有哩
陳心怡 於 2010/07/10 09:5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