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就靠7件事
乍暖還涼的春天應該怎麼養生?哪些是健康管理的重點?吃哪些食物最有幫助?以下幾件事情可以好好參考……

順應四時運行的保養,一直是中醫補養奉行的規則,因為中醫認為人體與大自然有「天人相應」的關係,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往往受到季節、氣候改變的影響,根據四時的不同,保養重點各異。春季對應到人體的肝,所以春天保健的重點應該放在養肝之上,若在春天好好調養肝臟,對於增加人體的免疫力、體力都有很大的幫助;此外,肝有解毒排毒的功能,春天既然是排毒的重點季節,因此更要注意肝臟的養護工作,如果在春季未能及時調養,到了夏天就容易產生寒性病候,也是為甚麼春天的養肝調理如此重要的原因。
1.補養輕輕來
想要在春天調養身體,透過藥膳和茶飲是方便又有效率的方式,中醫建議,春季補養要「輕補」,避免「溫補」或是「大補」的藥材,像是決明子、黃耆、枸杞子、杭菊、玉竹、大棗、黨參、沙參…都比較適合春季補養;如不愛中藥味太重的人,不妨使用能夠提升免疫力的韭菜、春筍、金針菇、豌豆苗、菠菜、莧菜…等蔬菜來食補。
2.多吃天然養肝食物
想要養肝,在食療方面,營養師建議可多食用天然的養肝食物,像是卵磷脂、大豆、堅果,具有幫助油脂代謝,能減少肝臟負擔,並可降低肝臟中膽固醇囤積,能預防脂肪肝、肝炎問題;維生素B群、糙米、薏仁、小麥胚芽、木瓜、牡蠣、綠色蔬菜、香蕉,則具有肝臟代謝過程中重要的輔助元素,能維持肝臟的能量代謝;維生素C、柑橘、草莓、葡萄、奇異果、綠色蔬菜能提高肝臟對有毒物的代謝;能促進膽汁酸分泌的牛磺酸、貝類、魚類、章魚則是對促進肝細胞再生很有幫助。
3.別依賴保肝片
中國人愛補養除了發揮在食療上,愛吃補藥也是世界聞名,那句「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廣告詞實在深植人心,因此也有許多人把補肝當成保健重點,很多人愛用的保肝片是不是真能保肝?專家指出,有些保肝片可以調節肝臟的新陳代謝功能,讓肝炎情況減緩,但並無法殺死肝炎病毒,對肝炎並沒有「療效」,也不具有促進免疫力或預防肝病的功效,並不是想像中的萬靈丹。
4.伸懶腰刺激肝機能
除了飲食調養之外,有個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護肝方法─伸懶腰。伸懶腰是人體自我保健的一種反射性動作,當人在疲倦的時候,氣血循環較緩慢,伸懶腰之後能讓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得到活動,也同時激發了肝機能,而達到肝臟保健效果。醫師建議,伸懶腰時要讓身體盡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盡量吸氣;放松時,讓全身肌肉鬆弛下來,盡量呼氣,這樣鍛煉的效果會更好。
5吃韭菜提高免疫力
春天氣候多變,是感冒與傳染性疾病流行的季節,想要提高免疫力,菜單中可以加入韭菜。春天是四季中最適合吃韭菜的季節,春韭比較細嫩,味道溫和,對於氣血不足、氣管虛弱的人,來盤炒韭菜就可以溫暖全身。韭菜特殊的味道來自所含的硫化物,這些硫化物具有殺菌消炎的功效,有助提高人體免疫力,此外也能幫助人體吸收維生素A及維生B1,要注意的是,硫化物遇熱容易揮發,烹調時建議急火快炒起鍋。
6辛香食材當心用
初春時,由於還帶有點冬天的寒氣,可用蔥、蒜、韭菜這類溫性食材來入菜,不過如果你是屬於經常便秘或者燥熱體質的人,就要避免單獨食用以上這類辛香料食材,最好搭配上涼性的白木耳、蓮藕一起食用,避免過於燥熱;也要避免麻辣鍋、薑母鴨這類火上加油的食物,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7.注意感冒、過敏、傳染病
在冬春交替的時候,不但容易出現感冒、過敏,也是是呼吸道、腸胃道等類傳染疾病的高峰,想養生,可得從防病開始。這時候常發現很多人出現腸胃炎的症狀,這不見得是細菌引起的,而可能是病毒作怪,病毒性腸胃炎也被稱為腸胃型感冒,是冬春經常引起腸胃炎的原因,並且也像感冒一樣容易傳染給人,除了抵抗力差的小朋友要注意之外,照顧病童的父母也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以免小孩好了,自己卻被傳染上了。
春季養生茶飲
玫瑰花茶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建議,春天可以利用玫瑰和蜂蜜的花茶來養肝。
材料:
玫瑰花苞6朵,檸檬2片,蜂蜜適量,水500西西。
作法:
玫瑰花放入保溫壼中,以500西西熱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後再加入
檸檬片、蜂蜜飲用,可連續沖泡一次,溫飲。
功效:
理氣和血、疏肝解鬱、安定情緒。
注意事項:
1.一般體質皆可用
2.易腹瀉的人宜飯後溫飲
3.孕婦不宜使用。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54期/3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