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間,阿里山國家
順著柏油路下坡約一公里,就可以到達福山部落,路程中巨樹成蔭十分的清幽,又可以俯瞰曾文溪河谷,半途中可遇見一小段舊古道。
舊古道路口有說明牌,還有一尊原住民的雕像,十分有原住民特色。

整建完成的福山古道入口位於福山部落內,有停車場、廁所、涼亭,整理得十分清爽,看得出交通部觀光局是頗費心的整建,建築頗有原住民風。


出發點是一座木棧台,可以俯瞰附近的茶田。



農民在茶園邊種了整排的「阿里山十大功勞」,開滿整串的黃花。

穿越茶園之後就近入高大的人工種植水杉林之中,步道在林間穿行,跟高大挺直的樹木相比,頓時覺得自己的渺小。

走在蔭涼的林下,空氣中有股淡淡的清香,耳聽各種山鳥婉轉嘹亮的歌聲,那感覺真是棒透了。

走著走著在林蔭下發現一團一團紅色的物體,是以往從未見過的,直覺的認為:「我發現寶貝了!」

原來這就是「山奈」的果實,是我第一次在野地裡看到他。山奈,跟我們常吃的薑,及野薑花(穗花山奈)同樣都是屬於薑科的植物,只是同屬的野薑花在枝頭開的是白色的香花,而山奈的花朵卻是開在地面上,花色紫紅。

山谷中有一個別緻的小亭子,剛開始並不明白在此修築一小涼亭的用意,帶回過頭來向高處眺望,才明白此一涼亭的修築別有用意。

原來,身後陡峭的山壁之上高掛一匹白色的水簾,瀑布的頂端就是阿里山公路,所以這一座涼亭應該命名為「觀瀑亭」。只可惜距離遠了些,又被樹木遮去了一半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如果能修築一條小徑直通山崖下,應該又是一處不錯的景點。

山谷中的大樹間,一群群活潑好動的山鳥飛舞覓食,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間,每次停留的時間不到一秒鐘,想要抓住她們的身影都十分的困難,費了好大的功夫才獵到一隻身影,

古道在山谷中穿梭,來往於兩岸之間,這個季節的溪水較淺,夏天應該是不錯的戲水點。

步道沿途貼心的設有許多休息的地點。

再度進入山谷間的竹林地帶時,古道即將到達終點。

「米洋吊橋」是福山古道的終點,也是與「迷糊步道」的銜接點。




比較起來「福山古道」雖然經過整建,道路修整得十分好走,但是經常還可以走在泥土路上,讓人發思古之幽情,尤其是林蔭遮天,這一趟來雖然是初冬季節,仍然可以發現林間生態豐富,如果春夏之際來則百花齊放的美景將可以期待。

福山古道落差圖:
喜愛旅遊、登山、賞花、賞鳥、攝影的廣光,一年來一人、一車、一相機,抱著不住大飯店、少住民宿、只吃地方特色小吃的原則,幾乎跑遍了全省各地風景名勝或少為人知的景點。為了不讓自己的人生留白,開始耕耘udn部落格,忠實的紀錄下旅途中的見聞,一年來累積了一百五十篇遊記(食記),很高興能與同好們分享,藉此也結交了許多好朋友。今年報名參加了第五屆「部落客百傑」競賽,比賽的規則有一些複雜,簡單的說重點是在評比部落格的社群人氣,和透過Facebook的投票數。
歡迎您經常到我的部落格中來閱讀我所有的遊記或食記,如果 您看完我的遊記覺得還值得鼓勵的話,請您在每一篇文章的下方幫忙按「讚」,並且大力的分享到您的臉書、噗浪中,讓更多的人知道有哪些值得去的景點與美景,先謝謝您!
從0502日到0629日競賽期間,如果您有Facebook帳號願意幫我投票加人氣,我參加了下列三類競賽,請幫我各投一票:
歡迎來參觀或加入成為我的好友,這樣就可以直接收到我了旅遊訊息了。
1樓. 悠遊2011/12/13 10:25山奈非三奈
山奈係裁培種,版主拍的是野生的三奈。
相片中紅色的非三奈的花,而是它的果實。
三奈的花是紫紅色,花期約8-10月。
謝謝您的告知,又學到一課,已經修正原文。 廣光 於 2011/12/13 15:17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