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礁溪鄉的「五峰旗瀑布」是宜蘭最老牌的風景名勝之一,從來往的遊覽車之多,也可以看出是到宜蘭的遊客必到的景點。
然而,深藏在五峰旗瀑布身後的「聖母山莊」、「聖母朝聖地」,以及連結兩地的「聖母山莊國家步道」,卻在近年來逐漸為大眾,尤其是熱愛登山健行的山友所熟悉。
從這一張五峰旗風景區的停車場相片中,休息停的正上方,綠色樹叢中露出的白色十字架,就是「聖母朝聖地」。
進入4月之後,通往聖母山莊的山徑上,種類繁多的花花草草已經迫不急待的綻放了,趁著春光明媚之際,讓我們在登郊山運動之時,順便來認識他們吧。
順著五峰旗瀑布的步道緩步上登,過小橋後就是第一層瀑布。
第二層瀑布的聲勢壯觀,旁邊還有一座涼亭,在這裡經常可以看見各種水鳥。
就在靠涼亭左側的山壁上,就可看到一片「台灣及已」,也就是通稱的「四葉蓮」。我上個月在苗栗加里山區第一次見到他還十分興奮的寫了一篇網誌:
http://tw.myblog.yahoo.com/tj-wang/article?mid=463&prev=465&next=447
沒想到在宜蘭又看到了他。
順著步道往第三層瀑布去時,如果要到聖母山莊,記得在這個路口繼續直行,不要上階梯,就可到達往聖母朝聖地的路口,接上產業道路。。
這一段路上,哼哈花正開得燦爛。
產業道路通瀑布第二層的路口。
聖母朝聖地的由來,在以下這篇報導中敘述的十分完整,請參閱:「聖母山莊的傳奇」
http://www.cathvoice.org.tw/literary/member/dir-chon/02a/ex0101.html
從聖母朝聖地繼續上行,就是通往聖母山莊步道的產業道路,是由林務局所保管維護的。
由聖母朝聖地上方的產業道路俯瞰。
在聖母朝聖地的布告欄裡有這一張「聖母山莊國家步道地圖」:
由這一張簡圖可以看出:由聖母朝聖地到聖母山莊步道的登山口通天橋,約有3.6公里的產業道路,海拔高度由168公尺爬升到465公尺,坡度十分的平緩。從通天橋登山口開始,在短短的1600m的距離中,高度由465m爬升到905m,落差有440m。
下面這一張是我用GPS實際測出的高度距離圖,實際距離為7.7km,比圖上的5.2km長一些,過通天橋後,坡度就變得陡峭。
從聖母朝聖地起,路邊的低海拔野花就很多:
裂葉艾納香
台灣厚距花
台灣山香圓
桔梗蘭
台灣山桂花
杜虹花
山芹菜
這一段產業道路在去年的八八風災中受損嚴重,好在林務局已經在進行整修,原來殘破的碎石子道路經過整平,看來近日就要全部鋪上水泥,行路上是順暢多了,但是去年此時看得到的許多花,譬如說「山月桃」卻已經被清理得不見蹤影。
踢完3.6km的產業道路,遠遠的看到了這一個標誌:
通天橋登山口到了,過了通天橋路旁有山友休息的涼亭、廁所,休息一下後,後面精彩的步道之旅就將開始了。
由登山口開始,步道沿著山澗邊上行。
全程幾乎都走在濃密的樹蔭下,清涼的溪水飄散出的水氣,使人行來身心舒暢。
觀景平台
蛇根草是當季的花草
隨著高度的爬升,曲莖馬蘭開始出現路旁。
還有羊耳草
日本山桂花
菫菜
林管處貼心的在路旁每100m就設立一處標誌著里程的木樁,這一處是700m,前面就是一處休息的涼亭。
這一根是800m,正好是登山步道的中間點。
路旁的東方肉穗野牡丹,下個月進入他的盛花期時,將開滿步道兩側。
隨著高度的增高,高山通泉草也出現了。
隨著路旁箭竹的出現,高大的樹木逐漸變得低矮,預告著即將登上陵線。
對面山頭上的淡江大學宜蘭校區建築也清晰可見。
進入草原區後,景觀大變。
步道1600m的路標,是步道的終點,聖母山莊所在的山谷到了。
聖母山莊是一處中型的山屋,是天主教友們的聚會所,也提供山友休息或緊急避難,
裡面設備還算齊全。
山莊對面的小山頭上,是耶穌基督的受難十字聖像,有台階步道直通,
階梯旁有宗教雕塑
山頂的平台
由平台上向西望去,台北的方向是一片大草原似的山頭,雖然不到1000m的高度,卻有3000m高山的景像。
聖母山莊所在的谷地
雖然是大晴天,蘭陽平原方向卻是被雲霧遮蔽。
在聖母山莊的山谷中,我很驚訝的發現竟然有整片的「唐松草」,與我在南湖大山見過的「南湖唐松草」十分相似,一朵朵小花好似煙火一般的綻放,回家後查過資料,才確定他是「傅氏唐松草」。
走一趟聖母山莊國家步道,來回大約需要4至6小時,運動量對於平時缺乏運動的上班族而言,還在可以承受的範圍,更何況下山後還可以順便到礁溪溫泉免費泡泡腳,是十分愜意的一日休閒運動。
對我而言,聖母山莊是我每次出發攀登百岳行程前的體力鍛鍊場地,背著大背包走一趟,就可驗證體力是否足夠了。
五峰旗瀑布的交通路線圖可以參考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