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地啥事都別煩我,我只想一步步踏上山;坐在頂上遠眺俯望:緣起緣滅,否極泰來
世間事何足掛齒?可人際各種場合,妳無法拂去滾滾紅塵:那樣繚繞妳、騷擾妳、勞煩妳,如蚊蚋、如蜂蠅、如出沒的蟑螂錢鼠,咯咯不停叫如壁虎。
妳清明的靈魂沉溺在逐臭蠢婦的軀殼裡,癡傻地神遊南柯夢境....
不逾在望,天命已定,螳臂撐車的妄想已醒
意念、意志、意願、意識已模糊成一片;
該感謝,雖然這一路來走過顛沛、困頓、促塞,畢竟妳已漸漸實現童年的願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山林的呼喚自心靈深處響起,隨時可以驅車回應
沒有什甚麼抱憾與怨嘆的,兒女事隨他與她去;「人生苦短,卑微不得」,容我登臨且長嘯,一串玫瑰經後回歸程.....
- 18樓. 盹龜雞~ 陽春十月 小烏來2020/12/01 15:01
帥啊 ! 金色陽光下 這雪山頂碎石坡 的身影, 玉山杜鵑 雲海在望。
山林對心靈的呼喚 ,方能捨下一切俗務,奔向它吧 。
祝 ~ 佳節快樂 。
登這雪山可花了兩天工夫(網路有登山社的揪團),晚上住如工寮似的山莊, 半夜兩點出發等看日出... the flying kite 於 2020/12/01 21:14回覆 - 17樓. 茉子伊2020/11/13 23:21
在某年某月某日之後
是否一切都變得有所不同了?
某年某月某日之後,太陽照樣出來,人世一樣紛擾;只是我的心境轉了向,也調整了自己觀照的範圍。 the flying kite 於 2020/11/14 01:37回覆 - 16樓. 璽友2020/11/12 17:42
紅塵事事總是心頭萬般,任粗衣清茶淡飯無拘束。
名利榮辱往往何處自在,入千山蒼松翠竹共嘯傲。
- 15樓. Chen Mimi2020/11/12 11:54
我也是,一踏上山路,塵囂凡俗即漸離漸遠。正如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繆爾說的,過度的文明促使人們心神不寧、焦躁不安。只有來到“山”裡才像回到了「家」,我們浮躁的身心方能安頓沈靜。
Mimi於我心有戚戚焉...
我個性偏向多愁善感,在俗世俗務上很容易受累受傷;大自然有強大的療癒力量,蠻羨慕您似乎不必費很大力氣就可以親炙...
the flying kite 於 2020/11/12 12:42回覆 - 14樓.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20/11/11 06:19這是人生一輩子的課業.很難參透.勸人都容易輪到自己則是關關難過.
很高興小彩蒞格、迴響。
「我們感覺的是一個世界,思考、定名的又是另一個世界」;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即使可以努力架起照會體系,卻不能茄間的鴻溝。最後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練就妥協與調適的功夫...
the flying kite 於 2020/11/11 09:36回覆更正:「茄間」誤植,應為→填補其間鴻溝 the flying kite 於 2020/11/11 09:39回覆 - 13樓. 寧靜姐2020/11/11 00:02
很有共鳴,但不知回應甚麼。過了七十歲,自己很多事情都放下了,到老年"不缺"就是幸福。
反觀我週邊的人,或者老伴先離開,或者只有女兒沒生兒子,或者兒女中有先天障礙,或者兒女不婚不生.....
我同事及同學,幾乎每家都有一個孩子不婚。我三個孩子雖然都已婚,但兒子後來離婚,兒子現在大陸的女友很不錯,無奈疫期,無法回台拿證件,所以也不能再婚。操不完的心,比一比,家家都有一本經。
老了,把自己顧好,不要增加子女的付擔即可。往事忘了就忘了,到那日甚麼都帶不走。
歲末、疫情、世局、生命向晚....神經纖細的人敏感多愁;很多愁煩來自個性的放不開,只有時時關照省視自我,找個最清靜處回顧、反省、洗滌心靈,生活才能再度神清氣爽...
the flying kite 於 2020/11/11 09:25回覆 - 12樓. 悅己2020/11/09 09:41到我們這個年紀
兒女的事千萬別煩
才會活的開心!
說得是呀,悅己。不過問、不干涉很容易,不操煩、不牽掛有些知易行難。 the flying kite 於 2020/11/09 11:01回覆 - 11樓. 繽紛2020/11/09 05:53
只管一路走去,專心一意的要爬上山。
這樣甚好,待登上山頂,靈魂可把俗塵雜慮抖落下來。
下得山來,便輕車簡從了,身心重量輕盈不少。
這就是我經常「不自量力強登山」的原因。每次由精疲力竭到脫胎換骨,下山像重生...塵世滾一陣厭世之念又起、再次整裝出發... the flying kite 於 2020/11/09 06:43回覆 - 10樓. 和煦秋陽(小城故事)2020/11/09 05:19
嘿嘿 有回憶都是美好的
就怕哪一天甚麼都想不起來了 那才糟糕呢 呵呵
尋常小老百姓、酸甜苦辣的人生...若真能選擇性記憶豈不更好? the flying kite 於 2020/11/09 06:33回覆 - 9樓.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2020/11/09 02:38哦 ? ! 卻上心頭
「我本楚狂人﹐五嶽尋仙不辭遠﹔
地猶鄹氏邑﹐萬方多難此登臨。」 ~ 彭玉麟
By the way﹐听說 投胎前﹐世人 大多數 看過 剧本 (命)﹐同意 配合演岀﹐才喝下孟婆湯﹐跳下凡塵。 因此﹐不宜 怨天尤人?!
e.g. https://www.nderf.org/Experiences/1brian_l_nde.html
卻上心頭
懇請不吝賜教?1.前世因,後世緣,此世難免糾葛難解難入眠。
2.若望福音第一章第一節第5⃣️句,「天主是光」;人死或瀕死、靈魂出竅、被光領到一切生命的源頭想當然爾。這9歲男孩用自由意志選擇歸向重返人世、嚐遍人間酸甜苦辣。若我是他,9歲留在天國就好了。
3.看來孟婆湯前看的生命劇本深刻到潛意識底層了;人喝的孟婆湯只塗抹掉淺層記憶 the flying kite 於 2020/11/09 06:2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