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傳︱後傳:從X戰警.星艦.終結者談起
2009/05/29 23:34
瀏覽2,943
迴響0
推薦4
引用1
最近同事問了一個問題,恰巧與這陣子已上映、將上映的電影有關。「後傳和前傳會哪個先出?」
雖然這並沒有一定的答案,但通常如果故事沒有發展到「盡頭」,觀眾對這系列的角色、故事沒有達到一定的認知程度,何來的「前傳」咧?除非故事一開始主角本身就帶著很大的謎團,吸引觀眾想一探究竟,那麼也許前傳會先出來吧。
前傳與後傳,剛好就是今年系列電影一個很好的開頭。
話說前傳,《X戰警:金剛狼》(X-Men Origins: Wolverine),講的X戰警故事的初章,故事重心放在金鋼狼身上,再從他身上慢慢引出X戰警與其他變種人的連結。
看過第一集的人,可以在這部前傳裡找到更多的線索和認同感,沒看過X戰警系列故事的人,戰從金剛狼的身世之謎,也可以看到變種人與人類、變種人與變種人之間的戰爭可能的未來發展可能性。但如果沒有前面三部X戰警打前鋒,讓人對金剛狼產生興趣,換句話說,如果電影公司一開始以推出金剛狼作為X戰警的前鋒,可能因為愛情戲太多、特效動作不夠多,無法引吸口味愈來愈重的影迷進戲院,因此,這部前傳,是繼《X戰警3:最終戰役》後的選擇。
不過話說回來,金剛狼其實有自己的故事,並非非得依存在X戰警下不可,不知若今年金剛狼全球創下可觀的票房後,是否意味著電影公司接下來準備籌畫金剛狼系列電影?不知影迷意下如何?
而論到系列電影,由電視影集發展出來的「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從第一代的《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1966~1969)、第二代的《銀河飛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1987~1994)、第三代《銀河前哨》(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 1993~1999)、第四代《重返地球》(Star Trek: Voyage, 1995~2001),之後躍上大銀幕,前前後後推出過十部系列電影。
而在電視公司、電影公司對STAR TREK喊CUT時,第十一部電影,卻在眾多影集的支持下催生,《星際爭霸戰》(STAR TREK)的誕生,無異是好萊塢的異類,當第四代影集收視率沒有預期熱門,第十部電影也沒有預期大賣,這時電影公司選擇第一代故事的「前傳」不得不說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明智之舉,因為那包括了最受星艦迷喜歡的星艦角色──史巴克,以及最完整的星艦船員的雛形。而且以現今的拍攝技術,相較於1960年代那個現在看來很可笑的「科技」,更可以把影迷帶到新境界。
看過《星際爭霸戰》的朋友,不論是否曾經是星艦迷,都大呼過癮,而像電影癡這般守在電視前看著星艦一代二代到四代的星艦迷,更可以在本片裡找回心中的那股科幻熱,期待企業號再度出航,帶領我們航向未知的宇宙,看到更多的新世界。
連著兩部前傳,今年非常期待的一部「後傳」就是它了。
沒錯,就是當年找破英雄電影窠臼,以「壞」人形象成為主角,以機械人形象紅遍全球的《魔鬼終結者》,阿諾回來了!不過這次他忙著處理加州的財務赤字,只能藉著現代科技,由特效人員讓他在電影中小小露一臉。
話說當年,1984年這部電影推出時,詹姆斯卡麥隆編導,向全世界介紹了賽博坦(Cyberdyne)公司型號101的T-800機器人,阿諾史瓦辛格成了影迷的新偶像,連帶也帶紅了飾演約翰康納的母親琳達漢彌頓,讓她成了新一型的性感女星。
但看完第二集、第三集之後,不禁想,還要拍下去嗎?那個「未來」的故事還要繼續說下去嗎?
直至看到製作團隊、演員名單前,都還不敢有所期待,但這部說是「後傳」也是「前傳」的故事裡,連結了影迷從第一集以來的記憶,對T-800、T-1000、T-2000的記憶,也不禁揣想,那第一集裡出現的「未來人」約翰康納的爸爸──凱爾瑞斯(第一集裡由麥可賓恩 飾演),又如何與約翰康納相遇,而這些在在成了不能不看《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 The Future Begins)原因。當然對編導和製作團隊也是有一定的信心,加上找到克里斯汀貝里飾演約翰康納,也覺得再合適不過,加上看過預告片後,對電影所呈現的核戰後的世界,至少不是COPY《衝鋒飛車隊》(Mad Max)的荒涼,有著不新不舊的視覺感,覺得它是一部可以期待的電影。
在這部《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裡,眼尖的終結者迷,除了新視覺外,還可以回味前三集的經典動作畫面。在視覺的新舊交替間,情節安排上的新舊交替也是特色,又人體機械人也成了接替T-800,成了這部片的劇情焦點,在電影發展結束後,期待的是下一集裡少年凱爾瑞斯的成長人與機械人間的敵對與磨合複雜的戰爭。而這也得感謝電腦科技的發展,過去魔鬼終結者當紅的年代,真的很難想像,那個「未來」如何拍得成。
話說回來,先前傳或後傳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故事如何引人入勝,角色迷不迷人,觀眾、影迷、書迷有沒有認同感。
雖然這並沒有一定的答案,但通常如果故事沒有發展到「盡頭」,觀眾對這系列的角色、故事沒有達到一定的認知程度,何來的「前傳」咧?除非故事一開始主角本身就帶著很大的謎團,吸引觀眾想一探究竟,那麼也許前傳會先出來吧。
前傳與後傳,剛好就是今年系列電影一個很好的開頭。
話說前傳,《X戰警:金剛狼》(X-Men Origins: Wolverine),講的X戰警故事的初章,故事重心放在金鋼狼身上,再從他身上慢慢引出X戰警與其他變種人的連結。
看過第一集的人,可以在這部前傳裡找到更多的線索和認同感,沒看過X戰警系列故事的人,戰從金剛狼的身世之謎,也可以看到變種人與人類、變種人與變種人之間的戰爭可能的未來發展可能性。但如果沒有前面三部X戰警打前鋒,讓人對金剛狼產生興趣,換句話說,如果電影公司一開始以推出金剛狼作為X戰警的前鋒,可能因為愛情戲太多、特效動作不夠多,無法引吸口味愈來愈重的影迷進戲院,因此,這部前傳,是繼《X戰警3:最終戰役》後的選擇。
不過話說回來,金剛狼其實有自己的故事,並非非得依存在X戰警下不可,不知若今年金剛狼全球創下可觀的票房後,是否意味著電影公司接下來準備籌畫金剛狼系列電影?不知影迷意下如何?
而論到系列電影,由電視影集發展出來的「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從第一代的《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1966~1969)、第二代的《銀河飛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1987~1994)、第三代《銀河前哨》(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 1993~1999)、第四代《重返地球》(Star Trek: Voyage, 1995~2001),之後躍上大銀幕,前前後後推出過十部系列電影。
而在電視公司、電影公司對STAR TREK喊CUT時,第十一部電影,卻在眾多影集的支持下催生,《星際爭霸戰》(STAR TREK)的誕生,無異是好萊塢的異類,當第四代影集收視率沒有預期熱門,第十部電影也沒有預期大賣,這時電影公司選擇第一代故事的「前傳」不得不說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明智之舉,因為那包括了最受星艦迷喜歡的星艦角色──史巴克,以及最完整的星艦船員的雛形。而且以現今的拍攝技術,相較於1960年代那個現在看來很可笑的「科技」,更可以把影迷帶到新境界。
看過《星際爭霸戰》的朋友,不論是否曾經是星艦迷,都大呼過癮,而像電影癡這般守在電視前看著星艦一代二代到四代的星艦迷,更可以在本片裡找回心中的那股科幻熱,期待企業號再度出航,帶領我們航向未知的宇宙,看到更多的新世界。
連著兩部前傳,今年非常期待的一部「後傳」就是它了。
沒錯,就是當年找破英雄電影窠臼,以「壞」人形象成為主角,以機械人形象紅遍全球的《魔鬼終結者》,阿諾回來了!不過這次他忙著處理加州的財務赤字,只能藉著現代科技,由特效人員讓他在電影中小小露一臉。
話說當年,1984年這部電影推出時,詹姆斯卡麥隆編導,向全世界介紹了賽博坦(Cyberdyne)公司型號101的T-800機器人,阿諾史瓦辛格成了影迷的新偶像,連帶也帶紅了飾演約翰康納的母親琳達漢彌頓,讓她成了新一型的性感女星。
但看完第二集、第三集之後,不禁想,還要拍下去嗎?那個「未來」的故事還要繼續說下去嗎?
直至看到製作團隊、演員名單前,都還不敢有所期待,但這部說是「後傳」也是「前傳」的故事裡,連結了影迷從第一集以來的記憶,對T-800、T-1000、T-2000的記憶,也不禁揣想,那第一集裡出現的「未來人」約翰康納的爸爸──凱爾瑞斯(第一集裡由麥可賓恩 飾演),又如何與約翰康納相遇,而這些在在成了不能不看《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 The Future Begins)原因。當然對編導和製作團隊也是有一定的信心,加上找到克里斯汀貝里飾演約翰康納,也覺得再合適不過,加上看過預告片後,對電影所呈現的核戰後的世界,至少不是COPY《衝鋒飛車隊》(Mad Max)的荒涼,有著不新不舊的視覺感,覺得它是一部可以期待的電影。
在這部《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裡,眼尖的終結者迷,除了新視覺外,還可以回味前三集的經典動作畫面。在視覺的新舊交替間,情節安排上的新舊交替也是特色,又人體機械人也成了接替T-800,成了這部片的劇情焦點,在電影發展結束後,期待的是下一集裡少年凱爾瑞斯的成長人與機械人間的敵對與磨合複雜的戰爭。而這也得感謝電腦科技的發展,過去魔鬼終結者當紅的年代,真的很難想像,那個「未來」如何拍得成。
話說回來,先前傳或後傳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故事如何引人入勝,角色迷不迷人,觀眾、影迷、書迷有沒有認同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