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抵達米蘭,旅館入住時間通常是下午三點、Armani Hotel 生意又好,但櫃台穿著清一色亞曼尼灰西裝、套裝的帥哥美女一聽我們剛飛了十二個小時,一大早就將咱們安頓妥當,值得稱道。
小歇後當一下觀光客(本來就是嘛)、踱去近兩百年歷史的《Caffè Cova》吃個簡單早餐,雖然香港也有好幾家分店,但是總店的氛圍確實不同。倚著吧檯,一杯濃縮咖啡、一個生火腿小三明治,再隨意嚐些檯上的橄欖、Mortadella 丁、烤麵包塊等,頓時進入義大利早晨模式。
旅館位於匯集全球頂尖時裝的時尚區(Quadrilatero della Moda),時裝週將屆、一出門便是巨大縫紉機裝置廣告;店家雖然還沒開門,瀏覽櫥窗、看看一早就穿著入時的「型」人們也賞心悅目。瞧夠了時尚名店,散步前往米蘭大教堂一帶欣賞古老建築,又是一番情趣。不知不覺晃了幾小時,站在街角,忽然像《美食不孤單》主角一樣飢腸轆轆,該回安靜些的時尚區吃中飯了。
§ § §
本也沒訂幾家餐廳,而且剛下飛機、就直接前往家人喜歡的小館碰碰運氣。《Bàcaro del Sambuco》就在熱鬧窄街 Via Monte Napoleone 上,但四合院小樓的入口很不顯眼,容易錯過。走過狹長門廊,豁然出現眼前的是灑滿陽光的中庭小院,頗令人驚喜。
到得早,成了當天第一組客人,老闆娘親自來招呼;室內外都可用餐,自然要坐在戶外享受 Al fresco dining。家人提起上次在此遇到雇殺手幹掉老公的「黑寡婦」Gucci 夫人、還有站在她肩上的大鸚鵡,老闆娘馬上想起了當天情景。
義大利行正式的第一餐、第一道菜,不做他想就是在地新鮮 Burrata 乳酪番茄沙拉(Burrata in insalata di pomodori freschi)。豔陽下分外悅目的這一碟與卡布里沙拉同路,但 Burrata(Mozarella 添凝乳、奶油加工)更柔滑 creamy 的口感與乳香實在比一般厚片 Mozarella 還要迷人。
番茄雖是外來物種,但義大利菜已缺之不可,大小兩種(像是 Cuore di Bue 與 Pachino,當地品種繁多、就不深究了)口感互襯得很好。食材好、理當簡單吃,適量好香醋、橄欖油已能點睛。份量十足,見到後來鄰桌當地客只點這麼一盤、配一杯白酒就是一餐,當做前菜真是太多了。
Wine Note: 每到歐洲,要不 house wine、要不就挑一瓶中低價酒,大多稱職、偶而還有驚喜,甚至勝過千里迢迢運到亞洲的名釀,所以根本不用點什麼貴酒。夏日只想喝氣泡酒、白酒,在義大利就不喝香檳,先來一杯 Franciacorta satèn(白中白)氣泡酒,很 pleasant。來自 Friuli 的 2013 Ribolla Gialla Collio Corte di Castello 則是 Ribolla 葡萄釀成,果味、酸度皆足,有意思。
亞洲好像較少用到粗管狀 Mezze maniche(大致可譯為袖管)義大利麵,這麵有凹槽、又中空,容易沾汁帶醬,做成櫛瓜蝦仁薄荷麵(Mezze maniche con zucchine, gamberi e profumo di menta)味道口感都好,薄荷的清香尤其有趣。
雖喜歡吃犢牛肉(vitello/veal),但在台總只見薄片沾鮪魚醬做法,且多半乾硬、可惜了,直到今年才買到犢牛肋排自己在家煎。見到菜單上就有犢牛排烤櫛瓜(Braciola di vitello alla griglia con zucchini)、立刻來一份。牛肉肥瘦合度、嫩而多汁,蔬菜也可口,無可挑剔。
室內只有一桌客人、戶外卻快坐滿了,除了一兩桌說英語、其他都是穿著講究的當地客。可能剛度假歸來(八月底),男男女女都曬成了漂亮的小麥膚色,女士們多戴著大大的太陽眼鏡,是看了相當舒服的客群。
嚐了乳酪番茄沙拉,已不禁大嘆「這就是來義大利的原因啊!」,結果從前菜到甜點 Tiramisù,每樣竟都令人這麼覺得。
印象中義大利人總是大吃大喝的,當地人卻多半只來一道,本也想如此,但頭一餐、忍不住就叫了三樣再加甜點,反而比義大利人吃得還「澎湃」。
暖而不熱的陽光曬得人懶洋洋,旅行就悠閒隨興、不知不覺吃喝了近兩小時。老闆娘親自送客到門口,回望午後陽光下綠意盎然、花朵點綴的中庭,真有幾分桃花源、hidden gem 的感覺,幾乎想立刻訂第二天中午的位子。Bàcaro 是威尼斯庶民小館的統稱、Sambuco 則是院子裡的接骨木,樸素的名字、著實好的小館。
2015•11(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謝謝網友提供,該餐廳已停業(2018/08)
延伸閱讀
香港 -《Otto e Mezzo Bombana》西腿攻佔義菜館
紐約 - 義式海鮮新風潮《Marea》
紐約 - 常駐「美食大秀」EATALY
Short Take -《BENCOTTO》主廚之桌
名古屋 -《Enoteca Pinchiorri》何日「星」才來?
東京 -《Appia》義大利饗宴
- 4樓. win win thomas2018/08/22 21:27the restaurant is permanently closed.(amongthorns.irene@gmail.com)Sigh...what a pity. Thanks for the info. scubagolfer 於 2018/08/23 10:38回覆
- 3樓. 馬丁諾2015/11/03 09:31"暖而不熱的陽光",引人入勝的美饌,此情此景,不禁讚嘆 Bella vita!本就比較喜歡在戶外用餐,何況歐洲許多小館連冷氣都沒有,坐外面反而舒服些 scubagolfer 於 2015/11/03 12:46回覆
- 2樓. jasminek2015/11/03 06:40原來有裝在玻璃杯裡的 Tiramisù。罐裝杯裝都有,還有自己的名稱(Tiramisù in un bicchiere)呢。Tiramisù 本是圓形的,還見過一大甕的,可能後來為了方便擺排 lady fingers 餅、切塊,才變成了方形吧 scubagolfer 於 2015/11/03 12:41回覆
- 1樓. 好吃2015/11/03 02:23
文圖並茂!寫得真好!有如身歷其境,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