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往的歲月,幾天一離開文字,便感覺不踏實,
彷彿掉了心靈,只留下規律作息的軀殼。
如今,不煮字療飢,竟也能過得氣定神閒,泰然自若。
或許,我已逐漸走出窠臼,拋開傾訴的包袱。
不再拿文字當情緒出口,試著在心裡與自己和解。
然後,放下擔憂的一切,如羽翼輕柔般活著。
◆
生命的質量,可輕可重,未必要選擇重的來承擔。
每個人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生存的模式,無須去複製或模仿。
掂量能力、適性而為,慢慢地,就能驅走負荷不起的恐懼。
承擔不起的,就交給上帝,那是最有尊嚴與合理的逃避。
超越,終歸還是理想;退而求其次,就是擱淺在心的角落,
讓歲月逐日封緘。等有天老了,記憶不再...便隨風而逝了!
■
- 4樓. 端木豪2022/02/05 01:27
感謝你的來訪,新年愉快!
◆
我覺得 ~人的不安與恐懼,
痛苦或不快樂,都是在自我折磨,
也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未覺察這現象,都認為是別人引起。
或許,客觀情境是有別人因素,
但畢竟受影響的人,就是自己。
所以,事情發生了、現象存在了,
要收拾情緒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收拾不了,就是傷了自己,與別人無關。
當然,要做到絕對不受影響,很難!
似乎要有不斷的經驗磨練與修行練習。
共勉之~
sallychen 於 2022/02/06 02:28回覆 - 3樓. thy 祝賀 母親節快樂2022/02/04 18:10吉祥如意
感謝你的新年祝福!
快樂的時光容易過,
一忽而,已來到農曆初四,
在這個疫情時代,能平安度日,已屬萬幸。
也祝福你:新的一年,春風得意,心想事成!
sallychen 於 2022/02/04 23:26回覆 - 2樓. 玉米蘋果2022/01/17 12:12
好文 + 好聽 + 好可愛 ~
啾咪!
好文,不敢當! 好聽,要感謝〈林海〉。
好可愛,是因為我們都對圖中那句話深深認同!
「人生,有很多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執著,
更是回眸一笑的灑脫。」
◆
感謝您美味的咖啡喔~~
sallychen 於 2022/01/17 17:30回覆 - 1樓. 阿丙0.62022/01/17 06:06轉換心情是可能的,過往歲月也明白告訴過,轉換心情也是必須的,人為萬物的尺度,我們被受命必需要接受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挑戰任務的同時也被賦予擁有如何詮釋該等遭遇的權力,面對、接受、轉換,可以的,希臘哲學家普羅達哥拉斯曾經說過「人為萬物之尺度,以其所是者為是,以其所非者為非。」
生命是一連串的擺渡,從這個渡口到那個渡口。
期間,有大小不一的風浪,也或許只是外擴的漣漪,
等待我們用智慧的心,去面對和收伏,直到平靜止息。
◆
轉換,是清澈的覺察,付諸實現後所呈現的能量。
也是擺脫僵化執著,離開安全依賴,讓自己獨立思考。
◆
當我們遇到生命的難題或挫折時,往往需要傾訴與安慰,
甚或指引和援助。但屢屢這般借助外力時,反而更脆弱!
因為,所有難題的製造者,就是源於自我的認知和觀念,
習性及人格。返回靈台悉心觀照,還比較能直搗問題核心。
◆
然而,這轉化過程,並非一蹴可幾,仍需一番苦痛折磨,
自我歷練!所以,佛教有句話說,煩惱即菩提,覺悟就是岸。
如今,即便不再依賴文字傾訴,帶點療癒功能的文藝美學,
仍常令人動容,時而激起內心無數的共鳴和悅樂!
◆
您摘錄哲學家這段話,我很喜歡!點明獨立思考判斷的重要,
而這正是「成熟人格」的美好價值所在。
sallychen 於 2022/01/17 17:2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