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的鳳凰廳(清朝時期的地方行政單位名稱,位於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由於地處雲貴高原東側、武陵山脈南部,因此境內多山。在叢山當中有一座石亭,亭上的匾額題著「苗姑救夫處」。有人以為那是當地少數民族(註x3),在慶典表演節目中(註),描述女子獨力尋覓丈夫(註)的故事,卻不知這樣的猜測是錯誤的。
明朝晚期,中州(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帶)有一位書生焦鼐(「鼐」音「奈」,大鼎),字梅仲,為人崇尚節義、勇於擔當而且重視生命,飽讀詩書之外還學習劍術。
清明時節,焦鼐與朋友一同前往汴河邊(註)踏青遊覽,往來的仕女極多。在一處有勇猛之人逗弄老虎表演著,圍觀的群眾多到形成了一堵人牆,而表演場中的老虎瞎了一眼、滿口如刺的虎牙、如鉤的利爪、全身皮毛花紋鮮麗光彩奪目。逗弄老虎的人故意將自己的腦袋靠在老虎的嘴邊,用手捋(「捋」音「呂」,用手指搓揉)著虎鬚,還用背抵在老虎的肚子下作勢要將牠背起來,這頭老虎則扭動著身軀配合著弄虎人,就像是家裡頭的大貓一樣。觀眾們看了紛紛將銅錢(註)投擲入場,一時之間銅錢落地的聲響比老天爺突然下起的大雨(註)還壯觀。表演結束,觀眾逐漸散去,弄虎人便將老虎趕入一個大木箱中,抬著箱子走了。
焦鼐回家後忽有所感,想了許久後嘆了口氣,說:
「大丈夫不能保全自己,誤落陷阱,大概就是像那頭老虎一樣吧!」
朋友聽了之後開玩笑的說:
「難不成你還想買下那頭老虎(註)後將牠放生?」
焦鼐就說:
「有何不可?」
這天晚上,焦鼐就寢後,夢見一位身穿白衣、頭戴絳紅色帽子的老先生徑直闖入了屋內,向焦鼐拱手作揖,說:
「那封使君(指那頭獨眼老虎,註)遭到貶謫的期限已滿,先生您若能仗義行俠,將牠放歸山林,則能獲得美婦為妻,她將為你解決意外的災難,助你修道成仙。你的功德也無可限量啊。」
焦鼐說:
「那弄虎人就是拿老虎當賺錢(註)的工具,將牠當作生活所須的來源,恐怕將因捨不得而不肯賣啊。」
老先生說:
「不妨,你將有機可乘。」
焦鼐因此向對方承諾必會盡力救虎,之後就醒了過來,見朝陽已經鋪滿了窗子,便起床呼喚僕人打水,梳洗整理後,招呼朋友再度前往汴河旁尋找那弄虎人。
焦鼐抵達時正逢弄虎人在敲鑼開場,那獨眼虎則趴坐在一旁閉著眼睛搖晃著尾巴,感覺牠精神不振、十分的頹敗。很快的有一名老者,沒有戴帽子、袒胸露背的登場,朝著眾人拱手行禮後,來到老虎面前騎上了虎背,接著又作勢用牙齒咬(「齕」音「河」)老虎的下巴,還用自己的光頭抵在虎口側邊的嘴唇上。那老虎忽然大吼一聲,虎口一闔,那滿嘴鋒利的虎牙如閘刀落下一般,老者的腦袋就像脆葫蘆一樣被咬斷而滾落在地。圍觀的群眾們嚇得四散奔逃,二名年輕的弄虎人哭喊著:
「老虎咬死了我的父親啊!這頭老虎向來溫馴,不知何故突然變了性情!我要殺了牠為父親償命!」
說著二人就舉起刀子要砍殺老虎,焦鼐忽然上前勸止,說:
「你們太傻了!老虎咬人是牠的天性,就算你們現在宰了牠,又豈能真的償還令尊的命讓令尊復活?如此將會人財兩空,損失更大啊。」
弄虎人說:
「那該怎麼辦?」
焦鼐說:
「你們何不將老虎賣給我,用這筆錢好好的安葬令尊,剩下的錢就拿去另尋生計,這樣解決豈不是更為妥善?」
弄虎兄弟倆私下商議了好一陣子,認為焦鼐提議有道理,父親的後事更為重要,同意將老虎賣給他。焦鼐問對方出價多少?弄虎人喊價十萬錢,焦鼐也不討價還價,如數付款並安慰了兄弟倆節哀順變。
焦鼐讓僕人將老虎送去深山中放生,僕人膽小,不敢領命,說:
「那老虎繩索還套在頸子上時都還會咬死人,如果打開了箱子、解開了繩子,我不就接替了那弄虎老頭之後當這老虎的倀鬼(註)嗎?」
焦鼐聽了很生氣卻也無可奈何,便親自騎著馬,將老虎送到了深山中,對牠說:
「此處雖是荒野窮岩,但也有不少動物可供你捕食,還希望你不要驚擾路過的行人,讓我因此擔上了罪責而送命。」
老虎點著頭,那隻獨眼似乎也流下了眼淚。焦鼐將限制老虎活動的束縛解開,說實在的心中還是有些害怕,急忙翻身上馬離去,對著老虎揮手喊道:
「去!」
就這樣一人一虎分道而行。
焦鼐才剛到山路與官道的交接處,忽然一陣狂風吹來,眼前盡是砂石橫飛,迷得焦鼐睜不開眼。再一張眼時,那頭獨眼老虎已經出現在前方,焦鼐急忙勒轉馬頭想要奪路而逃,卻見老虎一躍而至並趴伏在馬前,對著焦鼐叩了數十個頭之後才離開。驚魂未定的焦鼐回家後,將剛才的遭遇告訴朋友,可想而知的是朋友是不怎麼相信的。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跳月人」,彝族有一種節奏感強且動作輕快的舞蹈名為「跳月」。「繡帕」,有各種彩色花紋的方形小巾。「涅面」,即在臉上刺青。
註:吹蘆笙嗚嗚聲,形容少數民族在慶典過程中吹奏蘆笙等樂器的聲音。
註:「藁砧」,亦作「藳砧」,古代處死刑時將罪人安排在枯草(藳)上並趴伏在砧上,然後用「鈇(鍘草用的鍘刀)」斬殺這個罪人。因「鈇」、「夫」諧音,所以古人就以「藁砧」作為婦女稱呼丈夫的隱語。(這莫非也是「殺千刀的」的典故由來?)
註:「上河」,本意是「到河邊去」。
註:「青蚨」,銅錢的代稱,見《小小說 – 青蚨血施錢返術》。
註:「白雨」,雨如白珠。形容雨勢很大。
註:「封使君」,老虎的代稱,見《小小說 – 虎說<十五>生不治民死食民》。
註:「阿堵」,又作「阿堵物」,代指錢。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
王夷甫(王衍)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令婢以錢遶牀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
「舉卻阿堵物」。
註:倀鬼,就是傳說中被老虎吃掉的人所變成的鬼,專門替老虎再找其他人來給老虎食用。。見《小小說 – 石室虎〈上〉》。
----- 待續 -----
改編自 《夜雨秋燈錄》
原文:
《夜雨秋燈錄》.卷三.珊珊
楚之鳳凰廳,萬山中有石亭,顏曰「苗姑救夫處」。間疑為跳月人繡帕涅面,吹蘆笙嗚嗚聲,自覓藁砧故事,而不知其非也。
明季,焦生鼐,字梅仲,中州人,任俠放生,讀書學劍,偕友游汴之上河。時值清明,士女如織。有健兒弄虎演劇者,圍觀若堵牆。虎眇一目,爪牙鉤刺,文質斑斕。弄者故以頭觸其吻,手捋其須(鬚),背承其腹,而虎且宛轉如人意。眾擲青蚨,勝撒白雨。市散,驅入大木函,荷之去。
生歸而冥想,太息曰:
「丈夫不能自全,誤落陷阱,亦猶是夫!」
友戲曰:
「然則封使君亦將買而放之乎?」
曰:
「有何不可?」
夜寢,夢老父闖然入,白衣絳冠,向生拱揖,曰:
「封使君謫限已滿,郎君若仗義俠,放歸山林,則得美婦,解奇厄,證仙果,功德無量也。」
生曰:
「弄虎者以之攫阿堵,為衣食券,恐靳而不售也。」
曰:
「有機可乘。」
生一諾而醒,朝暾滿窗,起呼盥櫛,挈友再往。
至則鳴鉦開場,虎搖尾瞑目,意甚頹敗。倏一老叟,科頭袒背而前,騎虎背,齕虎頷,更以髡顱抵唇側。虎忽大吼,利喙一合,則頭脆如瓠落矣。觀者盡奔,兩健兒哭曰:
「殺者吾父也!虎向馴,不知何故突變性!將殺斃抵吾父!」
子操刀欲砍,生忽止之曰:
「子迂矣!虎噬人,性也。即斃之,豈即能抵爾父?人財兩空,殊失算計。」
曰:
「將奈何?」
曰:
「曷賣於我,以資殮爾父,餘則另作生涯,此計之善者。」
健兒私議久之,以為然。問其值,曰十萬錢,如數交兌。生命僕人放之去,咸不敢,曰:
「索在頸,尚噬人,若解去,不將繼叟倀耶?」
生怒,自策馬,送虎至深山中,曰:
「荒野窮岩,不少生物,幸勿擾行路,罪株小生。」
虎頷之,獨目若流涕。生親解鐺鋃,急上馬返轡,揮之曰:
「去!」
遂分道行。甫轉官衢,忽狂飈驟起,砂石橫飛,虎至,急奪路,則已伏馬前,叩數十下始去。歸告友,咸不甚信。
……
- 1樓. 醉言夢語風花雪月2020/03/14 18:09
在故事中
動物知恩圖報的滿多的
也有"要救一條蟲也不要救一個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