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克(舊作修改)
剛剛還在下雨,現在雨卻無影無蹤;如同一個故事,突然找不到結果。
當我還在尋找雨的蹤跡時,她打電話來說明天放假,想去台北的pub玩,
那時已經晚上十點了,風也很大,不過我還是答應了。
入夜後的台北,那pub隱藏在一條條小的巷道裏,雖然以前常來,
但我繞了半天,仍然看不到任何熟悉的街景。
所幸這種店的霓虹燈招牌都很亮,附近的店又幾乎都關門,
在雨開始下時,我抬頭看著天上的雨勢,竟看到pub的燈管,
默默滴著水,被彎曲放大的燈光,亮晶晶在我眼前。
急忙停好車,撐起傘,躲在剛才覺得厭煩的巷道裏。好不容易進了店內,
發現裏面人還真是多,台上有一個高挑,臉長的像外國人的女生在唱歌,
聲音很輕柔,不時對剛進來的人微笑。
至於其他的女生,有人穿著窄裙,側著展示自己的身材。
有人穿蓬蓬的短裙,看來也很適合旋轉。但現在是慢歌,
她們只好都安安份份的待在椅子上~~
我和她在一個比較角落的小桌子,隨興點了些飲料,這裏讓你盡量喝。
我注意到隔壁桌的中年男人,說著口齒不清的日文,抱著旁邊的女人,
不斷跟著節奏拍手,像是已經喝醉了。而那女人穿的極低胸,
捲又長的頭髮,臉上濃厚的粉塵,像是巧妙掩飾年齡的謎語,
讓我和她猜了好久,似乎都猜不到。
隨後來了首快歌,她說要去跳舞,就從容的跑了過去。
想到之前她在車上,拿出手提袋,在體育褲上套上短裙,
那匆忙的樣子,讓我一直想笑,但如今已是如此有自信。
過了幾首歌,她仍沉溺在舞池裏。有一個對桌的男生走過來,
問我怎麼不去跳,他說我看起來很乖,不太像是台北人。
又說為了做生意,常帶客戶來這裏玩,每次都弄到很晚回去,
不知該不該再過這樣的夜生活。我說,當你為自己做事時,
當然要為自己想想 ;但為公司工作時,就讓公司去煩惱吧!
他聽了後點點頭,對我會心一笑。
時間似乎很晚了,還待在這裏,講些不負責任的話,
他邀請我去同桌,沒帶錶的我,也不知道現在幾點,
那還是去好好聊聊吧。既然我已將時間遺忘,
時間必定也會遺忘了我....
(至於最後何時回家的,我還真的想不起來了~)
- 12樓. Flying Eagle2016/09/30 14:12不一樣的題材,展現你細膩的觀察力!:) 我沒去過pub,若去了,應也被視為非台北人,哈!
我是因為當時不太會講話,也不會跳舞,好像土包子一樣才被這樣說~若是像飛鷹姐這樣見過世面的人就不會了啦。 夏爾克 於 2016/10/02 08:14回覆 - 11樓. reaizuguo*一代良相😻2016/09/29 06:46👍
別緻,也是散文也是詩謝謝reaizuguo兄美言。 夏爾克 於 2016/09/29 11:45回覆 - 10樓. 浮生2016/09/28 23:35這篇文看見您另一面
還是有文藝內涵的底在謝謝浮生大哥,對我的鼓勵喔。 夏爾克 於 2016/09/29 11:46回覆 - 9樓. Bianca2016/09/28 22:22
那我就更不像台北人了,因為這是我不曾進入的場域。
在這迷離的空間裡,夏爾克彷彿是一個冷眼的局外人,細數著眾人的喧騰...
也感受到古典音樂之外,您的文字趣味。
其實偶爾去一次無妨,常去我也受不了,音樂太吵空氣也太差,那時的我可能看起來太土了,才被認為不是台北人,寫文好像都必須去觀察周遭,當然玩還是要玩啦。。 夏爾克 於 2016/09/29 11:51回覆 - 8樓. 神仙2016/09/28 19:10
音樂人的人生,經驗的多樣化
會是創作靈感的泉源?理論我是
外行,但故事我總會這樣連想。
我對神仙兄說的很有同感,您絕對不是外行~喜歡音樂的人好像會把很多身邊的事都歸在音樂中,然後用音樂的思維來表達,怎麼說呢?就是喜歡一種律動,與有節奏的感覺。 夏爾克 於 2016/09/29 11:55回覆 - 7樓.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2016/09/28 15:47夏爾克爹地不僅對古典音樂曲目,其創作背景、旋律結構、隱藏於每個音符背後的意涵、作曲者譜寫某首流傳後世的音樂時,所處時空環境跟內新思維等,都有獨到且深刻的理解跟見地;創作這種都會風味濃郁、散發著人口高度群聚,彷彿只要一伸手,別說能夠輕易觸摸到眼前同類,甚至來個緊緊相擁也行,然而彼此之間的內心距離,卻也遙遠到至少得以「光年」為單位,來稍作粗略概算的散文(雖然拜讀完之後,難免興起「這是作者,或者作者週遭親友的親身經歷嗎」之類的好奇)與極短篇;也相當精簡、很容易吸引讀者興趣喔,這是我望塵莫及的哪~~
棲身在雨夜的都市某個角落,要說是「白晝時刻必定被遺忘」的一隅也行,這種建構在人類深沉慾望、透過人工燈光及天然夜色,所交織而成的視覺模糊,以及隨之而來的內心防線鬆弛(難怪,若隱若現以及似乎能隱藏萬有、當然藏污納垢的黑夜,總是很容易引發犯罪)之際, 遊走其間、不曉得是否連自己姓名也暫時忘懷的男女,一種另類的「午夜十二點」(灰姑娘。這讓我想起普羅高菲夫所創作,同名的芭蕾舞組曲)便灰飛煙滅的戲碼。:)
謝謝志揚謬讚,我覺得我也很奇怪,寫古典時長篇大論,務以詳細為要,但寫自己身邊的事都很精簡,可能覺得沒甚麼大不了的,只是一些感想。這篇是我婚前和她去夜店的日記,說實在夜店真的就如你所講,大家都靠得很近,心卻都離得很遠,志揚其實保留自己的寫作風格比較好,寫作吸引讀者當然重要,但詳細記錄自己心裡想法與遇到的事情,日後可能才會對自己更有參考價值。
若隱若現往往是最讓人猜測及猶移的時刻,這時候只要誘惑,特別是強大的誘惑來臨,很可能就讓人馬上跟隨,以為是多麼棒的事情,然而最後可能都是一場空。。
夏爾克 於 2016/09/29 12:20回覆 - 6樓. 多硯坊 (休)2016/09/28 14:47
人聲鼎沸中
凝止的時光鬧中的靜
彷彿無聲無息多兄也感覺到我當時在鬧中的靜,還是要觀察周遭,不然明天酒醒了就甚麼都不記得了,雖然玩還是要玩啦~ 夏爾克 於 2016/09/29 12:24回覆 - 5樓. 愛馬2016/09/28 13:35
雖然描寫的是人聲鼎沸的pub,下的標題與尾段的收結,讓人感受到熱鬧聲中的感性。
夏爾克的散文有特殊的風格,讓人讀來很舒服,能貼切感受作家的思維。
這樣的寫作功力,是從小的訓練出來的?
謝謝愛馬姐給我鼓勵,應該要多寫些散文,只要大家喜歡。我有寫日記的習慣,所以常要短短的描述一下今天發生的事情,才不會浪費紙(我到現在還是用日記本寫),讓大家讀的舒服是我寫文最希望的,真的很謝謝愛馬姐這麼懂我。 夏爾克 於 2016/09/29 12:30回覆 - 4樓. 牛仔3號2016/09/28 13:16看到牛仔小姐及其他朋友這麼說,以後小弟會多寫些散文,希望大家不要嫌棄,雖然結婚久了要搞浪漫好像很難了~唉... 夏爾克 於 2016/09/29 12:32回覆
- 3樓. 蒂兒2016/09/28 09:18
我去過兩次PUB,在二十幾歲時,那時很流行。一次是跟同學去的,一次是跟一個從政的學長去捧一個他朋友開的店。
都是正派的店,賣飲料,有舞池。後者好像連舞池都沒有。
可是我在那裏都是如坐針氈,我不喝酒,不習慣熬夜,不喜歡吵雜人聲。
人聲鼎沸中越顯我的孤獨。
聽蒂兒這麼說,看來我去的pub算是有夠吵,音樂大聲不說,酒更是給你隨便喝,熬夜幾乎是必然的,其實我也有孤獨感,因為除了她之外,其他的人都不認識,要聊天音樂又那麼大聲,只好喝酒了~喝一喝奇怪孤獨感就消失了,原因可能是~大家都在喝。結婚後其實只去過一次,有小孩後就更沒去了,聽說現在毒品氾濫,還是別去可能比較好。 夏爾克 於 2016/09/29 12:3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