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麼是神的國度?
王國是由國王所統治的地方。神的國度就是由神來管理祂的子民的地方。神的國度是看不見的,因為神是看不見的。這是一個屬靈的國度,不是一個看得見的國度。耶穌基督說:「神的國度就在你們心裏。」(註:路加福音十七章二十一節)
在主禱文裏,耶穌給我們一個對神的祈求:「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註:馬太福音六章十節)這個禱告顯明了耶穌優先看重神的國度。當神的旨意在地上就像在天上一樣的被看重,當看得見的世界能完全的映照出看不見的世界,我們難道不能斷定神的國度就要降臨嗎?我想我們確定可以的。在神的國度裏,無疑的,萬事都由神所支配。在看得見的有形世界裏,則還有違抗神旨意的情形。
神的國度是永遠存在的,這是基督徒將要永遠長存的地方。目前,它在我們中間還是個看不見的國度,任何地方只要有榮耀這萬民君王的,以及任何地方有神聖靈同在的,就是神的國度。
二 人要如何進入神的國度?
有一位猶太人的官,名叫尼哥底母,夜裏來見耶穌。他在尋求主的教導。尼哥底母是個正直的猶太人,一個敬虔的人,但是他心裏明白自己生命中的需要,他要進入神的國度。
耶穌回答他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註:約翰福音三章三節)後面引發了耶穌與尼哥底母對「重生」意義的討論。尼哥底母想要知道,一個年老的人如何能回到母腹重生。耶穌並不是指肉體重生,祂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註:約翰福音三章五節)
當第一次出生的時候,這是自然的生產,從男女的性交關係而來。第二次的出生發生在個人意願,將他的生命交託給神的時候。當人接受耶穌向神獻上捨命的祭,洗清自己的罪惡,讓耶穌成為他靈魂的主,並接納聖靈居住在心中,就得重生。這種經驗是這麼的深切,就像是重新出生一樣。有了新生以後,人的靈就被改造,與神的聖靈連結,因此,人就能擁有屬靈的眼光來看神的國度,進入神的國度。
神創造亞當和夏娃時,就已經把能反映出神形像的一面屬靈心境,放在他們裏面。所以,他們能夠看到神的國度,也自然的能夠懂得屬靈的事物。但是開始犯罪之後,這面在人心裏反映神形像的鏡子就變得晦暗不清了。
在人重生的時候,這面鏡子就被擦亮磨光,這個人能再一次得見神和祂的國度。他也能進入神的國度,成為其中的一部份。但是,神的國度只開放給屬神的人:它不開放給俗世、屬肉體,或屬血氣的人。使徒保羅說:「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情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註:哥林多前書二章十四節)
因此,要進入神的國度,唯有透過聖靈的洗禮、得到重生。
三 在神的國度裏,什麼是最重要的德行?
假如驕傲是最重大的罪--而事實真是如此--那麼謙卑就是最重要的德行了(註:哥林多後書七章十四節;雅各書四章十節)。是謙卑讓我了解神在我生命中的呼召,謙卑讓我了解我是容易犯錯、難免一死的受造物,我也了解到神是宇宙中的主宰。是謙卑才會說:「我是個罪人,我需要得救贖。」謙卑是智慧的開端(註:箴言二十二章四節)。神國度的真理只有謙卑的人才能體會。沒有一個高傲的人能夠從神那裏得什麼,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註:雅各書四章六節)
四 在神的國度裏,什麼是最重大的罪行?
最重大的罪行乃是驕傲--這是有許多原因(註:詩篇五十九篇十二節,箴言八章十三節,十六章十八節,二十九章二十三節)。
首先,驕傲是撒旦最初犯罪時,所犯下的最基的罪。牠心中驕傲的說:「我可以表現得比神還要好」,而撒旦就認為牠可以把宇宙管理的比神還要好!其次,驕傲無可避免的會帶領人犯背叛的罪。我們在得意的實現對自己生命的計劃,以及身邊所有計劃時,一定會跟神的計劃起衝突。這也就是為什麼聖經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註:雅各書四章六節)
在神的國度裏,你不可能保持中立。你不是贊成耶穌就是反對耶穌。假如你驕傲,你就是自動地反叛祂,因你不將生命交託給祂,也不會去做祂所要完成的事。你在人生的每一個腳步上都與祂相抗衡。
最後,驕傲會讓人走到自負自滿的地步,這是我們最不願意從神或從人學習、接受的。耶穌說:「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註:馬太福音十八章三至四節)小孩總是相信不疑,可以接受教導的,總是不停的問問題。「爸爸,為什麼草是綠的?天空是藍的?為什麼狗會叫?」他們總是喜歡學習。
不過,人一旦變得驕傲,他就會說:「我應該知道的,不要告訴我。」一個認為自己萬事都懂的人,是不可能學習任何事情的。但神國度中的精華只有給提出疑問的人;假如你不問,你就不會得到。神的名字就顯明了這個真理。她說:「我是自有永有的。」(註:出埃及記三章十四節)神有什麼?答案是:神是你一切需要的供應。我就是醫治、智慧、潔淨、供應、得勝和救贖。祂奇妙的大能就像一張空白支票,無限的供給祂的子民。我們只要按自己的需要填到空白的地方。只有當你了解自己的貧乏,你才能夠真正經歷神。每一次當神滿足我們迫切的需要,祂就將自己的一部份啟示給我們。
如果我們沒有感覺到任何需求,如果我們完全的自負自滿,那麼我們就是關在自己的生命之外。這也就是為什麼驕傲會斷絕神國度裏的永遠祝福。因為驕傲,我們就犯了背叛神也背叛自己的罪。
五 在神國度裏,什麼是促成個人和團體進步的基法則?
我稱這項法則為「實用原則」(law of use)。馬太福音記載耶穌的一項教導,稱為才幹的比喻--一項才幹就是一千塊銀子(註:馬太福音二十五章十四至三十節)。祂說要遠行的富人,在他啟程之前招來他的僕人。他給其中一個僕人五千塊銀子,一個二千塊銀子,而另一個只給一千塊銀子,都是按各人的才幹。他說:「管理這些家業,直到我回來。」
那個五千塊銀子的僕人就出去做生意。他作買賣、碰運氣,投資結果成為一萬塊銀子。領兩千塊銀子的僕人也照樣做。他冒風險、交易、投資、買賣,把主人的錢增加一倍。
但是,領到一千塊銀子的僕人感覺很懷疑猶豫。他知道他主人很嚴格,不知辛勤工作之後會不會得獎賞。他不僅不值得信賴,而且也自私,懶惰。為了安全和輕鬆的緣故,他把那一千塊銀子埋在地底下。
主人回來了以後再次招聚了僕人,並且他們說明如何運用了他們的銀子。前兩個僕人都因為他們的勤奮而被誇讚、獎賞。
只有領到一千塊銀子的人前來見主人。他說:「我沒有任何損失。我還給你的錢在這兒。」他的主人很憤怒。「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也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也要聚斂。就應該把我的錢存留在銀行那兒,等到我回來,就可以連本帶利收回來。」因此,主人就把錢奪回,給了那有一萬塊銀子的僕人。
耶穌說這個故事時,眾人都很驚訝,因為結局似乎很不公平--奪走那僅有的一份,而多給那已有十份的。耶穌堅定的宣講了這個天國的法則:「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回來。」(註: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二十九節)換句話說,假如你運用你所有的,你會得到更多。假如你不運用你所有的,連你認為你有的都會失去。
身體這一方面可以證實這個真理。假如你很規律的鍛鍊某一部位的肌肉,這一部位的肌肉會變得很強健。你會更有肌肉、更有精神、更有力氣。跑步、游泳、舉重、足球,和其他的體能活動也是如此。每一個階段的活動都為你開啟更多新的發展機會。同樣的道理,假如你把手臂綁在身體兩側長達五、六個月,最後你會無法靈活使用你的雙手,肌肉不能使勁,甚至連一杯咖啡都端不起來。
實用原則也可以應用在學識的追求上。一個階段的知識會開啟另一個階段的學習與知識。在運用知識的時候,我們會得到更知識。生物學的學生變為醫科的學生,醫科的學生變為實習醫生;實習醫生變為住院醫生;住院醫生變為專門醫生;當專門醫生不停使用他不斷增長的技術,他就可能變成世界知名的專家了。
在經濟方面,金錢投資在利息的滾進上,增長的速率也很驚人。每年增長百分之三十的企業,不到三年的時間可以有加倍的發展。想想看,一百萬元的公司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增長率,不到二十一年的時間可以增長到有一億二千八百萬元的公司。然而,在通貨膨脹期間,閒置的金錢因沒有利用,短期之間就會失去很大的價值。
實用原則構成了所有人的成長和進步。無論你擁有什麼,也不管你擁有的多麼微薄,就是要運用它。勤奮的使用它,並且要以不斷加增的比率來使用它。設立好目標,以一定的比率來增加你所運用的事物,不管百分之十、二十、三十、或者四十,不久之後,你的成就或機會一定變得相當驚人。這就是在神的國度中,保證讓任何應用資產的基督徒都能成功的秘訣所在。
——派特●羅伯森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