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案】乾隆並未限廣州一口通商,也未禁江浙港口
2012/02/21 11:08
瀏覽2,17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我最喜歡翻案文章了!
歷來的史學研究者,有一致的論述,簡言之,即~
「乾隆22年下令關閉江、浙、閩三海關,只留廣州一口通商。」
2012年1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網頁刊載王宏斌一篇文章,取自2011年第6期史學月刊。
歷來定論者的依據,應為乾隆22年11月10日(1757.12.20)一則上諭。
全文請見裡連結網址。在此總結王先生考察結論如下:
一、敕文中「勒令洪任輝等番商今後只能在廣州做生意,不准接近江浙一帶」。
二、其實這個敕令的生成,有一段故事:
- 廣州的海關陋規令洋人不滿,故轉至江浙一帶貿易。
- 此舉使兩廣總督備受各方壓力,於是他代表各界,向皇帝要求增加江浙的課稅(希望客人因此回鍋)。
- 為此,中央展開江浙增稅的討論,一段時間後,終於制定了方案。浙閩總督還非常認真地分析要如何合理加稅。
- 結果乾隆回覆說,江浙加稅是為了海防安全(他認為洋人不來就安全),不是為了賺錢。
- 兩廣總督想了想,猛然開竅說:寧波接近茶、絲原產地,你即使加稅洋人還是要來的,不如限制他們在廣州通商就好。
- 因此,這個討論多年的事件,最後變成「限制在廣州通商」的結果。
三、所以,被禁的番商主要指英國、荷蘭、西、葡等國商人。
四、江浙三海關還是繼續運作,繁榮得很,最大盤商是日本人。
總之~
- 第一,乾隆並沒有關閉江浙三海關,只是不讓洋人來。
- 第二,清乾隆以後的通商口岸並非限制於廣州一口,江浙三海關依舊運作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