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燦爛千陽"中,阿富汗的15歲少女萊拉,被迫嫁給一個六十歲的鞋商作妾,這名鞋商在四十歲時,也娶了當時15歲的瑪黎安。已婚的她們,永遠只能躲藏在頭巾背後露出雙眼,沒人在乎她們的面貌她們的表情她們的需要和她們是誰。
七月初聯合報出的紐約時報中,有這麼一篇短文,講到最近在葉門地區,一個年僅九歲的Arwa最近成了名人,因她有天走進醫院抱怨丈夫的毆打及性虐待;同時間,另一名十歲的Nujood一個人跑去法院訴請跟三十歲的丈夫離婚,她結婚時,只是個身高100公分的小女孩,她們兩人的舉動震驚了當地社會。
報導寫,當地的伊斯蘭強硬派保守分子,強調先知穆罕默德不但多婚,也曾與9歲女孩結婚,所以還有"Give me a girl of 8, and I can give you a guarantee."(給我一個8歲女孩,我就保證你婚姻美滿)的古老用語,當地人也相信,年輕的處女新娘,才容易被塑造成安分盡責的太太。
之前讀到這些,只感覺不可思議但也不覺得相關。而這星期天聽到一個演講,演講者在新疆甘肅一帶研究伊斯蘭文化,她接觸很多當地的婦女,就談到她們的處境,同樣很早就被安排婚姻,而且如果嫁人之後,老公連說三次,我不要妳我不要妳我不要妳,這女孩就會被送回娘家,再無地位。
當時一聽到這段,一把火就冒上來,講三次是嗎?好,那我就要故意把老公珍藏的模型鐵道火車通通拆毀,一次;把老公的衣服全部混洗,讓衣服染色,兩次;把老公的存款通通領光,三次!就是要跟這樣的陋俗抗爭到底。誰怕誰。
但當然那是我的自以為是。如果可以輕易這樣做,也就不會有這樣的陋習產生了,正因那樣的社會文化,普遍壓低女人的自主權、教育權、工作權,才會任由婚姻成為滿足男人世界的工具;設想一個決定要抗爭到底的女人,不但要逃出家庭,還要跟整個社會、整個司法制度、整個雄性思考奮戰到底,司法會給她幫助嗎?社會會給她工作嗎?原生家庭會給她遮蔽嗎?
就在我們享受著自由的發言與工作權,還三不五時抗議現代社會殘存的性別歧視的同時,卻有一大群婦女,還稚嫩的就等著送入男人家從處女成為好調教的妻子,已送入男人家的就等著一輩子埋在這個家裏,不求溝通不求相親相愛只求不要出錯,只怕男人一聲令下就斷了一生。
她們甚至沒有機會知道自己要甚麼。她們生出來就要活在這個大制度大桎梏中。
演講最後問我們,能做甚麼?有些國外宣教士已經開始進入伊斯蘭文化的地區,為當地女子提供教育與工作,教導她們愛自己尊重自己;也許要進入中東地區學習當地語言跟文化有點遙不可及,但事實上,在中國西北地區,有為數眾多的跟我們使用相同語言的女孩們,也像萊拉、Arwa、Nujood一樣,隱隱約準備跟環境抗爭。
看著眼前一張張真實的幻燈片,平均海拔兩千多公尺的茫茫天際、一年有七個月寒冬的荒原,和一棟棟簡陋泥灰小屋前的羞赧笑臉...我的身體開始打哆嗦,但我的心不知為什麼,竟然開始燃燒著...
我願期待並相信,在一個個看似無望的靈魂背後,總有皎潔明月懸在天際,召喚著自我的甦醒;總有燦爛千陽高掛著,已把未來照亮。
- 4樓. Tomas2010/06/26 06:30纏小腳的有催殘性質的風俗歷經約一千年,也是沒有見到知識分子的反省!!
失去了反省的能力,這是瀕臨死亡的文化,這種文化上建立的國家會被滅亡就是必然的!!
Tomas
- 3樓. 七琴2009/11/07 00:51而
我們是如此幸運
不是生長在那樣的文化裡
不是連憤怒的機會都沒有
....皎潔明月....燦爛千陽..... 只願跟那些被不平等對待的女子們與共....
- 2樓.2008/08/13 23:22好一個反思
偉玲婚禮的國度不丹
國王是留學英國才俊
它引進民主選舉制度
但是拒絕外界奢華觀
意思是看世界想自己
如果伊斯蘭女走出去
受教育識天下懂取捨
她和妳皆有自主價值
- 1樓. 我的口紅教鞭2008/08/12 23:07唉.........
看完你這篇文
心中冒出很多問題:
1.性別主義的真義為何?
2.真該尊重多元文化嗎?
3.公民權的干預可行嗎?
我又開始困住自己了............................
你的問題實在很龐大,我也被你的問題困住了哩。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省察自己珍愛別人,也許就不需要這麼多論述制度與爭戰,但是談何容易...
或者也不用想那麼多,其實當時聽完那個演講,我想也許那一天到來,我會前往那裏,跟她們有些交換,讓彼此的世界多一點刺激與互動,期待生命會在不經意的地方來個大轉彎。
或者,這是唯一我能做的吧。
肇 於 2008/08/13 16:0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