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戰登上對岸閱兵觀禮台該受國法制裁,李登輝、呂秀蓮們喪權辱國該當何罪?! - tse1972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tse1972 的部落格
作家:清道夫
文章分類
    Top
    連戰登上對岸閱兵觀禮台該受國法制裁,李登輝、呂秀蓮們喪權辱國該當何罪?!
    2015/09/05 12:36:11
    瀏覽:893
    迴響:4
    推薦:19
    引用0
     《馬關條約》簽署105週年紀念日時,呂秀蓮組團前往日本,就日本對台灣實行50年殖民統治表示感謝。

    她說;《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是台灣人之大幸,幸虧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感謝日本殖民台灣50年」。呂秀蓮此種喪權辱國行為,該當何罪?

    李登輝的〝台聯黨〞以及金恆煒等跳樑小丑是啥貨色、眾所皆知,數典忘祖,認賊作父的台奸日奴們,不承認孕育他們的國家–中華民國,他們那有「國」讓連戰可背叛?糟蹋台灣主權與尊嚴,背叛國家和人民是認賊作父的李登輝、呂秀蓮們,有臉指責他人?

           呂秀蓮們的醜惡嘴臉

    前副總統呂秀蓮下午赴高等法院檢察署,遞狀告發前副總統連

     呂秀蓮下午赴高等法院檢察署,遞狀告發前副總統連戰赴北京參加閱兵,不但傷害中華民國,更糟蹋台灣主權與尊嚴,背叛國家和人民,應受國法制裁。 告發連戰涉犯外患罪,並批連戰背叛國家及人民,呼籲人人告連,要求檢方對連戰夫婦限制出境。

      連戰應邀參加對岸閱兵、雖然是有可議之處,此舉確是有欠周延。是否涉犯外患罪?証據?列舉出來看看,他除了座上觀禮台之外,有那一言行背叛國家及人民?有像李登輝、呂秀蓮那樣對著全世界發表喪權辱國、出賣台灣的言論嗎?兩相對照由全體國民公平評鑑、是誰犯外患內亂罪,誰喪權辱國、糟蹋台灣主權與尊嚴,背叛國家及人民?評評看誰應該受國法制裁!?

    台灣被割讓歷史看呂秀蓮丑惡嘴臉
     記者歷史是一面鏡子
    ───從薛建華  孫承斌

        今天是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署105周年紀念日。呂秀蓮曾聲言,《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是台灣人的大幸,幸虧把台灣割讓給日本”,赤裸裸地對侵略者頂禮膜拜,為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歌功頌德。這種奴顏媚骨當代罕見,呂秀蓮何以面對島內那些血洒山河的抗日民族英雄?
        割讓台灣,是中華民族永遠的恥辱和傷痛。呂秀蓮向侵略者獻媚,是不折不扣的民族敗類
        翻開中國近代史,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感到沉重。當年的硝煙、吶喊和淚水,穿越了時空,至今仍歷歷在目───《南京條約》、《北京條約》、《辛丑條約》……割讓香港、開放口岸、巨額賠款……侵略者憑藉船堅炮利,在中華大地掀起了一場人類歷史上最無恥的瓜分狂潮,腐敗、懦弱、無能的清政府只能以一份份不平等條約,以一次次割地賠款來滿足侵略者的欲望。神州大地風雨飄搖,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
        早在16世紀后期就曾侵略台灣無功而返的日本並沒有置身于這場侵略狂潮之外,野心勃勃的它于1894年發動了旨在并吞朝鮮、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一年的戰爭不僅讓清王朝喪失了精心經營的北洋艦隊,也讓台灣從此離開祖國達半個世紀之久。在侵略者蠻橫的所有條款“但有允、不允兩句話而已”的淫威與要挾下,在如不簽約就重新開戰的威脅與恫嚇中,清政府被迫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台灣從此“讓與日本”。
        消息傳來,舉國震驚。中華民族為台灣的割讓、《馬關條約》的簽署悲痛、憤怒、呼喊:在北京,積極主戰的官員們紛紛上書抗爭,百姓“人情洶懼,奔走駭汗,轉相告語”,正在京應試的各省舉人奔走呼號,“至有痛哭流涕者”,憤而“公車上書”。
        在台灣,人們聚哭于市,夜以繼日,哭聲達于四野,台北民眾“激于義憤,萬眾一心”,鳴鑼罷市,向台灣巡撫逞遞血書,愿“誓死守御”……
        那是一個浸透血與淚的春天,一個所有中華兒女永遠無法忘懷的屈辱之日: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署日。一紙條約積澱著恥辱與傷痛,它記錄了中華民族在那個悲苦時代的所有無奈和悲憤﹔台灣的割讓,更是民族的災難與浩劫,它警醒著中華兒女:中華民族已到了亡國滅種的危險時刻。
        就是這樣一個象征著民族屈辱的《馬關條約》,呂秀蓮們竟然為之歌功頌德﹔就是這樣一個民族永遠的傷痛,竟然成了呂秀蓮眼中的“大幸”。為了實現分裂中國、台灣“獨立”的罪惡目的,竟然可以捨棄民族的良知,可以公然站在侵略者一邊。歷史這面鏡子,照出呂秀蓮是一個民族敗類。
        悲憤匯成抗爭,鮮血洒染國土。台灣被割占的歷史,就是台灣人民不屈奮爭的歷史。呂秀蓮甘做漢奸,是徹頭徹尾的人民叛徒
        中華民族從來就不是一個甘于屈服的民族,中國人民從來就不是畏于強權的人民。一批批的仁人志士,為探尋富國強民之路而前仆後繼。台灣的被割讓,則猶如一聲驚雷,在中華大地喚起了波瀾壯闊的反割台、反占領鬥爭。台灣島內抗日義軍紛紛揭竿而起,中國大陸呼應之聲響遍南北。
        反對割讓,抵抗日寇,台灣同胞用鮮血寫就了一頁悲壯的歷史:
        1895年6月,日軍向基隆發起猛攻,守軍頑強抵抗,終因力量懸殊而告失陷﹔
        7月,日軍進犯新竹,義軍拚死抵抗,戰至糧食斷絕。新竹失守后,義軍曾發起3次大規模反攻,先后進行大小20余次戰鬥,牽制日軍達一月之久﹔
        8月,義軍在大甲溪與日軍展開激戰一天,日軍紛紛落水,遺屍累累,多人被擒﹔
        8月,義軍3000余人與日軍在八卦山展開血戰,擊斃日軍千余人,義軍將士傷亡殆盡﹔
        10月,義軍與日軍在嘉義城內展開浴血巷戰,“傷亡極重”。義軍首領徐驤受重傷,高呼“大丈夫為國死,可無憾”,壯烈犧牲﹔
        同月,外援早絕、糧餉告罄、飢疲至極的義軍堅守台南數日,斃敵不計其數﹔
        11月中旬,日軍剛剛宣布“本島全歸平定”,義軍舊部即再度而起,高喊“驅逐倭奴、恢復中華”,打響了全台淪陷后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第一槍……
        歷史鐫刻著這些為台灣、為國土揮洒了青春、鮮血的英靈的名字:徐驤、姜紹祖、吳湯興、胡嘉猷、江國輝、蘇力、黃娘盛……
        歷史用帶淚的文字記錄著這一段不屈而光輝的歷史:從1895年6月到10月,不畏強暴的台灣義軍和清軍官兵,歷經大小百余仗,持續5個多月,共殲敵4800余人,擊傷敵人2.7萬人,其傷亡數字比日軍在甲午戰爭中的傷亡人數多出了將近一倍。
        日本占領台灣後,實行了慘絕人寰的殖民統治,呂秀蓮口中所謂的台灣“大幸”,卻是台灣人民的深重災難與巨大浩劫。日本殖民者在台灣建立了專制獨裁的總督統治,強化暴力機器,在島內建立了遍布社會各個角落的警察網絡和保甲組織。僅1898年至1902年短短4年間,日本殖民者在島內便殺害了11900多人。為了鎮壓此起彼伏的抗日運動,在北部,僅日軍第七旅團就殺害2454名台灣同胞,整個“宜蘭平原大半化為灰燼”﹔在中部,雲林地區4000余房屋被毀,6天之內,70多個村庄被燒掠﹔在南部,日軍對潮州和恆春實行鎮壓,“被害者達2053名,傷者不知其數”,被焚房屋5813戶,連日本人自己也驚呼“討伐被害意外之多”……
        在日軍占領台灣的50年里,台灣人民反奴役、反欺凌、反殖民統治的鬥爭一天也沒有停止過。陳秋菊、詹振等在北部起義,簡義、柯鐵等在中南部圍殲日軍,黃國鎮等在南部襲敵,以及此后的苗栗起義、焦吧起義,都曾為日本殖民者帶來嚴重威脅。1930年10月,霧社泰雅族居民起義,襲擊警察駐在所,殺死日人134名。起義遭到了殘酷鎮壓,日軍甚至動用了毒氣彈,霧社地區的泰雅族人几乎瀕于滅絕。

    倭寇殖民台灣,台灣人不甘受辱、前仆後繼奮起抗寇,先烈們的鮮血染紅了台灣的大地,這麼樣的慘狀就是呂秀蓮向倭寇獻媚時說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是台灣之〝大幸〞。〝幸虧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只有喪心病狂的漢奸、才會說出此種違心之論。
        侵略與反侵略,殖民與反殖民,成為台灣被侵占后的兩條主線。台灣被割讓的歷史,既是殖民者瘋狂掠奪、對台灣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的歷史,更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同仇敵愾、不屈奮爭的歷史。呂秀蓮之流為了實現自己的分裂圖謀,置基本史實于不顧,跑到日本發表寡廉鮮恥的漢奸言論,公然站到了台灣人民的對立面。她只能是一個人民的叛徒。
        台灣與中華民族共命運,共繁榮,歷史的結論不容篡改。呂秀蓮漠視歷史,圖謀分裂,是喪心病狂的歷史罪人。
       
        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發出了怒吼。當時的中國政府在《中國對日宣戰布告》中昭告各國,中國廢止包括《馬關條約》在內的一切涉及中日關系的條約、協定、合同,并將收復台灣。
        民族危亡關頭,中華民族凝聚成一體,匯成了浩浩蕩蕩的抗日戰線。身在中國大陸的台灣同胞與中國人民一道,以滿腔激情投身到抗日戰爭中。島內的志士們組成了台灣革命青年大同盟、台灣革命民族總同盟等革命組織。1940年3月,由各抗日團體聯合組成的台灣革命團體聯合會(后更名為台灣革命同盟會)宣告成立,團結台籍志士千人以上。以李友邦為領導的台灣義勇隊、台灣少年團,積極參加抗戰工作。台灣同胞的抗日反戰及在中國大陸的積極抗戰,充分顯示出台灣人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與全國人民同生死、共患難的精神。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贏得了近代以來第一次民族戰爭的全面勝利。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收復台灣、澎湖列島,被割讓50年零156天的台灣重歸中華民國主權的管轄之下,被奴役半個世紀之久的台灣人民恢復了中華民國國籍。這一天的台灣,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街街巷巷鑼鼓喧天,鞭炮震耳欲聾,歡笑和著淚水。重歸中華民國的台灣沉浸在無邊的激動與歡樂之中。
        歷史是一面鏡子。當今天我們再次審視一百多年來的這部台灣歷史,任何一個尊重歷史、不帶偏見的人都只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台灣與中華民國共命運,共繁榮。台灣當年之失,緣于清朝的貧弱與衰敗﹔台灣的最終歸還,依靠的是全民族的抗爭和戰爭的勝利。台灣離不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不能放棄台灣。呂秀蓮處心積慮地搞“台獨”,鬧分裂,逆歷史潮流和民族意志而動,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歷史是一面鏡子。呂秀蓮發表了一串“大幸”論,歷史卻照出了她的真實面目,對她的漢奸言行作出了無聲的回答。呂秀蓮美化外國侵略台灣的歷史,無非是夢想著洋人的撐腰,盼望著“國際各方”的“及時插手”,好讓她實現“台獨”的美夢。前從幾天她又猖狂地叫囂“國際社會現在確實該鄭重其事地插手台灣事務了”,再次讓世人看清了她挾洋自重的奴才嘴臉。只是,如今時代不同了,想靠洋人撐腰搞“台獨”,只能是白日做夢。
                
        歷史是一面鏡子,呂秀蓮對著鏡子照照看、凡走過必留痕跡,是誰糟蹋台灣主權與尊嚴!?說說看、是誰背叛國家和人民!?是誰應受國法制裁!?

    回應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人物
    自訂分類:不分類
    迴響(4) :
    4樓. Queena HuJingjia
    2015/09/08 10:44

    什麼時候"一國兩制'變成欺騙和解的手段?

     

    朱高正說的:政治是一門高明的騙術。

    台灣的政客把它玩弄得讓人眼花繚亂。

    清道夫2015/09/09 00:12回覆
    3樓. Queena HuJingjia
    2015/09/08 10:42
    國共抗日皆有功,江山待有人才出。
    2樓. 多硯坊 (休)
    2015/09/08 09:37
    歌頌侵略
    粉飾殖民
    錯亂的國家認同
    這些不肖政客
    真是喪心病狂了

    這種喪心病狂、認賊作父的內奸,如果出現在韓國,想想看他們的下場會是怎麼樣?

    清道夫2015/09/08 23:51回覆
    1樓. 清道夫
    2015/09/05 13:35
    國民黨須要隨著日奴們起舞嗎?

    時論-抗戰閱兵 中華民族放眼世界

    但問題是,大陸紀念抗戰有何不妥?雖然各界對中共的抗戰史觀多有非議,但大陸也並非以中共的名義紀念抗戰,甚至都不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義,以大陸的官方說法,這場戰爭叫作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

      既然是這樣,作為當前大陸的合法政府,紀念中國人民的抗戰實在是天經地義,如果北京不紀念那才是咄咄怪事。如果北京真的對抗戰沒有任何表示,那麼藍營又會展開另一番批評,而這恰恰反映了藍營在國家認同和史觀上的矛盾與糾結。

    大陸舉行閱兵所遭遇到的爭議遠超過台灣看到的。正當台灣內部爭得不可開交之際,卻沒有人真正注意到,大陸為何第一次為抗戰紀念舉行閱兵式,並且廣邀各國領導人觀禮,這牽涉到這幾年的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動。隨著日本大力推動修憲和所謂正常國家化,其跟大陸在領海、島嶼和歷史等問題上的爭議愈演愈烈;同時美國推行重返亞太戰略,日本更是全力配合,都讓大陸感受到強烈的威脅,於是重提抗日戰爭,強調維護戰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重要性就被提上日程。

    在大陸看來,抗日戰爭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戰勝了日本、實現了民族獨立,更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依據,也就是說,戰後確立的5個常任理事國,以及對日本非軍事化等等,都是當前中國大陸制約日本的正當性來源。

    從這個角度說,台灣所爭論的誰領導抗日戰爭,中共竄改歷史之類說法,根本不是北京所關心的,北京所做的是向前看,過去的歷史如何幫助影響未來的國際形勢才是最重要的。對北京來說,朴槿惠和普丁的出席遠比台灣任何人的出席重要得多。

    那是不是說台灣就完全沒有置喙的空間?當然不是。台灣藍綠領導人都應該意識到,這場事關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活動到底對台灣意味著什麼?台灣是要加入美日聯盟繼續遏制中國大陸,還是加強兩岸合作共同為中華民族復興之路貢獻力量?還是說台灣可以找出第三條路,在大國角力之中遊刃有餘、占盡好處?

    連戰顯然是選擇了第二條路,李登輝則走了第一條路,馬英九和蔡英文呢?馬還在自己深藍意識形態中自鳴得意,根本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這注定將成為他的歷史定位。蔡英文看起來要走第一條路,但接下來要處理的是,如何面對大陸對戰後秩序的強力維護,台灣又該如何處理必然出現的矛盾衝突?

    答案當然還沒找到,但可以提醒一句,從北京為了APEC的成功舉辦不惜拒絕馬習會,就可知道大陸在國際大事與兩岸關係突破之間的選擇。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博士生)(中國時報)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