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欽老和尚
吉庚壬壬
時辰子辰
8癸丑
先父在我小學時後皈依廣欽老和尚為俗家弟子,賜名「傳聞」。記得有一年老和尚七十歲生日,我們全家上山去祝壽,那時候就聽說他每天只吃香蕉。從八字看果然是一代高人,年日兩柱食神同巢格,年月兩柱又是天同地合格,鄧麗君也是壬辰年庚辰日生,與廣欽老和尚相同,但鄧的月柱是癸丑。從占星命盤看,老和尚出生於1891~1893年海王星與冥王星合相期間,且火金三合於亥卯,當然是五百年來禪宗唯一真傳。他生前最喜歡的一句口頭禪是:莫抬吉(沒事啦),蔣經國也曾去看他,他跟蔣經國說:要多多照顧老百姓。
廣欽(
另外,關於廣欽的佛教神通與傳說相當多,是近代佛門唯一具有神通證道的大師,例如傳說他1947年-1964年於台多次入定,並於修行期間僅以山林野生水果果腹,未嘗食其他種類食物。因此,臺灣民間有「果子師」的閩語尊稱。
1986年,他以96歲高齡去世於他一手創辦的承天禪寺裡,去世前兩天仍於該寺從事佛教宣揚活動。
早年生活
1892年
過渡南洋
一直於佛寺以未受戒小沙彌從事勞務工作的廣欽,在他人引介下,越幾年即前往泰國及高棉等兩地的華人地區就業。因為工作地點不是佛教廟宇,從事工作也是與佛教事務無關的商店打雜,因此這段時間可說是廣欽的短暫還俗生活。1926年間,廣欽與人結隊上山伐木,多名伐木同事乘輕便車因翻落山谷身亡。幸未乘坐的廣欽於逃過橫難後,重新頓悟佛理。並於事故發生不久後,回轉中國福建泉州,再度投入佛門修行。
中年受戒
1927年,35歲的廣欽,於中國福建泉州承天寺受戒出家。因本來該寺主持瑞芳法師去世,由新主持轉塵法師剃度,並由該法師賜法名「照敬」,並取一別字「廣欽」。
在受戒時程上,各傳記敘述不一,也有文獻指出,廣欽回泉州後仍從事勞役工作,直至42歲左右才受戒剃度。不過,確定的是,他剃度之後除了掛單苦行於福建各佛教廟宇外,也隱居福建泉州清源山山洞,以打禪坐定的生活方式長達七年。在此期間,他仍未於此時程藉助佛經而識字。他唸經方式,主要為經由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洪名佛教法門為其修行根據。因此在成名之後,他也未曾講過一部經。另外,他受戒地方(承天寺)及後來多處掛單所在,都是用「參究方法徹見本有佛性為宗旨」禪寺,因此被人在此階段歸類為禪宗法師。
臺灣宣教
廣欽到台灣後,較大的宗教成就之一就是創建承天禪寺。1945年,中國於抗日戰爭打敗日本,臺灣日治時期結束﹔台灣重回中國版圖。持續佛教修行的他因見日治時期期間,臺灣佛教因神道教介入後的「僧俗不分」發展,因此立志前往臺灣改善此情況。1948年,他依諾成行傳教於臺灣,並前後於該地創立多處佛寺,如:台北縣新店獅頭山山腳的廣明寺與土城上天山山腰的承天禪寺。而很多人認為,來台宣教的中國僧侶中,雖學歷博聞高於他者甚多,不過因為廣欽的閩南語母語與台灣民眾相同,因此在宣教上較無隔閡的情況下,達到比其他中國僧侶(如:白聖、道安、靈源、道源、東初、印順)較高佛教宣揚成就。
不倒單
廣欽最廣為的宣揚佛教方式,除了身居僻野不倒單(不平躺睡覺)苦行方式之外,最多的所謂開示方式,即常勸告在家眾要實行素食主義。他最常告誡來訪「請示」者的佛教法語即為「念佛!不要吃肉!」,而此不必苦讀經文,只要唸「南無阿彌陀佛」及素食的簡單漢傳佛教法門,至今仍深深影響台灣佛教徒。至今仍有許多人認為,廣欽最大成就,在於藉此讓台灣佛教界認同漢傳佛教文化。其中影響較深的不僅禪宗也包含淨土宗等。
淨土就是禪
臺灣淨土宗講究「法在人弘」,該宗認為廣大的佛教徒,對於佛教法門的切入與吸取,其實是無法完全從佛教經文得到的「無知無識」,因此,弘法最好方法,就是需要有德行、為人敬重的長老們的提倡。對本修禪宗法門廣欽而言,他不談理論,僅要求信眾吃素念佛的務實教授與本身苦行的做法,除了帶來佛教的清高近民形象外,也符合淨土宗的宣教法門。事實上,廣欽也多次說過「淨土就是禪」的說法。
至今,臺灣宗教研究人士仍認為廣欽對淨土宗的貢獻頗大,尤其在早期的台灣北部,廣欽法師與李炳南在家居士及煮雲法師,並稱三大淨土代表人物。
臺灣廟宇
廣欽並不提倡由佛教徒募款「造高佛像、萬佛像」的宣揚佛教方式,他認為「只管念佛、苦行、粗衣淡飯,自然有人供養,比他們裝佛像」的苦行方式最能達到宣揚佛教結果。實際上,廣欽創建較知名的廣明寺或承天禪寺都是由富者為了供養廣欽而出錢購地而造建的佛教廟宇。之後,也利用此方式建成了碧潭寺、廣照寺等。
之外,廣欽也於臺灣其他地方擔任掛名主持,進行佛教宣揚。如:同於台北縣市的廣明寺、法華寺及台灣中南部地區的南投仙峰寺、嘉義廣照寺及高雄妙通寺等等。1985年,95歲的他首度傳戒於妙通寺,受戒佛教僧侶2200,出家眾500人,受戒人數在當時皆為破紀錄。
http://www.bfnn.org/kuangchin/
http://blog.chinatimes.com/taipeijk/archive/2006/06/20/7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