蕗蕎又稱火蔥、蕎頭、辣韭或是小蒜,原產中國大陸,栽培歷史悠久,台灣由早期移民從大陸傳入,日本人也喜愛吃此菜。台灣民間多以蕎頭稱之,但蕎頭不唸喬而唸「轎」,它的生長有季節性,每年四至七月是盛產期,明朝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即載有詳細藥用功能,蕎頭株高30-50公分,葉叢生中空,青綠細長,地下有鱗莖,橢圓形或水滴形,灰白或淡紫色,不結種子,用麟莖種植,鱗莖為主要食用部位,但剛成熟的莖葉很嫩,花蓮瑞穗、光復、鳳林一帶住民此時多洗淨後直接沾鹽粒生食,味辛辣。蕎頭性溫,因全株含有特殊香味,為茹素者視為與蔥、韭菜、蒜等同類,列五葷之一 。 醃漬生蕎頭的方法有糖醋、紅酒、味磳、醬油、辣味、梅漬等多種,唯恐太佔篇幅,這裡僅介紹一般常用的糖醋作法: 2.加食用鹽三兩攪拌出水後浸一晚,次日將鹽水倒出。 |
3.砂糖十一兩加二斤水攪拌以火煮沸,待冷涼後加一斤糯米醋〈不可煮〉、三兩米酒攪勻。
糖醋水
4.將蕎頭與糖醋水兩者混合放入乾淨玻璃缸內浸泡三個月醃透即可食用,糖醋水以蓋過蕎頭為原則。
完成品
敬祝大家身體康健,家庭美滿幸福。
這個配稀飯最對味了
我媽媽也是堅持傳統古早味的做法
自己種自己做
早早都銷售一空
意者也可以提早預約喔0935797977
(akang6384@yahoo.com.tw)你好:我想買6斤蕗蕎,請與我連絡確認,電話:0916735566 / LINE ID:wkf620427
王國富 敬上
(wkf.wang@gmail.com)它是寶。
前一陣子,餐桌上出現一碗公家人不敢嘗試的東西。
長的像蒜頭又不是蒜頭,這是婆婆送的。
又不能拒收,結果出現在餐桌上整整一個星期,
最後送給豬當食物。
下回試著嘗試看看,或許會因為對它腳鐐解會接受也不一定。
很愛它微嗆的味道
小時候物資缺乏 還拿它當零食耶~
謝謝分享作法
祝 端午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