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草】
燈籠草是鄉間常見的野草,也是藥用植物的一種,
其花綻放時朝上,但成熟的果實則會垂到葉子下方。
網路上有人說吃過它的果實,但「蛙奔郎」(我本人)沒有吃過,
你們「沒有執照的」就更不應該「胡別亂吃」蛤 ~~
靜ㄚ宜只吃過紫色的龍葵果實,微酸,裡面像茄科一樣有膏狀種子。
小時候,只要同學說「這個可以吃」,就會傻傻的跟著吃了。
這麼說,住在鄉下還滿危險的,被有毒植物毒死的機率還滿高的咧!
幸虧靜ㄚ宜運氣一向很好,到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沒有被毒死。
你們運氣也很好,非常榮幸看到我在這裡「賣藥仔兼黑白亂啼」。
哈 ~~~ 言歸正傳,再來說說本文主角的一些小特徵吧,
方便大家在路邊遇見它時能夠認出它。
燈籠草的花是鵝黃色的,花形像朵小喇叭,
撥開綠色的果實瓣膜,會看到裡頭有一顆圓形的大珠子。
網路上查到它在世界各地都有神奇的療效,
但靜ㄚ宜只是要將它的名字介紹給你,沒有要你去學神農氏嚐百草的意思,
所以,請各位務必經過較為「正常」的人帶領,
再來決定要不要、或敢不敢吃它嘿!
以下會提供搜羅較完整、較有公信力的網站讓大家連結,
以慰大家求知若渴的精神,但不保證絕對正確,
若你們真的有心找來吃了,然後肚子又很不幸怎麼了,
「冤有頭、債有主」,絕對不是本人害的吼,也不是偶慫恿你去吃的喔!
上圖下方紫色小花為鴨拓草。
上圖左為燈籠草果實,右為倒地鈴種子( 不可食 )。
下圖左為倒地鈴種子,中為燈籠草果實,右為倒地鈴果實。
【燈籠草的別名】
苦蘵草、燈籠果、酸漿、燈籠酸醬、炮仔草、登郎草、蝶仔草、掛金燈、博仔草、燈人仔草、鬼燈籠、錦燈龍、皮弁草天泡草、天泡草、洛神珠、白厚朴、蘵草、蘵《爾雅》、小苦耽《拾遺》、燈籠炮草(廣東)、 Kayubin 、 Ruubui (泰雅)。
【相關連結】
以下是靜ㄚ宜吃過的龍葵成熟果實。
小時候我們叫這草為泡泡草,我很愛,好玩並不好吃,大陸有種大號的,有人買來吃,我也淺嚐過,不算美味。
按了半天
手指頭都痠了
還是ㄧ堆火星文
真的有夠誇張!
這篇文章的火星文已經相對簡單了說。
可能是靜ㄚ宜身邊充斥著火星人,(哦,不,是懂台語的人)
無形中「蛙奔郎」就把火星文帶進去了——「我文寫我口」;
也可能是牧谷先生早已習慣用「外語模式」來思考,
要再轉換成「台灣枸矣」的模式是會有一點點小「累格」啦!
只要你經常跟小燕子大美女、更生阿伯、老仔大叔……等人,
「阿迫戴」新的台語文詞彙,
保證您如「開天眼」一般,不再火星文、國語文傻傻分不清楚!
靜ㄚ宜 於 2011/09/23 14:13回覆小兒研究所畢業
服完兵役
且已進入職場矣
和本人「差很大」
這是許多年前的相貌了
把那燈籠捏破
會嗶潑 一聲 所以稱之為嗶潑草
炒來吃 苦苦的
不會中毒啦
就是這個,我小時候吃過,很好吃
我叫它坡坡草,不知道為什麼
哈哈小時候什麼都亂亂吃
好加在沒被毒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