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1 (6月23日)
我不喜歡波頓這個人。
幾個原因 : 一、他口說愛國,卻在越戰當逃兵(和川普一樣);二、我愛和平他是主戰鷹派,甚至不惜說謊 ;小布希時代以伊拉克有WMD(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把一堆美國兵推向戰場,暪騙美國媒體丶百姓,他應該也有份;三丶他一月不去彈劾聽證會作證,半年後才爆料,一五一十把川普和烏克蘭利益交換吐實,對不起全美國。
雖然不喜歡他,書還是要讀/聽的。不過,這種硬書沒法像梅蘭妮亞那本一口氣啃完,決定分十天細嚼慢嚥。
書的內容實在有料,但覺得「事發之室」(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四平八穩,真不是個甚麼響亮的書名,只是,寫川普的太多了,Fire and Fury(火與怒)、What Happened(怎麼回事?)、Its Worse Than You Think(比想像的更糟)、Unhinged (神經錯亂)都被用掉了。
言歸正傳。波頓2018年4月接國安顧問已經是川普任上的第三位。他幹了17個月,在上任前看多川普用人「翻臉如翻書」,可能早有「寫書反撲」之準備,書中還原很多高層對話(包括波頓和川普)相當逼真,應該是向柯米跟進,靠的是一疊memos(備忘筆記)。
波頓説,川普靠三樣東西當美國領袖:一丶直覺,二丶私人關係,三丶作秀。這樣的美國總統不是沒有,只是沒人三者全包。
波頓也説,川普無心理準備當選,所以人事布局一團紊亂。
例如,感恩節的馬拉阿狗趴踢大玩「誰是國務卿?」猜謎大會,呼之欲出的人選有羅穆尼、朱利安尼、波頓,波頓說,雖然聽說川普不喜歡他(的鬍子?),但他自認啦啦隊不少,如支持以色列的美國人(主要是猶太人和福音派基督徒兩支)、2A擁槍權人士、古巴裔美國人、委內瑞拉裔美人、台裔美國人和一般保守派人士。
波頓數度被川普邀去談「位子」,波頓很清楚告知,他只做國務卿和國安顧問,而且,副的沒興趣。
結果,國務卿被艾克森石油的提勒森攔截,管400多人的國安顧問兩度落空,一次佛林,一次麥可麥斯特, 你丟我揀,終於給他等到這個位子。
「川普像個11歲的男孩」,但一位幕僚說,入主白宮後,他發現還高估了10歲。川普的決策,從人事到移民、到北韓丶伊朗問題就像一歲嬰兒,想要就要到手,短視近利丶不顧大局。
~*~*~*~*~*~*~*~*~*~*~*~*~*~*~
讀書筆記#2 (6月30日)
「你已知道川普治理下的白宮一團混亂,為什麼還執意入宮?」
「我知道亂,但沒想到這麼糟。」
這個科本夜間秀的波頓訪問出爐時,我的《花生甚麼事》 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書頁剛好從第二章打開,這時 (2018年4月上旬)準備就任川普國安顧問。
這幾天拚到第八章,作者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還沒丟官。
他在白宮看著川普用私人關係和直覺搞外交、國防,從上任一開始就是川普下令飛彈攻擊敘利亞、接著要從六國伊朗廢核協議出走、堅持和金三胖星國會面、到赫爾辛基和普亭手牽手卻倒打自己情報系統一把、用退出NATO來要脅會員國增加貢獻比例、、、,天天驚滔駭浪,波頓、幕僚長凱利、國防部長馬提斯、外交部長提勒森(後龐培歐)對於這樣一個完全沒有章法又自以為是交易高手的總統,有的是服服貼貼當佞臣(如龐培歐)、駐聯合國大使海利,有的受不了和總統衝撞而丟官(如提勒森)或辭官(如馬提斯),至於人人都知道難纏「鷹派」的波頓,進了白宮宛如「秀才遇到兵」,過去擅長的運籌帷幄、沙盤推演都撞牆,天天就怕主子捅婁子,忙著危機處理。
我一邊居家避疫墾地、啃書,美國繼續水深火熱....
國內疫情滿四個月,原本不把Covid當回事的紅州,疫情開始拉警報,川普還是一副「天下蒼生與我何干」態度,打他的高爾夫球。最新的勁爆新聞是,美情報單位推斷,俄羅斯軍方曾金援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要塔利班去攻擊駐阿美軍。
紐約時報爆料後,就像2月時衛福部長阿查向川普簡報提醒新冠肺疫情的可能警訊,川普一致的答案 :此事從沒人跟我簡報過。
波頓過去兩天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不是所有的情資總統都會收到,但是,像這種俄羅斯軍方蓄意攻擊美軍,是很嚴重的情資,「如果沒人口頭告知,一切都沒發生。...這是川普白宮辦公室的日常。」紐時最新報導指出,情報單位流出的文件顯示,二月底已向總統簡報過此事。
........
波頓在這本紀錄他在白宮17個月的書中,將川普形容是無知、易被外國領導人操縱、極度記仇者;而,川普的決策模式都是以連任勝選為考量、家人和家族利益優先。
這個,我一點都不懷疑 ! 狐狸台主播Sean Hannity上週四專訪川普問到第二任的優先治國願景? 川普答非所問,回說他當選2016年當選時華府沒來過幾次、沒認識幾人,現在很多人,接著又把炮口對著波頓罵,治國願景? 提都沒提。
好吧,趁著印象還深,再補(第八章以前)幾個亮點:
*上篇讀書筆記提到,波頓只想做兩個位子,一個是國務卿,一個就是國安顧問。他上任前去向共和黨前輩們取經,康德麗莎.萊斯告訴他,內閣最容易幹的位子是國務卿,最難的,就是國安顧問。
*去赫爾辛基見普亭前,川普以為芬蘭屬於俄羅斯。
*和英國首相Theresa May會晤時,英國官員提到「作為核武強國.....」,川普現場問梅伊,「英國有核武?」
*伊凡卡和庫許納這一對曾有意要川普連任競選時把潘斯這副總統換掉,換成印度裔前南卡州長、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理由是「福音派基本盤反正跑不了票,換上海利可爭取婦女和少數族裔票」。這個建議被川普白宮幕僚長、波頓等擋掉,認為幹掉沒做錯事的潘斯,沒甚麼道理。
*波頓曾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他書中對海利的描述,對海利出任聯合國大使及其任內的表現,沒有一點正面評價。
*施政以對付民主黨、踢翻歐巴馬政策為主軸,川普對他看不順眼的同黨人士,也記仇記到人進棺材。前參議員馬侃就是鮮明的例子。
*川普喜歡和獨裁領袖打交道,只要金三胖寫情書、習大大說好話、普亭拋媚眼,川普一切好說話,即使和自己國安、國防、外交系統的建議反向而行。
*雖然幕僚長凱利、波頓每天上午6點進白宮辦公室開始一天的日程,川普習慣中午才進辦公室,在那以前不是沒幹正事,而是打電話、上網聯絡、做國事交代。曾服務小布希內閣的波頓說,當他聽布希前朝幕僚說,小布希在白宮時每天上午8點進辦公室聽取幕僚簡報,展開一天日程,他感到....「真是夢幻啊!」
贊成 2樓 夏爾克寫的:"川普想當獨裁者"
他對僚屬的態度,已經離獨裁者不遠了
好喜歡看你寫的美國,讓我更了解美國
多寫一點,加油
書名應該叫做「我們都是騙子」。
小註:你們都是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