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何煖軒還適任嗎?
華航董事長何煖軒與空服員工會談判竟然放水,不但大幅提高華航營運成本,更造成股價重挫、國庫受損,還引發「破窗效應」,國營事業罷工風潮四處蔓延。他未能正確預判情勢,固然減輕短期災損,卻釀成公司長期的財物損失與全民承擔的政治蝴蝶效應,閣揆林全讚許何煖軒「救援成功」,令人難以接受。
何煖軒對空服員「不戰而降」,完全違反合理的勞資談判邏輯,隨後接連演出對企業工會的巨幅讓步,依然不在乎不成比例的代價,這哪是公司經營者的態度?任何正常的企業,豈會任命一個如此無能的經營人,萬一任命了,豈不立即更換?但華航不會,因為華航官股居多,損失的是政府與信任政府的小股東,董事長與任命董事長的交通部長和行政院長無所謂。小股東吃了苦頭只能殺出持股,華航股價連日重挫,很快跌破面值,昨天只剩下9.62元。
何煖軒「一支番仔火」點燃政治蝴蝶效應,凶猛難測,台鐵、高鐵、台電、中華郵政等國營事業工會,組織健全且有實力,在何煖軒釋出發「糖果」訊號後,無不蓄勢待發,弱勢民營公用事業工會長期受到壓抑,早已忿忿不平,受到鼓舞已積極投入反「一例一休」的《勞基法》修法。
片面指責何煖軒未必全然公平,工會突襲罷工,救援投手拍胸脯保證「我是來做事的」,其實是在明示他接到「終止罷工」的指令,但是否應「不計代價」,恐怕未必。空服員抗爭起因是權益受到打壓,她們要爭的是「適當」的權益,經理人該給的是「合理」的待遇,而非逾分的待遇。但國人沒有看到何煖軒針對航空業整體經營環境、華航的競爭環境、成本結構與工會要求條件的財務影響做分析,卻只看到他迅速舉起白旗,這樣的經理人對得起董事會與股東嗎?何煖軒對得起國庫與股民嗎?不要忘了,曾是全球第3大的日航集團於2010年破產,正是因為勞資爭議處理失誤造成財務結構失衡,經營入不敷出所致,何煖軒難道認為華航是「不倒翁」?
追根究柢,關鍵在民進黨的心態。偏重勞工是民進黨的文化,華航空服員罷工總統關切、院長震怒、勞動部長親自主持協商,不成比例的規格,代表政府將此事件定位為政治事件,否則何需如此陣仗?勞資爭議有法律、制度可循,高層出手證明政府以政治得失衡量勞資爭議。在民主國家勞資爭議是常態,不是大事情,甚至有「罷工拚經濟」的說法,哪需如此緊張。
民進黨在野時期是工運的支持者,弱勢勞工上街爭權益都可見到民進黨的身影,因而獲得弱勢勞工的選票回饋;但作為執政黨就必須全方位、多面向掌舵國政,不能只有勞工選票的考慮。
「開第一槍」的空服員以3萬旅客權益、120航班服務為籌碼,創造對資方、政府的壓力,出發點是捍衛自身權益,社會可以接受。相對資方,居於劣勢的勞方,必須凝聚出讓資方在乎的抗爭實力,才可能爭取到合理的權益,但這是雙面刃,難免會傷及無辜的第三者。
挾無辜第三者權益作為抗爭籌碼,就工運倫理來說,已遭到質疑,尤其是與民眾生活相關的維生系統、公用事業,近年來更要求盡量減少擾及民眾正常生活,若因此引發民怨,對罷工爭取權益將有負面作用。罷工頻繁的以色列早已發展「有序罷工」的文化與技巧。
前些年以色列大罷工,航空事業在早上10點才加入,因為飛歐洲的航班10點前全數起飛,避免過度影響商務旅客;水、電、瓦斯營運人員都不參加行動,讓維生系統正常運作。關鍵在公用事業深知抗爭對象是發薪水的財政部,不是無辜第三人,盡量不讓無辜者受到影響。法國也以罷工頻繁聞名,但法航罷工都承諾維持80%班次依班表運作;教師罷工通常在周日上街;抗爭教育政策才會選在上班日下午,不影響學生的受教權。
何煖軒點燃工潮野火,引發政經負面效應,經濟損失得由普羅百姓承受,何煖軒不該引咎辭職嗎?
(中國時報)
打嘴炮的政府 解決不了問題
2016-07-01 02:48 聯合報 余豈/大學教師(嘉義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799050?Idlepage
總統蔡英文 。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正興/攝影
分享
民進黨執政一個月,政策花招多、爭議更多,但讓人有感的牛肉到底在哪?
電視政論節目都在談罷工和什麼一休、二休的勞工新法。對於前者,我很訝異曾支持華航「高顏值罷工」的名嘴,現在發現搞出模仿效應、無法善了,態度丕變。
至於後者,勞動部官員與工運人士在電視節目上互嗆!一項勞工政策竟弄得勞資雙方都不滿,也許該安慰自己,那僅是內閣諸多不成熟想法的一個,就算送進立院,也會被見風轉舵的立委擋下來。
台灣現在火氣大、躁動,就因大家都憂慮薪水追不上高物價、高房價,像陷進流沙,不知困境何時探底反彈。行政部門現在鬆口,勞工不能再連續工作七天,只是年輕人怎會覺得這是德政呢?
我最難過的是,年輕人受的大學教育,對其生計、職涯鮮少助益。我的學生裡頭,成績較好的,這季節正到處考教甄,尋找下一個流浪教師棲身處;兒時想當科學家、太空人的理想,如今只是天涯夢遠。
教改前,學生分流早,很多選擇就業;但教改後,大部分年輕人都念大學,台灣哪來那麼多高級白領工作?老師也是領學校薪水、掙口飯,沒理由廿多年前搞出教改、大學浮濫的那批人抱豐厚退休金,我們晚一輩的就得飯碗不保!
期待新政府儘快解決,教育制度提供高階人力,社會卻只有低階職缺的怪現象。
和以前學生聊到台電、中油會否效法罷工,與柯文哲的大巨蛋最後可能全民埋單,賠償近四百億…新政府收拾殘局都來不及,切勿再自己到處撒議題、打嘴炮,解決不了問題,反而製造更多問題!
藍綠「大戰」1小時 綠委拿椅子要丟進主席台
2016-06-30 09:43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陳易辰╱即時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1/1796600
今天上午的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有一場好戲,藍綠兩黨立委為了變更議程一事「開戰」,民進黨、國民黨立委隔空互喊,雙方僵持了1小時,至今尚未正式開會。
為落實周休二日,勞動部擬定一例一休制度,今天將送行政院院會處理。未料昨天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先開戰,國民黨籍召委王育敏昨天下午突然變更議程,強排勞動部報告一例一休,民進黨立委不滿變更議程未按照議事規則。昨晚傳出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與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出手,要議事人員取消開會通知。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上午為臨時變更議程,邀請勞動部到委員會備詢,引發民進黨及國民黨兩黨在開會前爭論不休,還發生推擠。民進黨立委吳焜裕拿起椅子要丟進主席台。記者陳易辰/攝影
分享
社福衛環委員會本周輪值召委為王育敏,原排定本周三天一次會審查「食管法」、「國民年金法」等,昨日最後一位立委洪慈庸質詢完畢,下午2點21分王育敏宣布休息後,下午5點王突然與三名國民黨立委再度回到會議室,宣布變更明日議程為請勞動部報告一例一休及說明華航、台電工會現狀。
今天上午8點45分,國民黨團書記長林德福及黨團幹部、衛環委員會黨籍委員、不分區委員先於衛環委員會召開「獨裁政府壓榨勞工 政治黑手撤銷議程」記者會。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嚴正重申,他們是合法變更議程,因為一例一休是全民關心的事,所以決定在今天討論,「民進黨為何不敢開會」。
今天上午的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有一場好戲,藍綠兩黨立委為了變更議程一事「開戰」,民進黨、國民黨立委隔空互喊,雙方僵持了1小時,至今尚未正式開會。記者馮靖惠/攝影
分享
王育敏痛批,以往一直為勞工發聲的民進黨,現在竟變成漠視勞工聲音,勞動部變「資動部」。她說,行政院長林全「打臉」勞動部,民進黨竟然用假民調,欺騙勞工。
民進黨總召柯建銘表示,國民黨違法亂紀,「擺明是在作秀」,重點是不要違法,昨晚都已經講好好的,王育敏今天又來這一套。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也痛批,星期一開會時,希望王育敏變更議程,被王育敏拒絕,「等到星期三晚上,才想到勞工啊!」希望王育敏不要為難議場人員。
勞工權益 勞基法都保不了
2016-06-30 03:29 聯合報 章舒/行政人員(台南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796369
勞團在勞動部前抗議,要求廢除變形工時,七天國定假日不能少。 資料照片
分享
報載七大工商團體表示,台灣工時並不是最長的,並堅持要取消原定歸還給勞工的七天假。看到這報導,我只有滿腹說不出來的憤怒與無力感。
工作十多年,換了幾份工作,看到的共同現象是:絕大多數公司,都是拿勞基法來鑽漏洞,而不是遵守的。有法人單位規避正職福利,聘請大量派遣外包人力的;到了濁水溪以南的私人公司群更甚,薪資高薪低報,並分匯款與私下領現,以減少該提撥的六趴勞退金、上下班打卡造假、不給事假病假生理假,連該有的特休都得依他們的規定,而不是遵循勞基法的規定在執行。真的有事要請假,老闆一句「公司的性質不受勞基法管束的。」要離職了,老闆抬出大旗「依據勞基法規定,你應該如何如何…?」遇到勞動檢查,自有方法應對,頂多花錢了事。
台灣多的是這樣的雇主,連勞基法都不遵守了,勞工們為了微薄的薪水,就只能忍氣吞聲。現在連個管事的勞動部,都要看企業界的臉色,身為卑微的勞工,真的很想問勞動部,你們知道台灣到底有多少公司完全遵守勞基法嗎?連勞基法都不能保障勞工權益了,討論這些刪掉又加的假期與工時,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法官曾挺太陽花!綠委質疑段宜康被判刑是政治打壓
2016-06-30 10:08 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1/1796628
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因違反選罷法,一審被判決徒刑,還被褫奪公權1年,若上訴後維持原判,恐怕會喪失立委資格。這樣的結果,不但段宜康本人對審判長林呈樵提出質疑,同黨立委葉宜津也說,「很明顯地只是一種政治打壓、剷除異己的作法」,還要「希望司法人員自重。」
不過遭民進黨指控「政治打壓、剷除異己」的此案承審法官林呈樵,在二年前行政院長江宜樺為323學運政院驅離事件,遭台北地院以殺人未遂等罪被告身分傳訊時,也是承審法官就是林呈樵。而且當時林呈樵還被報導,曾在臉書發表支持太陽花學運的言論,有預設立場。當時林呈樵在面對質疑僅簡單表示,「一切都遵照法律,依法審理」。
短評-放水的救援投手
中國時報
主筆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630000488-260109
棒球比賽最刺激的是9局下半1分差、2出局滿壘,總教練從牛棚叫出救援投手。此時救援投手如果先4壞球免費送1分、再來個再見暴投,想必羞愧得無地自容。
情境換成華航空服員罷工,新董座何煖軒是救援投手,站上投手丘先四壞送分,同意松山報到,空服員回嗆誠意不夠,就來個大暴投,7大訴求全部同意,救援投手棄械投降。
原本劍拔弩張的罷工場景頓時歡聲雷動,滿壘危機解除,比賽結束。常理,如此救援只有等著挨罵,不料行政院長林全稱許何煖軒「救援成功」,讓罷工盡快落幕。
何煖軒輕鬆獲得成功救援點,堪稱史上最爽救援。眼見有吵有糖吃,華航企業工會跟進提出8大訴求,董座遲到15分鐘就猛敲桌抗議,因為他們確知,何煖軒不是救援投手,而是放水投手,不會認真收伏打者。果然,企業工會雖擺明「割稻仔尾」,華航新團隊同樣照單全收、全盤接受8項訴求,雙方同意階段性進行,工會隨即宣布,7月1日照常出勤,取消「合法請假」。
華航有近5成官股,經營團隊送禮結果必然全民買單、小股民也遭殃;如果華航是民營企業,救援投手何煖軒城門盡開的救援模式,早就被董事會趕下台。
華航抗爭效應,華信工會揚言跟進,國營事業罷工潮也醞釀中,影響所及,中央研究院大砍今年GDP成長至0.52%,並提出警訊「勞資糾紛成經濟成長新地雷」。而這一切紛擾,都起因何煖軒的暴投!
(中國時報)
社論-誰能關上潘朵拉的盒子
中國時報
主筆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630000487-260109
好像總是要等到激情過後,才知道世間事從不單純,才知道浪漫是要付出代價,是要買單,是誰也逃不掉的!這幾天從世界到台灣,處處都瀰漫著這樣的氛圍。
英國是老牌西方民主國家,議會民主與選舉制度有效維繫國家團結與政治運作超過200年。但脫歐公投前夕,脫歐與反脫歐勢均力敵,社會逐漸走向分裂,投票前一位主張留歐的議員竟遭槍擊身亡。公投結果確定脫歐果然造成全球震盪,股匯市大跌不說,負面效應更接踵而至,傳出許多脫歐派選民根本狀況外,待結果出來後才去上網搜尋「脫歐有何後果」,更傳出許多選民事後感到悔恨,甚至還想再辦一次公投扳回來,惟此刻已覆水難收!
就在英國脫歐公投的同時,台灣爆發華航空勤罷工事件,這場罷工規模堪稱史上空前,當日華航航線全線停飛,數以萬計旅客行程受到影響,然而從官方到網路一片喊讚,封她們是史上最美的罷工隊伍,結果全如她們所願,華航領導層全遭撤換,空勤所有罷工訴求全被接受,等到罷工落幕,社會才知道,這次罷工造成的營收與旅客賠償損失約5億元,全盤接受空姐與企業工會條件,華航年支出將增加約5億元,長期趨勢觀察華航營收,如油價上漲將難逃虧損,華航資本結構官股約占半數,換言之,半數虧損將由全民買單,股民不堪損失,華航股價近日跌落面值,加入雞蛋水餃股行列。
一時的激情所釀成的後果,如果只是損害修補,或許還說得過去!只怕這可能只是一個開端,猶如打開了潘朵拉盒子,新的激情正在擴散,新的動員也正在蓄勢待發,悔恨與怨懟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沉澱,卻增加了更多感性的激盪!英國公投脫歐的結果,內部激起了蘇格蘭公投脫英的聲浪,外部則是激起全歐右翼政團的蠢動,歐盟的震盪短期內不可能再平復了。
同樣地,華航罷工全面勝利,激起了所有國營事業體工會的效法,最直接的效應是,空勤罷工當天擋在第一線,承受旅客壓力的華航地勤人員隨即發動罷工,他們的委屈與憤怒完全可以理解,迫使華航管理階層全部買單。再接下來呢,那些有本事造成局部癱瘓與社會側目的工會,都會一一發動罷工潮吧!
勞工本該享有合理的工時與工作條件,沒有人應該忍受血汗勞動只能換來微薄的溫飽,這是華航空勤罷工訴求一開始贏得支持的主因,但這絕不等於必須將所有的罷工訴求無限上綱,畢竟公權力介入所有勞資協商,目的是在保證雙方平等互惠,並不等於逼迫其中一方必須照單全收,新政府這次處理華航空勤罷工的示範效應,正如同它在決定國定假日上所表現的一樣,只圖討好激情的民粹!最後的輸家是全民!
基層國軍虐狗事件是另一個被打開的民粹潘朵拉之盒,國防部長已兩度道歉,高雄市長陳菊卻說,小白事件不是你海軍說道歉就算了,動保團體仍然大罵海軍司令人渣,要拔掉他的星星,要他下跪道歉,還有動保團體要求國賠,甚至有人到士兵家中噴漆鬧事。任何人犯錯都應該依法規或戒律受到適當懲處,但無限上綱到騷擾家人、侵入營區羞辱無辜哨兵就太過分了。
另一項完全無從修補的激情民粹是「柯文哲現象」!現在大概沒有多少人還記得,1年多前柯文哲是如何呼風喚雨,翻出他選市長的訴求「改變成真」,鼓舞了多少選民,如今看來如同反諷!他曾被期待會有一番不同於傳統政治人物的作為,如今留給市民的卻是「一流批評能力、末流施政本領」的浩嘆!誰都清楚台北市最壞的時刻恐怕尚未到來,明年就要舉辦的世大運,待解決的難題尚有一籮筐,柯市長卻還是只有嘴炮!
我們曾一再指出,台灣的真正危機不在於藍綠對抗,而在廉價的民粹,讓激情一再壓倒理性,政客只圖討好網民甚至酸民的情緒,甚至藉由激情式反映的民調或大數據決定施政方向,其結果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先隨著民粹激情起舞,然後再一起承擔激情過後的代價與苦果,英國的選民如是,台灣亦復如是,隨著這種氛圍的蔓延,有不少人都在預測,今年底的美國,怕是川普會出線,那恐怕將引發更深不可測的連鎖效應!
已經打開的潘朵拉之盒,誰能關上?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