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道服,未必真有道術──莊子故事啟示 - 閒雲書齋──自在老師的國學禪房 - udn部落格
閒雲書齋──自在老師的國學禪房
作家:自在老師
文章分類
    Top
    衣冠道服,未必真有道術──莊子故事啟示
    2015/08/10 15:59:02
    瀏覽:1210
    迴響:1
    推薦:6
    引用0

    衣冠道服,未必真有道術──莊子故事啟示

     

     

    【莊子故事】

     

    莊子.田子方》裡面,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莊子去拜見魯哀公。

     

    魯哀公見到莊子,面露得意的說:「咱們魯國崇尚儒術,有很多儒學之士,倒是很少有從事先生您道家學術的。」

     

    莊子不屑的說:「我倒認為魯國的儒學之士很少呢。」

     

    哀公不悅的說:「咱們全魯國的人都穿戴著儒者形式的服裝,怎麼能說少呢?」

     

    莊子正色說道:

    「我聽說,你們儒者戴著圓帽子的,代表通曉天時穿著方形鞋子的,代表懂得地理腰間佩戴五彩絲帶穿繫玉玦的,表示遇事能夠正確決斷。

    不過,我以為,君子真正懷有儒家道術與修養的,未必穿戴那樣的服飾;而穿戴那樣服飾的,也未必真有道術。

    魯公您要是不以為然,何不在國內號令說:『凡不是真正具備儒道而穿戴此種服飾的,要判處死罪!』」

     

    於是哀公就發佈這樣命令,發佈了五天,結果魯國沒有敢穿儒服的人。只有一位男士,身穿儒服昂然立在哀公門外。哀公就立刻召見他,問他國事大政,任由怎樣千變萬化的詰難,他都應答無窮,游刃有餘。

     

    於是,莊子說:「看吧!魯國那麼大,卻只有一個真正的儒者,難道可以說多嗎?」

     

     

    啟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間有很多表裡不一、欺世盜名之人。

    君子真正懷有儒家道術與修養的,未必穿戴那樣的服飾;而穿戴那樣服飾的,也未必真有道術。」(原文:「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

     

    觀當今佛教界,出家或在家眾,身穿袈裟或居士服,滿口佛言佛語者,隨處都是,而真正修持有道者,又有幾人呢?

     

    我們不應僅從外表的服裝儀式來看,應該實際觀察。有心修行也未必一定要找個「名師」,道法都在經典裡面,深入經藏,用心修學必有所成也。此所以佛說:「依法不依人」是也。

     

     

    【莊子原文】

     

    莊子見魯哀公。哀公曰:「魯多儒士,少為先生方者。」莊子曰:「魯少儒。」哀公曰:「舉魯國而儒服,何謂少乎?」莊子曰:「周聞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屢者,知地形;緩佩玦者,事至而斷。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為不然,何不號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耳,可謂多乎?」

     

    (上面故事敘述乃就原文白話語譯並增飾鋪陳者,使符合故事性。)

     

     

    自在老師 撰述

    2015/8/10於閒雲居

     

    回應
    迴響(1) :
    1樓. 金大俠
    2015/09/20 22:21
    好個佛說:「依法不依人」

    但,中國歷代以來大都"依人不依法"、人治而非法治呀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

    感謝大俠回應。

    正是因為預見眾生習性如此,佛陀才要告誡世人,修行要「依法不依人」啊!

    自在老師2015/09/23 23:37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