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為侯孝賢導演首度接手金馬獎主席,加上影評人出身的聞
天祥擔任秘書長,今年金馬頒獎風格非常「電影化」、「專業化」
,注重電影「職場倫理」,資深的技術人員 (今年是攝影師)受
到推崇表揚,新生代台灣演員向五部入圍片做導言致意,金馬頒
獎承先啟後,捨棄花俏的表演節目,努力彰顯電影與電影人的涵
養,為金馬頒獎樹立新的標竿。
影帝跑出兩匹馬,有如大陸金雞獎影后經常下「雙黃蛋」,是金
馬創新的做法,今年「証人」張家輝與「鬥牛」黃渤」都強,誰
封帝都能服眾,如果各有支持的兩派評審堅持不下,雙雙得獎有
何不可,金馬獎要涵蓋中港台三地華語影片,四個入圍名額實在
太少,從入圍數就應該增額,影帝能大方給雙獎,要給評審鼓掌
。
主持人陶晶瑩「高竿」,尤其開場的現場演唱,嗓音清澈悅耳動
聽,最後「玩」四大名導與不小心「套出」張曼玉真心話,為典
禮帶來不少高潮。
表演向攝影師致敬Talk Show的黃子佼「高竿」,說學逗唱一氣呵
成完全沒吃螺絲,既專業又趣味詼諧,雅俗共賞極不簡單。
往年最冷的項目「終身成就獎」與「特殊貢獻獎」,今年「做」
的最專業,最感人,在侯導即興的號召下,如今已邁進中年的當
年「中影」一批年輕人 (小野、吳念真、杜篤之、廖慶松、陳坤
厚),上台圍繞在前老總明驥周圍,共同向終身成就獎的明老總
致敬,對看「中影」國片成長的成年人是一種緬懷,對年輕人是
一種教育。
92歲仍然老當益壯的王玨,原來是華人裡很早就去歐洲義大利拍
片的「華人之光」演員,在40年代又隨著「中製」護帶著大批拍
片機器來台灣,這樣的特殊貢獻應該要讓後輩年輕人了解、敬佩
。
追憶2009逝世電影人的畫面,無論剪接與配樂都做的十分精緻,
對影人的追思顯得莊重,金馬典禮前剛過世的演員陳鴻烈、導演
丁善璽都沒有遺漏; 倒是金馬獎參與的大陸影人比例愈來愈高,
今年又首度有中央電視台六號頻道轉播,未來該如何涵蓋台灣觀
眾並不熟悉的大陸影人追憶部份,需要開始思考。
今年金馬獎頒獎內容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喜歡華語電影的觀眾,
而且最好能對華語片要有一定「了解」與「喜歡」程度,更好的
狀況是看過所有入圍影片,換句話說,要喜歡今年金馬獎,觀眾
必須先做好功課,要有一定的「金馬情結」與「華語片程度」。
否則光靠不算太熱鬧的星光,以及只有楊宗緯、伍思凱兩位歌手
表演,一般習慣看金馬獎熱鬧的普羅大眾級觀眾,恐怕無法滿足
。
而且全場「最八卦」的爆點,居然「爆」在張曼玉身上,又
是在頒最後一個大獎,在陶子「無心插柳」和張曼玉閒聊時,被
張曼玉「自爆」最想和梁朝偉、劉嘉玲「一起頒獎」,當大家面
把三人之間「關係」說清楚,Maggie講著講著,居然還冒出一句
「說不定會打起來」之類的話,Maggie當時心裡的輕鬆與毫不設
防,讓主持人陶子和觀眾都很「吃驚」。
今年金馬獎的賽果「令人滿意」,評審給獎夠專業,我半個月前
在上海東方衛視與中天合作的「雙城記」節目中,就直接說「如
果今年金馬影后給李冰冰,會是評審最好的選擇。」金馬頒獎前
錄中視「快樂生活王: 飆電影」節目,也預測影帝「黃渤或張家
輝,我都能接受」。
戴立忍的「不能沒有你」終於在金馬獎上為台片揚眉吐氣,但演
員包括主配角仍是中港天下,和我之前分析的態勢相仿。
五位新人桂綸美、楊祐寧、張睿家、溫昇豪、彭于晏上台為五部
入圍最佳影片導言,這個做法早在今年五月我做台北電影節的「
台北電影獎」統籌,和總監游惠貞老師想出的橋段,當時由電影
節九位「閃亮之星」在開幕式與頒獎禮上,替入選和入圍的台片
做導讀,效果和反應不錯,金馬獎更進一步發揚光大。
我去年做金鐘獎「單元劇或迷你劇類」評審,決選投票選最佳女
主角時,七位評審中,「長假」萬芳與「蟹足」李璇各得三票,
另一位評審臨時出國在飛行旅途上無法電連,多次投票都三票對
三票堅持不下,我當時就提議給雙獎,因為萬芳與李璇的演技無
分軒至,可惜後來被要求最後結果只能選一,讓我心生遺憾。
今年金馬的「雙影帝」結果,應該也是張家輝、黃渤的票數勢均
立敵,單數人數的評審當中,可能有一位不支持這兩位的評審「
堅持不改或棄權」,造成雙數同票。(麥若愚)
- 9樓. 七月2009/12/16 10:06關於金馬影帝雙生獎:
格主麥先生: 你好!
這篇文章是在金馬獎才剛頒完獎項就完成, 實在可敬可佩!
關於金馬影帝雙生獎的評審過程可能當時無法得知, 而是以你資深記者的經歷推想. 幾日後看到的相關報導有更詳盡的說明.
金馬影帝雙生獎是金馬獎的大事件, 今後這事件將有被提及的可能, 而麥先生是娛樂新聞的資深記者與許多媒體談話性節目的重量級來賓, 也有提供確實經過的責任. 是以昨日將相關的報導回應在這文章裡. 希望麥先生能採用!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nt/2009-05/27/content_11441077.htm
臺灣報料有多少是真的? 資深娛記:我也不確定
此篇報導讀後, 有相當多的感觸! 仍寄望麥記者以資深媒體人的風範, 提振敦風, 予廣大閱聽人最接近真實的報導!
常閱讀麥先生的好文, 受益良多, 無以回報 ! 謹銘心懷!
- 8樓. 七月2009/12/15 15:19金馬獎/雙影帝創先例 評審解釋3度拉鋸戰難分勝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29/17/1vw3e.html
2009/11/29 11:25 影劇中心/綜合報導
金馬獎46年開首例,出現「雙影帝」結果!由香港藝人張家輝與大陸演員黃渤共同奪得,金馬評審對此解釋說,黃渤獨撐全局掌握節奏張力,張家輝演出多層次,雙方平分秋色,票選時呈現拉鋸戰,經過3戰,近50分鐘才決定,影帝雙狀元。
第46屆金馬獎昨晚(28日)揭曉,張家輝以《証人》、黃渤以《鬥牛》雙雙勇奪最佳男主角,成了金馬46年首例。張家輝在《證人》裡,演出多層次,與《鬥牛》的黃渤演技平分秋色。
到底怎麼評?金馬評審傷透腦,對兩人各有堅持,票選時展開3度拉鋸戰,第一輪投票,黃渤以八票領先張家輝的七票,二輪投票,張家輝反以八比七逆轉,第三輪黃渤又領先,雙方分別在八、七票間,互相翻轉逆勢,歷時近50分鐘才出線。
金馬評審虞戡平指出,大陸導演吳天明當時提議說,為什麼不能雙影帝?聽到此言,現場評審就舉手,可是一舉手,馬上就有十票了,也就是說這兩位,在所有的評審心目中,是等量的。(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林季瑩、莊勝利)
- 7樓. 王道2009/12/05 02:01偏見
終究是個人的看法
拋棄更多成見
才能海闊天空!
- 6樓.2009/11/30 00:13鄉愿
第一名就是第一名,那來的第一,一名。。。 - 5樓. 872009/11/30 00:11就只挑一個吧~~
呵呵
既然是(最佳) 既然是票選
就只挑一個吧~~
二個最佳 他們自己都不自在吧~~
如果是這樣便宜可解決紛爭
我希望馬英久 謝長廷 都當總統~~
呵呵~~
- 4樓. 獅子座的大腫瘤2009/11/29 23:59中肯周延
你的文章為喜歡看電影的我 看這次看金馬獎頒獎 多知道了好多門道小時候 看蔣光超和張艾嘉主持的金馬獎 感覺好熱鬧 好多大明星這次頒獎 一個世代的變化 感觸大大不同.... - 3樓. 七月2009/11/29 22:40雙影帝有何不可?
雖然讀到有些批評 , 但我也認為再經過七次投票後,雙影帝有何不可?
在坎城影展就有完美女人的主角全部得女主角獎.
但影展還是要未雨綢繆以防止未來有更多的雙獲獎人的發生.
因為若在同一屆發生若干一個以上的雙獲獎人或成為經常性的雙獲獎人就不當了.
原來為單數的評審人制就是在防杜同分的現象不是嗎?
- 2樓.2009/11/29 13:54給評審鼓掌
版主的確點出今年金馬的最大功臣是評審們, 他们提醒好電影的本質要承現一定的藝術人文價值, 那才是所謂的"專業"所在.
- 1樓. 程如晞2009/11/29 02:12精彩至極
今年的頒獎典禮禮真好看
你的評論 很及時也很好看
為今晚最關注的事 作了一個完美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