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器材已經相當普遍,即使沒有去上過攝影課的人,也可以憑著自己內心的感覺按下快門,從那當下自己就與外部環境開始締造連結,當把照片放出來看的時候,一開始我們很興奮的進入優美的風景中,明信片大小的範圍上有明有暗,有大有小,有前有後,...於是對相機愛不釋手。我們不會拍照嗎?雖然不會專業的技巧,但是這樣的確進去了...自然的滑入平常生活外的另一層審美狀態。
您看到了照片中間一排顯眼的物品好像是垃圾,其實這樣的景象在鄉間是很熟悉的,它是一種頻繁農務的自然景象,帶著一個地方特有的餘溫。
拍照人人都會,但是想要幫這些收穫再寫一些內容使成為一篇文章就困難多了,比如我三個月沒有發表,現在想寫就很生疏。之前有同學問起:要怎麼培養寫作能力?基本上是[常寫]:就像爬樓梯:從平地開始,必需提起腳,離開平地,跨上第一階。很多事情都需要一段期間的養成,而期間要多長?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身體每個心靈都是獨特的,按自己的節奏持續做去,就會愈來愈有收穫。(回話的那段日子我的文思的確比現在通暢多了~)
從部落格起頭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親切便利的設計,簡易的操作讓我們很快就可以完成一篇圖文並茂的文章。比起以前的投稿必需被選上才有機會面世,生在這個時代真是大便利啊!
想到某次前往石門山,走的是一段風光明媚的三公里陡坡,由於我很少這樣的活動,跟著家人魚貫上山,結果心臟受不了而且嘴唇發白失色,一位經驗的登山客遞給我他的水壺,告訴我一開始不能急,要按照自己的速度再慢慢增加(這就是養成期)。
深入觀察就知道許多的活動中都具備著美好的意義,比如種菜、爬山、寫文章、畫圖、讀書、...親自慢慢走過才看得到沿路風景,但人們通常習慣於急速見效而選擇便捷的途徑所以錯過了存在於過程之中的會心之境(一種接受啟示的經驗)。
從風景照片出發,把美美的視野加上三段文字聯繫,應該是寫文章的最速成了,這是最簡易的方法,當然我希望能夠找到論述的主題,但是在這之前暖身運動不可或缺。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莫莉﹝忘川﹞2013/12/05 10:07綠意入眼,還是滿心歡喜!
- 3樓. 洪明傑〔洪杰〕2013/12/03 13:59
蔥綠的田野 踽踽獨行在這田埂小徑上 除了讓人感到舒暢 心靈上也獲得滿足與啟發
淨心是力求精進的 很多事確實"按自己的節奏 持續去做" 自然日起有功的
擱置太久面臨寫難的困窘,這一篇更應該說是自省之言,謝謝您來參與以及帶給我的鼓舞與振作。
有自問過:寫些甚麼?曾經多是已記述描寫為主,將來能否為真情、意志而寫,應該才算是一種成長吧。
淨心齋 於 2013/12/04 20:10回覆 - 2樓. li li2013/12/02 07:39
這就是現實的鄉村
有農田也看到高樓
看遠去有樓的是村裡的街上,放眼望去一片農地的景象可能要到嘉南平原才看得到,謝謝您。
淨心齋 於 2013/12/02 08:11回覆 - 1樓.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2013/12/01 11:42呵呵 定風石一定是定得太利害了
其實 您寫得很真 真性情 感動自己 就能感動他人俗客午安:謝謝您。真好[準備好了沒?]這一句把我打醒了。
很納悶啊!這時寫文章如此生澀,深感訝異!退步的速度總更甚於進步。
有一些生活的體悟,嘗試著表達,但確不能具體的組合出來,大意就是:停滯並不能釀出一罈美酒,反而要去面對重頭再來一次的代價。
謝謝您 並誠摯的向您問安
淨心齋 於 2013/12/01 14:1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