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時光機器
2009/06/11 00:43
瀏覽852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攝影是一種時光機器 它也是一座浮橋



 



「對於黃金時代的希臘人而言時間是一連串有利的瞬間,它是Kairos 神的化身,但在同時期的其他人類卻僅將時間視為一種抽象的概念。」(Wittkower
1987)



 



真實在當代成了一種錯亂,攝影除了在時間上具有意義外,它已經成為一種主觀的客體,觀者各自以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意識型態解讀攝影。遠在古希臘時代希臘人便將時間擬人化,它象徵著一種吉兆,然而對於攝影而言,時間始終是一項嚴肅的命題,當然它仍舊可能是一種吉兆──如果攝影師順利捕捉到他心目中所想要的瞬間時,時間在攝影中之所以如此嚴肅,原因無它,因為攝影是唯一可以封存時間的工具,攝影不僅封存了時間,它同時也封存了空間,攝影是一種跨越時間與空間(Time-Space)的再現形式,在這裡我先就攝影封存時間的角度去探討攝影,從這個角度切入攝影,我認為攝影是一種時光機器(Time Machine),早在1839年就已經誕生的攝影其實已經傳遞了無數的「時光」,不同於繪畫,攝影可以如實地記錄真實,儘管所有的影像的背後所涉及的皆是一種主觀,但攝影內容所記載的卻又是一種客觀,這也是為何羅蘭巴特以「一紙透明的信封」形容攝影的原因,因為無論如何攝影總是在說明著什麼,沒有人可以否定攝影的這個特色,至於這「什麼」會因人而異,而繪畫卻是百分之百的畫家自我意識的結晶,即使是風景畫亦然,關於這個概念John Berger已經在他的著作Ways of Seeing中向我們詳細的解說了。



 



攝影不僅僅是一種時光機器,它也是一座浮橋,這座橫亙在時間之流上的浮橋將彼此不同的兩岸連結起來,但這橋是浮動的,它並非處於一種靜止狀態,儘管在物理上攝影是一種靜態的呈現,但在心理及精神上卻並非如此,這即是攝影令人苦惱的所在;攝影這座浮橋將不同的世代連接起來,古典藝術藉由攝影復活,而前衛藝術寄居於攝影之中,當早期的Camera
Obscura(
暗箱)發明之後,畫家與繪圖員藉由Camera
Obscura
修正繪畫裡的透視,十九世紀中葉之後攝影逐漸發展成熟,印象派畫家藉由攝影去描繪「光」這個古典繪畫中所難以捕捉的部份,儘管畫家們曾經輕視攝影,然而他們卻又不約而同的應用攝影,攝影於是成了古典與現代的樞紐,畫家們應用攝影,而當時的攝影師亦運用攝影去表達繪畫,圖畫式攝影(pictorialism photography)即是一個顯著的例子,而十九世紀中葉之後的Tableau Vivant Photography(擬人劇攝影)則是另一個例子,即使是之後史蒂格利茲所領導純粹攝影(straight photography),其本質上仍是一種對於繪畫的反思,繪畫與攝影之間的糾葛自攝影誕生之後便一直存在著,即使到了數位化的今日,這種情況依舊,而且更加如火如荼,當數位化的攝影藉由畫布(canvas)呈現時,觀者已經難以辨認何者是攝影,而何者又是繪畫了,攝影之於一種媒介(medium)很顯然地也進入了後現代的迷思裡。羅蘭巴特曾經如是說「攝影依舊深為繪畫的幽靈所困,繪畫有如父族家長一般地影響著攝影,似乎攝影是繪畫的衍生物,事實上這也是部份的真實,因為Camera Obscura畢竟就是利用繪畫上的透視法所設計而成的,就我看來,攝影與繪畫最大的差別是攝影利用化學的方法反映了真實,這點繪畫無法做到,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不分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