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介安伯托.艾可的《無盡的名單》
"...a splendidly illustrated monograph, The Infinity of Lists: An Illustrated Essay (Rizzoli) ...is, in essence, a tour through art, literature, and music based on the theme of list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cataloging and collecting. Additionally, Eco maintains that the impulse to accumulate, to collect, is a reoccurring passion in Western culture."
—The Morning News
這本書的書名原文 Vertigine Della Lista 直譯應該是 The Vertigo of Lists,而事實上在翻閱書裡頭各式各樣的名單時,很難不讓人感到眩暈。
從作者安伯托.艾可的〈導論〉可以清楚了解這本書的由來:
「羅浮宮邀請我挑選一個主題來籌辦一系列會議、展覽、公開朗讀、音樂會、電影,我毫不猶豫,提出以名單(如同目錄、枚舉)為我的主題。」
舉凡荷馬的《伊利亞德》、馬利亞連禱文、米爾頓的《失樂園》、雨果的《九三年》、辛斯波卡的詩…都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名單。
安伯托.艾可認為美學上的無限是「一種情緒狀態,亦即是一種潛在的無限」:
「美學上的無限是一種悸動,這悸動的來源是,我們所仰慕之物具備一種有限但盡善的完全性(completeness)。另外有一種再現方式,幾乎是具體地暗示無限,因為它事實上無止境,而且不完結於形式。」
在第六章〈地名名單〉中,安伯托.艾可巧妙引用了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第三卷〈地名:那個姓氏〉中的片斷,同時讓我們欣賞到普魯斯特對於地名及其發音所賦予的想像及色彩:
「如果我身體日漸健壯,父母親即使不答應我上巴爾貝克住些日子,至少同意我登上我在想像中曾多次搭乘的一點二十二分那班火車去見識見識諾曼第或者布列塔尼的建築和景色的話,我就想在那最美的幾個城市下車;然而我無法將它們加以比較,無法挑選,正如在並非可以互換的人們中間無法選取一樣;譬如說吧,貝葉以它的尊貴的紅色花邊而顯得如此高聳,它的巔頂閃耀著它最後一個音節的古老的金光;維特萊末了那個閉音符給古老的玻璃窗鑲上了菱形的窗櫺;悅目的朗巴爾,它那一片白中卻也包含著從蛋殼黃到珍珠灰的各種色調;古當斯這個諾曼第的大教堂,它那結尾的二合母音沉濁而發黃,頂上是一座奶油鐘樓;朗尼翁在村莊的寂靜之中卻也傳出在蒼蠅追隨下的馬車的聲響;蓋斯當貝和邦多松都是天真幼稚到可笑的地步,那是沿著這些富於詩意的河濱市鎮的路上散佈的白色羽毛和黃色鳥喙;貝諾岱,這個名字仿佛是剛用纜繩繫住,河水就要把它沖到水藻叢中;阿方橋,那是映照在運河碧綠的水中顫動著的一頂輕盈的女帽之翼的白中帶粉的騰飛;甘貝萊則是自從中世紀以來就緊緊地依著於那幾條小溪,在溪中汩汩作響,在跟化為銀灰色的鈍點的陽光透過玻璃窗上的蛛網映照出來的灰色圖形相似的背景上,把條條小溪似的珍珠連綴成串。」
然而,最值得一提的應該是拉伯雷 (François Rabelais) 的作品在這本書裡頭被大量引用,安伯托.艾可以拉伯雷所創造的知名人物巨人賈剛大 (Pantagruel) 為例,列舉出他會玩的棋戲多達數百種:同花、愛情、第一、西洋棋、野獸、狐狸雷納德、來福、方塊、王牌、乳牛...篩布、雲雀、燕麥種子、彈指,艾可認為:
「這是『為名單而名單』的詩學之始,為了對名單之愛而開的名單,對過度的名單之愛而開的名單。」
安伯托.艾可接著提到「我們面對兩股趨勢」,有一種名單「過度但連貫」,名單上的物件有親屬和血緣關係:另外一種「內容完全龐雜的異質名單」,他則是引用評論家 Leo Spitzer 的相關著作稱之為「混亂的枚舉」(chaotic enumeration)。
前者,從艾可旁徵博引的名單中,我以洛特雷阿蒙 (Comte de Lautréamont) 的詩作為例,摘要如下:
人只在睡覺時才做夢。正是夢、生命的虛無、塵世的過客這些詞,也許還有介詞,像破舊的三腳架,在你們的靈魂中注入了這種潮濕、萎靡、像腐爛物一樣的詩歌。從詞語到思想,只有一步之遙。
紊亂、憂慮、墮落、死亡、身體方面或精神方面的異常、否定的精神、遲鈍、意識提供的幻覺、苦惱、摧毀、顛覆、眼淚、貪婪、順從、引起食欲的想像、小說、沒料到的事情、不應該做的事情、懷著某種破滅的幻覺守候著腐屍的神秘禿鷲的化學特徵、早熟並流產的經驗、長著臭蟲甲殼的晦澀、驕傲的可怕偏執、深度僵化的接種、悼詞、羡慕、背叛、暴政、大逆不道、憤怒、尖刻、進攻性的失言、癡呆、憂鬱經過推理的驚恐,讀者不希望感受的奇異的不安、鬼臉、神經病、那些使邏輯陷入絕境的血腥步驟、誇張、缺乏誠意、陳詞濫調、平庸、陰暗、淒慘、比謀殺更壞的生育、激情、重罪法庭的小說家集團、悲劇、頌歌、音樂劇、永遠存在的極端、不受懲罰地鳴笛召喚的理性、濕母雞的氣味、枯燥無味、青蛙、章魚、鯊魚、沙漠熱風、昏昏欲睡者、形跡可疑者、夜間活動者、催眠、夢遊、黏稠、會說話的海豹、曖昧、肺病患者......(車槿山譯,非本書譯文)
至於後者,則以蘭波 (Arthur Rimbaud) 的驚世之作《醉舟》為例:
你可知我撞上了不可思議的佛羅里達,
在鮮花中滲入豹眼和人皮!
緊繃的彩虹如韁繩懸掛,
勒著海平面上狂奔的綠色馬駒!
我看見大片的沼澤澎湃、發酵,
海怪在燈心草的羅網中腐爛!
風暴來臨之前巨浪傾倒,
遙遠的瀑布墜入深淵!
冰川,銀亮的陽光,珍珠色的碧波,
赤色蒼天!棕色海灣深處艱澀的沙灘上,
蟲蛀的巨蟒從扭曲的樹枝間墜落,
發出迷人的黑色幽香!
我真想讓孩子們看看劍魚浮游,
這些金光閃閃的魚,會唱歌的魚。
——鮮花的泡沫輕蕩著我的漂流,
難以言說的微風偶爾鼓起我的翅羽。
......(王以培譯,非本書譯文)
此外,還有「大眾媒體裡的名單」、「令人暈眩的名單」、「實用的和詩性的名單」、「非正常的名單」…族繁不及備載。
最後,我還是得提醒這些名單未必都能引發閱讀的樂趣,但那些我未曾提及書中的插圖則適時補位成為這本書攝人心弦、吸引目光的部份,《無盡的名單》終究被加入網路書店暫存的購物清單並進而成為我生命中有限的書單之一。
【書籍介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5763
無盡的名單(博客來書盒版) Vertigine Della Lista
作者:安伯托.艾可/編著
原文作者:Umberto Eco
譯者:彭淮棟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38381
裝訂:平裝
繼《美的歷史》、《醜的歷史》後,博學大師安伯托.艾可推出重量級美學研究新作《無盡的名單》,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極富知識性,堪稱新類型百科全書式「名單」。
在西方藝術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聖人的名單、軍人的職階、恐怖怪物的種類、藥草的蒐整、寶藏的分布……。
名單,有結尾的名單像是圖書館目錄等;但是其他許多名單應該是永無止盡的。因為他們的無盡,讓我們覺得頭暈目眩。
名單的沒有盡頭不是巧合的:文明都會偏好有終止點,一個可以表明身分的可靠形式,當面對雜亂無章的一大堆資訊混雜,這個文明就會開始製作名單。
名單中的美感貫穿藝術與文學歷史,在古典的動物寓言、天堂裡的天使、十六世紀的自然學研究名冊中,都可以找得到。我們也可以從喬埃斯、荷馬與品瓊的作品中看出比較晦澀難辨的呈現,從歌德風教堂中的珍品、鮑許作品中的幻想景色,直至20世紀看到了安迪.沃荷及達米恩.赫斯特。
在《無盡的名單》這本配圖漂亮精緻的書中,艾可反映了幾個世紀以來,不同的時代演進,對於編目造冊的想法與時俱進,也充分表現各個時代不同的精神。主題敘述搭配精心挑選的文本段落,以及各種精緻藝術品及彩色插圖,以用來詮釋選錄的文本。
《無盡的名單》以藝術、文學和音樂等主題為基礎,介紹古代和現代圖形作品、及二十多種學科的相關事情,開闢我們在藝術及美學的視野。
博學大師安伯托.艾可可能是今日整個西方世界讀書最多的人。
他在《無盡的名單》裡取材豐富地編選了讀者讀過和沒聽過的文本段落,和讀者見過與沒見過的圖畫照片,在他看來,任何名單皆不脫兩大範疇,一種是實用的,一種是詩性的。實用的名單實有所指,上頭的項目可以盡數;詩性的名單則不一定要指涉世間實存的東西,羅列出來的事物也不一定要有其盡頭。不過,在某些特殊的時刻,實用的名單一樣可以很詩意地去讀,使之生出美感。
艾可在《無盡的名單》的書末擷取了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這一段,堪稱書目中的書目:
為了在書店中尋找一本書,你經過那些「你不必讀的書、為閱讀之外的用途產生的書、你翻開來以前就已讀過的書,因為它們屬於尚未寫出來就被讀過的那類書……你有心一讀的書,但還有其他你必須先讀的書、現在價錢太貴,你要等削價出售才買的書、你可以向別人借的書、人人都讀過,於是你彷彿也讀過的書。你好久好久以來一直打算讀的書,你搜尋了好多年而遍求不獲的書,內容是你目前正在研究的問題的書,你想要擁有,以便需要時能順手取讀的書,你可以暫擱一邊,或許今年夏天讀到的書,你需要在架子上和別的書擺在一起的書,使你突然生出沒來由、難以解釋的好奇心的書。很久以前讀過,如今必須重讀的書、你向來假裝讀過,現在該坐下來真正讀的書,作者或題材吸引你的新書。……
--梁文道,〈書單的無盡壯美〉
http://www.ft.com/cms/s/2/9d9ea4ba-ef7b-11de-86c4-00144feab49a.html#axzz1oZWVQm8W
The joy of excess
Review by Simon Schama
Published: December 23 2009 03:59 | Last updated: December 23 2009 03:59
The book is a delight. Let me count (some of) the ways: profuse, plethoric, prolix, plentiful, playful, populous, picaresque, picturesque; copious, cornucopian, congested, clotted; incontinent, infested, infectious; omnivorous, orgiastic, odd; abundant, redundant; multifarious, multitudinous; glutted, gargantuan, inclusive, elusive, and ... exhaustive. But, at times, it can also be exasperating, indulgent, erratic, incoherent, wayward, whimsical, (occasionally) inaccurate and even, at times, incurious. If its pleasures easily overwhelm its irritants, that’s because the book has the charm of extreme greed.
http://tw.myblog.yahoo.com/mclee632008/article?mid=8169
混亂、抗拒秩序的誘惑--讀艾可的『無盡的名單』
文/楊照
艾可出了一本「三合一」的新書,書中他以三種相關卻不完全一樣的身分出現.一種身分是作者、研究者,他寫了二十一篇短文,縱橫古今上下,探討「名單」(list)這件事在文明、歷史上的種種意義,為什麼要列名單,名單與一般敘述有何基本不同,名單在知識分類上扮演的角色...等等.第二種身分是展覽策展人,他選出了將近兩百幅美術作品,構成了一組奇特的紙上展覽場,最奇特的地方,在於我們很難從這些作品本身看出其間的連結,除非,先閱讀作者、研究者艾可所寫的文章。
他還有第三種身分,是一個選集編者,上下古今找了幾十篇或者討論「名單」,或者示範「名單」的文章,穿夾在艾可自己寫的解說與紙上展覽之間。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