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嗎?北港阿豐麵線糊、油飯經營的店主竟然是一位民間的紙雕藝術的高手,
一早揉著惺忪雙眼來到位於朝天宮旁的這家阿豐麵線糊、油飯小吃店,
當地的友人告訴我,來到北港一定要去嚐嚐一下與眾不同的麵線糊,
麵線糊與麵線羹一字之差,可是味道確完全的不同,我覺得二樣小吃都很經典,
朋友推薦,點了麵線糊、爆皮湯、 油飯、滷蛋白、 滷爆皮,
店家動作俐落地將食物端上桌,此刻我觀察這家小吃充滿著藝術的氛圍,
古典的小店面,裝飾高雅,放眼望去牆面上掛著店主的紙雕作品,
阿豐油飯麵線糊老闆葉成豐,工作之餘醉心紙雕創作,紙雕創作一系列媽祖遶境場景,
同為藝術文史工作者的他,在當地推廣紙雕藝術,更用筆刀刻下北港的歲月。
民以食為天,小吃也是地方的重要文化之一,
透過小吃可以了解1個地方的飲食文化,
再結合地方各種工藝,便能呈現常民文化的縮影,
來到阿豐麵線糊小吃店,可以讓顧客在享用美食之餘,
也能感受店主的紙雕之美。
搭配早期雕花木門呈現復古風格,
結合地方工藝打造特色小吃店。
北港朝天宮附近的「阿豐麵線糊」是北港特色小吃,
店主閒暇之餘從事紙雕藝術創作,
經常與其他地方藝文工作者互相交流,
將北港地區有許多工藝師的作品,
集中到小吃店內展覽。
北港溪河床有許多青花瓷出土古物,
以青花瓷做為小吃店設計主要元素,
店主熱衷紙雕藝術,紙雕源自大陸,卻在日本發揚光大,為了學習紙雕,他四處尋找國內外參考書籍,並不斷動腦試作,終於略有小成,為了分享這項民間工藝,便把自己的紙雕作品置於桌子玻璃下方的展示空間,讓食客邊享美食也能欣賞這些精巧的作品。
麵線糊加蛋,是一般在地人吃麵線糊的習慣,
添加了生蛋黃,香氣無可比擬,相當爽口。
北港麵線糊主要是麵線糊加入魯肉與魯肉汁,
古早味的小吃魯肉是許多美味的靈魂。
驚訝的小菜「滷蛋白」是珍惜食材所衍生的菜色,
原本以為是豆乾,「麵線糊加蛋」用了不少蛋黃,
所分離後的蛋白正好可以蒸過定型,
再放進滷汁裡入味過色,很喜歡這般Q彈的口感。
滷爆皮,就是早年的炸豬皮,價格相當的親民,
豬皮酥香入味,很家常風格的,
將早年食物再利用的概念沿用至今。
喜歡他家的爆皮湯,也很有特色一份同樣也是廿元,
好喝,鹹淡適中但很有滋味,最關鍵的是熱熱燙燙的。
滷豬皮,街邊的家常小食店常有的一道小菜,
看著很普通,還帶著點兒醬色,
價格好便宜,一份也才廿元。
這碗的麵線糊,只有雲林北港才吃得到,
在朝天宮旁,數十年來,維持一碗二十元的價格,
以樸實平價的美味,溫暖朝聖香客的心。
這些紙雕作品簡直就是鬼斧神刀啊,只羨鴛鴦不羨仙,活潑而且有立體感真是歎為觀止,對這工藝佩服的五體投地!
店主曾研究古蹟寺廟也學會設計、使用電腦繪圖軟體,
開啟藝術創作視野,他學習紙雕創作無師自通,
自己找出方法,並參考國外書籍,作品幾乎都圍繞著媽祖的文化背景。
在朝天宮旁販賣油飯、麵線糊,雖然工作忙碌,
仍不忘情創作,對媽祖信仰也十分虔誠,
製作一系列有關媽祖遶境的紙雕創作,
藝閣、 千里眼、順風耳、龍鳳獅等陣頭等紙雕作品。
精巧的紙雕作品,令人讚不絕口,
而作品所反映出的主題也令人回味。
來到小店用餐,沒有什麼比欣賞作品更賞心悅目了!
非常神奇,作品細膩,
有獨特魅力,更加吸引人。
紙雕最困難在初期摸索的時候,其次難在歷史資料收集,
創作都是以北港當地設計為題材,以媽祖遶境的框架去延伸作品,
幾乎都圍繞著這樣的文化背景,經營小吃生意一流,藝術創作也在行。
攝影日期:2019 .4.23.

2019/06/03 15:57 | ![]() |
Dear 航迷老叟(jyhhongteng):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藝遊北港,紙雕藝術與經典小吃的組合--阿豐麵線糊不含糊」一文,已經登上udn部落格粉絲專頁,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charleyho2019/05/30 17:10老叟這頓早餐太豐美啦!食材料理美味又豐富,還有藝術入味;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