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林語堂故居坐坐
.
1966年林語堂從美國回台灣定居,先總統蔣公暨夫人出資在陽明山為他建了一棟別墅。
.
「林語堂故居」座落陽明山腰,可俯瞰淡水河,由林語堂先生親自設計。本建築是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結合西班牙式的設計取向,兼具東、西方風格,融合了現代感與古典美。藍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粉牆,其上嵌著深紫色的圓角窗櫺,意境典雅精緻。
.
林語堂先生愛竹、愛石,所以他刻意在中庭一角,由翠竹、楓香、蒼蕨、藤籮等植物,與造型奇特的石頭,營造出可愛的小魚池,他常坐在池邊的大理石椅上,享受「持竿觀魚」之樂。
.
林語堂被稱為「幽默大師」,第一個將「humor」譯成中文的是王國維,翻譯為「歐穆亞」,林語堂則譯為「幽默」,曾有許多文化名人持有異議,不過最終林語堂的翻譯方法被世人所認可,一直沿用至今。
.
1976年四月一日,林先生長眠於故居後園,享年八十二歲。台北市政府為紀念林語堂先生的文學成就,並得林夫人廖翠鳳女士捐贈大師藏書、著作、手稿及其遺物,爰於大師舊居,成立「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於1985年五月開放。
.
「林語堂故居」View極佳,適合到此閒坐半日,有提供咖啡簡餐,林先生是第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所以也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國人到此參訪。
.
【維基百科介紹】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國文學家、發明家。福建漳州龍溪人,生於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乳名和樂,名玉堂,後改為語堂,聖約翰大學英文學士、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學英文系教授、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1940年和195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著作等身代表作有《吾國與吾民》《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藝術》和《京華煙雲》等。
與中經社老同事相偕到林語堂故居一遊
順便到故居附近山仔后近旁的茶花園一遊
這是讀高中時拍的照片,做為本人在臉書設立的「六月青春之歌」專頁封面照。此專頁正連載從高二開始寫到大三的日記,你或可從中拾回一點似曾相識的回憶,歡迎點閱,並邀請您為此專頁按讚,也謝謝已來按讚的朋友們。https://www.facebook.com/pages/六月青春之歌/175920189282281?ref=hl
(音樂取自陳友佳Tony Chen音樂網站)
- 10樓. 一畝桑田2015/12/03 21:25
最愛大師著「生活的藝術」一書,
「京華煙雲」是不錯看,
但還是無法和紅樓夢相比,
可惜大師沒獲諾貝爾文學獎。
- 9樓. 尋夢2015/12/01 14:24二十年前曾探訪大師故居,尤其讀了"京華煙雲",
對大師的好奇與崇拜俱增,當年的黃毛ㄚ頭,如今心境不同了,
看到六月姊的文章,更想再度前往大師故居,舊地重遊。 - 8樓. 航迷老叟2015/11/27 11:13
這座座落陽明山半山腰的大師散居,是大師生前最後幾年的居所,我年青時在曾在陽管局工作,當時經常前往,大師愛竹、愛石,所以中庭有翠竹植物,與造型奇特的石頭,建築是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結合歐式風格。
大師一生與煙為伴,煙斗是他的標誌,走入名人散居,體驗大師京華煙雲中的故事情節,想想大師一付怡然自若的神情,作品既寫真、寫意又傳神,也更懷念大師閒適、平和的生活態度。
林語堂故居建成時我快從文化大學畢業,所以當年無緣去一探勝景。這次去故居參訪,感受了大師的不凡風範,有暇時真的要再找出大師的名著"京華煙雲"來拜讀,想來會有另番領悟。謝謝航迷老師的分享。* 六月 * 於 2015/11/28 16:36回覆
- 7樓. 思于2015/11/25 21:15作家進大師故居
感觸必異於凡人~如我同樣是從事文學創作,的確會有多些感觸,最大的體會就是面對林大師擺滿了一整個房間被譯成各國文字的著作,不覺就自慚形穢起來,覺得自己的渺小,感覺連幼稚園的程度都不如,大師就是大師,仰之彌高。不過幼稚園也有幼稚園生玩兒的樂趣,這樣想也就釋然了。呵呵!* 六月 * 於 2015/11/28 16:27回覆
- 6樓.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2015/11/24 23:49也曾到名家故居悠閑造訪...您們真有雅興
很久了真想再回去看看!
- 5樓. 掬馥 (外出,遲覆,祈諒)2015/11/24 16:50
六月姊姊是文青無誤(資深文藝青年)
跪求文青姊姊到我家鑑定一下我最新的文章寫得好不好
感謝您喔~~~
- 4樓. 野口女2015/11/22 18:28
看裡面的擺飾 好不能呼吸
作家的氣息真不是一般人能感受的
其實還好,到了那裡就會感覺很放鬆。
不過面對林大師擺滿了一整個房間被譯成各國文字的著作,真的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的渺小,感覺連幼稚園的程度都不如,大師就是大師,令人仰望,仰之彌高。
* 六月 * 於 2015/11/24 10:38回覆 - 3樓. 牧谷(Pokemon總動員)2015/11/22 01:06意境非凡
與作古的文人雅士神遊共酌對話
令人嚮往
- 2樓. 多硯坊 (休)2015/11/21 11:55
文人故居
古典雅緻而樸實記得小學第一次讀到幽默
還以為形容幽靜沉默
但懂其意而慣用後
已領會大師的神來之筆 - 1樓. 姚冰2015/11/21 10:36
六月 很快我到紐約我兒子處已經兩個月了
最近我連續寫了七八首詩 幾乎每天一首
也請妳來捧場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