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的文章談到:蔡總統是繼承李登輝路線,不是主張緩獨的民進黨路線,所以被主張急獨與急統的政治人物所夾殺,這個觀點和矢板明夫不同.
矢板明夫認為"現在的民進黨,走的其實是李登輝路線,",而蔡總統則是在李登輝路線裡邊"添加了一些蔣經國路線的要素".
總之,台灣的政治生態很有趣.
蔡總統得到"深綠","淺綠","淺藍"部分群眾的支持,如今更包括"深藍"的部分群眾的支持.
2022年的地方選舉,"深綠"的部分群眾部分應該會轉而擁抱基進黨的政治人物,而民進黨的政治人物會得到"深綠","淺綠","淺藍",和"深藍"的部分群眾的支持;至於國民黨,則是得到"淺紅","淺藍",和"深藍"的部分群眾的支持;而親民黨和新黨,則是得到"深紅","淺紅",和"深藍"的部分群眾的支持.
至於2022年的地方選舉,最後劃分的政治版圖又是如何,就讓我們慢慢看下去吧.
...................................................................................................................
2022年1月2日,矢板明夫俱樂部 Yaita Akio
我長期觀察台灣政治,認為除了急獨與急統之外,主要有三條政治路線 在纏繞:
第一條,是捍衛中華民國、對中共政權不存任何幻想的 蔣經國路線;
第二條,是逐步去中國化、追求台灣本土化的 李登輝路線;
第三條,是承認九二共識、希望通過釋放善意,和北京維持和平的 馬英九路線。
這三條路線,最早都是國民黨內的政治路線,但是最近幾年,蔣經國路線和李登輝路線,已經在國民黨內失去了發言權。
台大的明居正教授、前國大代表黃澎孝先生、以及于北辰將軍等人,都曾經是黨內的蔣經國路線擁護者,現在只好在媒體上發表自己的訴求了。
現在的民進黨,走的其實是李登輝路線,
最近蔡英文主席又在裡邊添加了一些蔣經國路線的要素,比如說「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等政治主張,所以走得比以前更紮實了一些。
在國民黨內,侯友宜市長、林為洲委員的言論中,我們多多少少能看到一些李登輝路線的影子,但是將來能否在黨內成氣候,還有待觀察。
至於馬英九路線,則是今天國民黨內最主流的聲音。前不久的國民黨主席選舉、四人候選人,都是主張承認九二共識的。
馬英九路線(2008年-2016年)在胡錦濤時代(2002年-2012年),或許在台灣有一定市場,但是隨著習近平政權(2013年-)的窮兵黷武、武力恐嚇台灣、大肆破壞香港言論自由等行為的變本加厲,已經漸漸被大多數台灣人民眾所拒絕了。
但今天的國民黨,已被黨內外的深藍淺紅勢力綁架,陷入遲遲難以轉型的困境。
在軍人出身的于將軍看來,馬英九路線就是通過對侵略擴張勢力,作政治讓歩換取短暫和平的绥靖主義。不僅背叛了蔣經國的反共主張,也注定在台灣越來越沒有市場。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次于將軍的出走、使國民黨的多元性又喪失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