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憑著「台灣走出去,世界帶進來」的想法,我創辦了「台灣國際打擊樂節」(TIPC,原「台北國際打擊樂節」),後來,我又再想,除了邀請國際知名的打擊樂團來台演出之外,如何透過更為實際的操作,讓台灣學習打擊樂的學生,也能夠與國際接軌?於是,在1999年,我創辦了台北國際打擊樂夏令營(TIPSC),至今已進入了第十三個年頭,其中除了2007年移至美國和大陸等地舉辦外,其餘十二年皆在台灣。
今年的國際打擊樂夏令營,在課程規劃上做了一些改變。過去幾屆一期十天的夏令營課程,我們在今年將它拆為兩期,一期的五天以鍵盤類為主,包括馬林巴木琴和合奏;另一期的五天,則以鼓類為主,包括爵士鼓和拉丁鼓樂,孩子和家長可以視其喜好和需求報名參加。如此一來,課程的安排不但更為具體、明確,師生上課的精神也更為集中了,這樣的調整帶來了非常好的效果!前後兩段課程,各有一百多人參與,其中,約有一半的孩子是兩期皆參加的。
此外,除了打擊樂的學習之外,今年的課程特別加入了跨領域的學習學習元素,共有六堂的示範講座,包括歌仔戲、京劇、踢踏舞、佛朗明哥舞、扯鈴,以及手鐘,整體內容更加的多元、豐富。同時,在這五到十天的夏令營時間裡,孩子們有了一起上課、一起用餐、一起住宿、一起玩樂的團體生活。透過音樂活動來結交朋友,對孩子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從這樣琳瑯滿目的課程便可看出,國際打擊樂夏令營的籌辦和設計,可說是團隊全體大動員!這一次,我們共邀請了四位外國教師來台講課,國內則出動了共六組的老師支援教學,一團和二團的成員全部都投入進去了,而基金會的同仁更是全員出動,張羅所有的大小事務。過程雖然辛勞,但看到學生們精彩的表現和成果,卻是令人感到快樂、充滿愉悅,許多困難也隨之拋諸腦後了。
看到今年的改變順利,收到了好的效果,我想,明年的國際打擊樂夏令營,我們也會依循相同的方向繼續地舉辦下去。在此,除了感謝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付出,還是得感謝上天,讓這次國際打擊樂夏令營的活動順利圓滿,來參加的孩子各個都平平安安、收穫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