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一陣子,我的演講邀約很多,我非常樂意和大家分享我的工作經驗,不論是從藝術教育、文創產業、打擊樂專業、劇場經營或是行政法人等面向來分享。
假使單位邀約的講題偏向文化藝術等軟性議題,而我的時間又有限,無法一一赴約時,我會以偏遠地區或是單位屬性比較硬一點例如法政、財務單位,或是較辛苦的公務單位為優先。因而,這次我一接到連江縣文化局的邀約,我毫不考慮馬上答應。
這並非是我第一次到馬祖,我在民國83年就曾經帶打擊團到馬祖演出,還留著兩個很深的印象:第一、當地人非常熱情;第二、就是馬祖人很會喝酒,後者很可能是受到從馬祖來的好友,台南科技大學音樂系主任的張龍雲教授的影響。總之,我對於馬祖的印象很好。
我和同事一出了南竿機場的大門,文化局的劉局長和行政同仁來接我們,一路上他們很熱情地介紹馬祖美麗的風光和特色,從他們發亮的敘述表情和熱切的肢體動作來看,我充分感受的到他們對於故鄉的熱愛與期待,很是感動。連江縣的楊綏生縣長還有曹爾忠立委還特地作東接待我們,看到他們和縣民的互動,作風一派親切隨和,絲毫沒有架子。演講時,他們也全程坐著聆聽,表達支持。
演講地點民俗文物館的場地不大,來了不少人,看樣子並不是動員來的而是真心想來聽演講。每個人以興奮熱切的表情看著我,專注地聽我的分享並隨著我講述內容的節奏、情緒起伏,讓我很能投入其中,感受到與觀眾的一種默契連結。
我分享了我在音樂表演、兩廳院、北藝大、高雄世運、以及對台灣的環境和飲食之美的一些想法和生活經驗。我總是很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對聽講的人有幫助,因為我自己總是在演講的過程中得到很多回饋。回來後,我在網路上讀到馬祖仁愛國小王校長的一篇文章,敘述他聽完我演講的感受,我深受感動也得到很多的鼓舞。徵求他的同意,我轉載王校長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
美無處不在-聽朱宗慶演講有感
分類:心情雜感
2010/08/29 15:43
昨天下午趁招待朋友的空隙 去文物館聆聽北藝大校長 朱宗慶先生的演講
標題是 千山萬水 擋不住一雙想飛的翅膀
主要談的是 美力的影響
.
朱校長的個人優良事蹟 報章媒體洋洋灑灑 不再贅述
比較讓我感興趣的是
開場強調的 他的雙親全力支持他朝打鼓的興趣努力 讓我印象深刻
二三十年過去了 現在仍舊還是升學主義掛帥的年代
有多少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小孩從小在鼓聲隆隆中度過 然後給他全力鼓勵 支持?平心而論 並不多見
.
我受過兩年的正規音樂訓練 自知仍有許多不足
但是看到朱宗慶打擊樂團深耕台灣的種種努力 著實感動
我也認為 讀書 應該不是孩子的唯一
所以 我希望孩子在注重功課之餘 一定要好好學一樣樂器 大鼓如此 陶笛亦復如此
會後 我把握唯一發言的機會 希望透過眾人的場合 讓朱校長願意與仁愛國小
來個「大手牽小手」計畫
目的是希望不論是北藝大 或是朱宗慶打擊樂團 可以給仁愛國小注入更多的新的音樂元素 讓仁愛國小的打擊樂 更豐富 更生動
.
另外 對於高雄世運會開幕典禮的整個過程 我也有許多感觸
每兩年 我們都會花一些經費在運動會熱熱鬧鬧的開幕典禮上
其實 我們都迷失在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想法裡
看看高雄世運 再想想我們的縣運
如果注入更多的在地元素 擴大全民參與 相信會引起更多鄉親共鳴的
.
還有 朱校長像來促銷北藝大一樣
讓我們對北藝大的校園規劃之美 留下深刻的印象
雖然沒有去過 下回 經過淡水 我想我會拐進去看看北藝大
作為規劃校園的參考的
他也提及 生活中的的美 隨處可見
或一間餐廳 一間民宿 一道好菜 一個對的地方 對的人....
都會營造出不同的美感
他提及台東之美 讓他動容
.
我以為 馬祖 也處處都有感動
只是 需要更精緻或是更有美感的包裝或經營罷了
幾年前的 牛角的魚寮書齋 依嬤的店
到近年的馬港的夫人咖啡館 山隴的古街咖啡 北竿的芹壁民宿 地中海民宿.....
我認為都是馬祖不可多得的特色商店 只是有些因為經營問題不再營業
或是經營者易主少了一點屬於馬祖的味道..... 都是蠻可惜的事
.
我以為
好不容易打起來的口碑 除了經營者的持續努力之外
政府部門 仍應列為重點輔導 予以必要之支持
這樣 馬祖除了 好山 好水 更有讓人難忘的人情味
在 「美 」的氛圍裡 會再給馬祖加分的
會後 主持人說 朱校長的成功要素是 「熱情+堅持」
也說「沒有做不成的事 只有想不到的事」
我也認同朱校長認為「美感是需要去親身感受的 是在生活周遭的每一件大小事物上」 的想法
以上 或許 這就是今天演講的最佳註解吧!
.
後記:
難得的 今天的演講少了部隊弟兄充場面的情景
我認為 炎炎夏日 今天六成左右的聽眾 是很有福氣的一群鄉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