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南 73 ----- 金安宮
2012/11/04 10:10
瀏覽2,418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金安宮為一宮殿式、兩進殿建構的廟宇,外觀富麗堂皇,相當有氣勢;主祀媽祖,陪祀福德正神與臨水夫人,後殿主祀溫府千歲,陪祀玄天上帝、張天師、清水祖師。

 

    金安宮創建於嘉慶22(1817),位於五條港兌悅門北側,古名中街頭西側。

    初時為草寮搭建,清‧乾隆年間,由商人自福建金川迎奉開基二媽至此。

    之後又有金門士兵自湄洲乞求隨船而來護鎮三媽,因香火鼎盛,神威顯赫,成為地方信仰中心,鄉里及碼頭工人感受神恩、集資建廟,因媽祖來自金川與金門兩地,遂將新廟取名為金安宮。

 

    金安宮所在之處,早年因水陸交通利,廟北有一拱橋,名入船橋,曾是台南縣沿海地區移民入城的要道,同時也是五條港時代末期,老古石港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

   
乾隆年間,海禁正式解除,大量移民乘船跨海來台開墾、經商,城西的這一大片新生地成為移民的天堂,促成了府城在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年間的五條港商業鼎盛時期。

    金安宮一帶於此時正式開發,但當時還是濱海沙埔,雖有舟楫之便,也只是移民、商旅登陸的口岸,真正的繁華地區在今民族路至民生路之間的五條港區。

   
道光3年,曾文溪改道,將大量泥沙帶進台江,再加上後來幾次颱風水患,使得台江一夕成陸,佛頭港以南各港道相繼淤淺,新港墘港、老古石港始逐漸取代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成為五條港末期的接駁港埠,並形成新的市街。

    今日的信義街,即為當時所稱的老古石街,金安宮所在的信義街108巷,則為中街頭,一時間商旅雲集,市街繁榮。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現在金安宮一帶仍維持著老舊街道形成的巷道,雖然有特色,卻垂垂老矣,不復昔日風華。

 

◎寺廟特色_____

 

    目前金安宮大殿右廂所陪祀的「祿位圖」,為台南市獨一無二的文物,保存著該廟代代相傳百餘年的「小法」制度。

    祿位圖原以宣紙書寫歷代已故小法姓名,懸貼於玄壇小法供民眾祭拜,享受萬年香火。
   
所謂小法,指的是道教中的法事執行者,和道士不同處,在於道士位階較高。

    小法係道教的一支,屬閭山派,以執行安座、收煞、開光點眼、放營、賞兵、過平安橋等一般法事為主,但如拜進表章等較高層級法事,則須由道士執行。

    因為道士有正式受祿,小法則無,因此一般人稱道士為大法,不具道士資格者為小法。

    金安宮的小法代代相傳,已有一百五十年歷史,歷代小法均須擲筊恭請主神媽祖擇一人為「小法頭」,以繼承主持法事任務。

    廟方則將歷代小法錄名立位,製成祿位圖,奉於玄壇供後人拜,永享香火。

※鄰近的古蹟與景點_____

 

‧兌悅門        ‧集福宮        ‧媽祖樓

 

※相關照片_____

 

‧存在我的相簿裡,有興趣的人,請自行打開觀賞。

 

※廟址_____

 

‧台南市信義街10859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在地生活 雲嘉南
自訂分類:台南寺廟走透透
上一則: 台南 74 ----- 媽祖樓
下一則: 台南 72 ----- 集福宮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