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美國】聖智學習出版集團 20年成長20倍
2007/03/17 17:34
瀏覽807
迴響0
推薦1
引用1

2007.3.12  出版商務週報 / 安東尼海因斯(Anthony Haynes 李雅寧/

sage publishing

在過去20年,透過收購、制訂穩妥的發展規劃等措施,全球知名出版公司聖智學習出版集團(SAGE)目前的規模是20年前的20倍。

前些天,我與聖智學習出版集團英國分公司總經理兼美國分公司高級副總裁史蒂芬巴爾 Stephen Barr)一起享用了一頓愉快的午餐。巴爾對中國出版業和印刷業人士非常了解,因為他負責管理位於新加坡的塞奇亞太地區辦事處的工作。他告訴我:我已經在塞奇出版公司工作20多年了,現在的它比當年壯大了20多倍。

也許有人認為巴爾的話有些自誇,但我不這樣認為。雖然他取得了很多值得誇耀的成就,但他不是一個自誇的人。他一向謙虛、謹慎。巴爾是一個給自己設定了很高目標的人,我相信他為自己對塞奇做出的貢獻感到驕傲,但他總是表示聖智學習出版集團的成長源於團隊的努力。每次遇到他,他都會信心百倍地向我介紹同事的能力。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西方的出版公司總是能夠反映出其總經理的性格特點(我沒有研究過是否中國的出版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社長的性格特點)。巴爾和他經營的公司確實有些相像:穩重、冷靜、富有進取精神、不喜炫耀──它很少花時間透過媒體宣傳自己。

作為一家私營公司,聖智學習出版集團的很多競爭者是其他上市出版公司或大學出版社。它的主要股東是其創建者兼現任主席薩拉米勒麥克庫尼(Sara Miller McCune)。一些觀察家認為,這樣的所有制結構有利於聖智透過關注長期策略獲得發展。雖然這種觀點不無道理,但它並不是聖智近些年獲得巨大發展的唯一原因──並非所有私人出版公司的發展都像聖智一樣快。

做好學術與專業出版
聖智是一個學術與專業圖書出版商,關注期刊和教科書出版。傳統上,聖智的核心學術圖書市場是社會科學,包括社會學、傳播學與媒體等。它也擅長心理諮詢、社會服務和衛生保健等領域的圖書出版。

心理諮詢是聖智非常擅長的一個出版領域。該領域的書目由愛麗森鮑伊納(Alison Poyner)管理運作,她是一個勤奮、專業、視野開闊的編輯。雖然其他英國出版公司,如Routledge和開放大學出版社(Open University Press)也參與該領域的競爭,但毫無疑問,塞奇是該領域的市場帶領者。塞奇出版的由戴夫莫恩斯(Dave Mearns)和布賴恩梭尼(Brian Thorne)撰寫的《個性化的心理諮詢活動》(Person-centred Counselling in Action)以及《心理諮詢與心理療法的理論與實踐》(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等書一直都是該領域的暢銷書。 

聖智制訂了穩定而有序的發展規劃,出版了很多系列或文叢新書。聖智之所以強調教材,目的在於獲得大學和專業培訓課的採用,使公司能夠透過再版書實現利潤成長。總之,聖智比很多大公司更容易採取快速行動,且敢於冒險進入一些尚未成熟的市場,例如新聞學研究。同時,它能夠堅定地按照自己的發展軌跡前進,放棄一些很隨意的出版計畫。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麥奎爾(McQuail)的《大眾傳播學理論》(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是聖智出版的一本優質暢銷書,多年來一直是傳播學圖書市場的帶領者,且經過不斷更新,現在已經推出第5版。聖智不僅謹慎地更新這本書的內容(例如,在《大眾傳播學理論》第5版中新增了關於網路傳播的內容),而且增加了很多新項目,例如學術術語表。這本書現在已經擁有自己的網站,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相關資源。這清晰地顯示聖智善於不斷發展完善自己的圖書品牌。

透過收購拓寬業務領域
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聖智進行了一系列收購。在很多案例中,被聖智收購的公司很快都融入了聖智的各項目中。例如,過去一些年,Continuum出版公司已經把自己的Counselling書目和期刊業務出售給塞奇,這些業務很容易與聖智現存的結構相適應。

大多數情況下,聖智收購的目的都是拓寬自己的業務領域,而不是深化發展已經占領的市場。我仍然記得當時讓我吃驚的事情:聖智收購了Lucky Duck。這是一個生產圖書、影像和培訓教材的出版商。雖然聖智已經擁有教育書目,但收購Lucky Duck使它的圖書明顯變得注重實踐,同時純學術內容也在減少。通常情況下,當一些大公司收購其他公司時,被收購的公司品牌往往也被淘汰。但聖智不這樣做,仍舊保留Lucky Duck旗下的各種品牌圖書,特別是在教師中很受歡迎的保羅查普曼(Paul Chapman)品牌。

2006年,聖智從霍德(Hodder)和其他出版商那裡大範圍收購各種期刊。這讓聖智提升了自己在STM出版領域的地位,同時鞏固了自己在社會科學圖書出版領域已經建立的強勢地位。  

聖智的主要關注點是實現期刊和圖書出版的密切配合。它已經在這樣做了,特別是透過網路。該公司為麥奎爾的《大眾傳播學理論》建設的網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網站的內容包括《大眾傳播學理論》線上閱讀,與這本書的每個章節相關的期刊的清單。閱讀書目的每一項都是超文本格式,點擊這個鏈結將帶領讀者閱讀關於該文章的相關資訊。雖然獲得某篇文章的全部內容需要訂閱購買,但讀者可以免費閱讀文章的摘要。通常情況下,文章摘要已經可以滿足學生的需要,也正是他們想得到的東西:他們可以不需閱讀全文就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觀點,從而在自己的論文中進行引用。

進軍亞洲市場
謀求在亞洲地區的發展是聖智的一個主要關注點。對於很多西方公司,開發在亞洲的機會涉及亞太地區和印度兩個市場。大部分公司缺乏資源和意志力同時開發這兩個市場。然而,聖智已經明確決定這樣做,它已經在新德里和新加坡都建立了辦事處。2006 年,塞奇聘請曾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工作的史蒂夫戈爾登(Steve Golden)擔任亞太業務的總經理。

所有的跡象都表明聖智將按照事先設定的完整路線發展其在亞太地區的業務,新加坡辦事處在圖書的銷售、生產和編輯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巴爾已經注意到新加坡辦事處編輯工作的重要性,據有關統計資料,引用亞洲期刊文章的出版物數量在1981-2004年間成長了230%,而在這一時間段裡,引用歐洲和美國期刊文章的數量僅成長了107%50%。這對於聖智的競爭者來說是個壞消息,但對聖智來說不是,因為它正在將新加坡辦事處和整個公司融為一體,即該辦事處不只發展銷售和生產業務,同時發展編輯業務。

一個公司現在的規模是20多年前的20多倍,這一數字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事實上,聖智可以做出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聲明:在過去2年中,它的規模擴大了2倍。

【相關採訪】設定高目標 然後完成它
受訪者:史蒂芬巴爾(Stephen Barr聖智出版公司英國分公司總經理兼美國分公司高級副總裁
採訪者:《出版商務週報》李雅寧

《出版商務週報》:為什麼您選擇在聖智出版公司工作長達20年之久?
史蒂芬巴爾:在聖智出版公司,我並不是唯一一個工作了20年之久的人,有很多人都長期服務於塞奇。塞奇擁有學術出版公司的很多優點,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策略都非常明確。

《出版商務週報》:您如何為自己設定目標?您設定的大部分目標都能夠達成嗎?史蒂芬巴爾:公司管理者在設定目標時有兩個關鍵因素:首先,了解本行業及本公司在行業中的表現。聖智總是為自己設定高的發展目標,包括盈利的增加、消費者和作者評價的提升等。到目前為止,聖智的預期目標已基本達到。其次,在出版業,人是最關鍵的資源。聖智規定,必須尊敬每一位職員,讓他們承擔的責任和獲得的報酬相符合。聖智非常關注員工培訓,高層管理者經常會與普通員工溝通。

《出版商務週報》:您認為聖智能夠在20年中獲得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史蒂芬巴爾:設定高目標、雇用優秀人才並留住他們是塞奇近20年取得巨大發展的關鍵因素。其他關鍵因素還包括持續保持獨立不被收購、制定長遠發展策略。

《出版商務週報》:未來聖智將如何實現持續發展?  
史蒂芬巴爾:小公司發展壯大比較容易,但想要在此基礎之上繼續發展就比較困難。未來聖智公司在盈利總量上可能會增加,但在比例上可能會低於過去20年。

《出版商務週報》:聖智如何選擇收購目標,有什麼標準?如何成功收購並使被收購對象成為聖智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史蒂芬巴爾:收購是聖智開拓新領域、發展壯大的措施之一。在收購其他公司時,聖智的標準很高,根據自身的發展策略進行選擇,絕不盲目。

《出版商務週報》:為什麼選擇將亞太地區的辦事處設在新加坡?
史蒂芬巴爾:設立新加坡辦事處是聖智進一步開拓亞洲市場的重要步驟。之所以選擇將負責亞太業務的辦事處建在新加坡,是因為那裡有很多出版公司或與出版相關的公司,包括主流學術出版商。而且,新加坡擁有非常好的商業環境,新加坡人的英語和漢語水準都很好。起初,新加坡辦事處同樣只有銷售職責,我們將在未來發展完善其出版業務。聖智相信,印度辦事處有利於拓展南亞市場,而新加坡辦事處有利於拓展亞太市場。

《出版商務週報》:2007年塞奇有什麼重要發展規劃?將出版哪些重點圖書?
史蒂芬巴爾:聖智正在大力發展數位出版業務。2007年,聖智2項重要計畫:建設聖智電子參考書輯SAGE's electronic reference collection)和聖智完全數位期刊回溯檔SAGE's complete digitised journal back files)。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出版與經營管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