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英國】馬田.史高西斯 大師向大師的致敬
2012/04/02 00:14
瀏覽33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12.2.17文匯報/Cate

史高西斯

3D電影製作成燎原之勢,好萊塢大卡司導演們也忍不住紛紛試水。繼史匹伯(Stephen Spielberg,魯卡斯(George Lucas,科麥隆(James Cameron等人之後,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帶來了他的《雨果的奇幻歷險》(3D Hugo)。對比向來醉心新技術的魯卡斯們的風風火火,這位以拍黑色暴力、充滿戾氣的都市題材著稱影壇的導演,陡然闖進兒童奇幻世界,那種難得一見的溫柔和傷感,竟然是拜3D所賜。

該片目前已獲得11項奧斯卡提名,是今年逐獎的大熱。

2012年,史高西斯剛好70歲,當影迷們想當然的以為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會再次出現在他的鏡頭前時,這次則是一個10來歲、深褐色細軟頭發、身材嬴弱的小男孩。小童星剛開始並不認得這位大導演,因為所有的影片都是限制級的,但他的媽媽知道誰是史高西斯,並告訴兒子,他是世界上最棒的導演。

眾裡尋它

5年前,當製片人將一本兒童插畫書放在史高西斯的辦公桌上時,導演正思考著電影拍攝的下一個可能性。這本插畫童書的書名是《The Invention of Hugo Carbret》,講述的是上世紀30年代的法國,一位住在巴黎火車站鐘樓裡的孤兒雨果與早期電影先驅喬治.梅里耶發生的奇妙故事:雨果的父親去世前,留下一具報廢的全機械機器人,後者原來是導演梅里耶曾使用過的一個電影道具。雨果將之視為父親的訊息攜帶者而無比珍視,期待有一天能以一己之力把機器人修好,從而找到機器人背後的真正秘密。直至機器人的舊主人梅里耶的出現,那關於魔術、機械運轉、父親生前的秘密隨之揭開。

該書在2007年出版時,就登上《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榜的首位,並獲得包括國家圖書獎在內的多個重量級書獎。書作者布萊恩.賽茲尼克Brian Selznick本身也是電影迷,他對梅里耶的代表作品、1902年拍攝的《月亮之旅》(A trip to the moon)中,一枚投向月亮臉的火箭銀幕經典,印象最為深刻。當他讀到一篇講述梅里耶為拍電影而設計的一個全機械人的論文時,他終於找到了故事的入手點。

而史高西斯也知道,他一直期待的東西來了:奇幻、探險、早期電影的雜耍性、法國舊巴黎的富麗堂皇,重要的是,那位曾經擁有夢想卻在暮年失落的電影導演,以爆炸性的創造力為電影史所作的貢獻──電影特效。

史匹伯拍攝3D動畫《丁丁歷險記》不同,前者更加在意對原著故事和情感線的遵從,而銀幕上的動畫人物形象也更容易討好觀眾。很顯然,史高西斯的重點在他的同行和前輩梅里耶。梅里耶最早靠魔術雜耍起家,直至他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電影攝影機,便決心將從魔術世界裡的那一套錯覺遊戲應用在膠片中,而電影剪輯幫了他的大忙,讓他可以從天入地,創造不同的世界。為此,史高西斯甚至不惜將梅里耶的幾套作品部分重拍,更難得的是,讓3D技術重現梅裡耶當年的構思,是以當代的電影特效向特效先驅的致敬。

hugo cabret

與世界和解

「如果這個世界是一個大機器,每個人都是令它運轉的零件。這個世界上是不會有廢料的,每個人生來都有他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小男孩雨果的一句話,點醒了電影內和外的每個人。而對於梅里耶晚年的冷落和孤僻,同為導演的史高西斯一定感同身受。他找來班.金斯利(Ben Kingsley飾演梅里耶,後者將「傷感」與「失落」從骨頭裡絲絲的滲透出來。

此外,也不得不佩服史高西斯深諳3D之道:空間的縱深層次。影片開頭長達幾分鐘的長鏡頭,從巴黎城市的俯瞰、巴黎火車站繁忙喧鬧的人群,南來北往、打情罵俏,在這之後車站大鐘背後的人臉,讓人立刻聯想到他的另一部經典作品《好傢夥》(Good Fellow),也是開頭一幕的長鏡頭,黑幫社會裡的聲色犬馬一覽無遺。而作為主場景的車站大堂,若有若無的雨霧、蒸汽、食物的溫度,無不令視覺空間變得觸手可及之餘,也充滿著如《美國往事》裡同樣煙霧繚繞的濃濃的懷舊。

也許是到了耳順之年,曾出現在《蠻牛》裡那個暴怒的年輕的史高西斯,在《Hugo》中則成為慈祥而又深藏不露的祖父。在汙濁、陰暗而冷酷的都市,回歸兒童的世界,史高西斯也達成了對這個世界的和解。

hugo cabret01

hugo cabret02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全球出版新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