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南非】娜汀‧葛蒂瑪(Nadine Gordimer)
2006/11/01 21:15
瀏覽2,24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娜汀‧葛蒂瑪
Nadine Gordimer,1923-,納丁‧戈迪默
南非女作家。生於約翰尼斯堡附近一座名叫斯普林斯(Springs南非高滕省城鎮。位於約翰尼斯堡東面,海拔1,627公尺建於1885)的礦業小城中父親是立陶宛的猶太移民母親是英國人。葛蒂瑪從小就具有很強的獨立性,醉心於讀書寫故事。13歲時,葛蒂瑪在約翰尼斯堡《星期日快報》兒童版上發表了一篇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見的黃金》,從此開始了筆耕生涯,第一本出版著作為短篇小說集《面對面》(FACE TO FACE, 1949),至今已著有二十多部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並著有數本文學評論,除此之外,她亦就各類主題發表了不少文章及演講。至今她的一些著作仍為南非所禁,被譽為「世界十大小說家」之一。1991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25年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作家。

葛蒂瑪的前期作品主要以現實主義筆法揭露南非種族主義的罪惡,著重刻畫這一社會中的黑人與白人的種種心態,控訴種族主義制度對人性的扭曲。她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面對面》出版於1948年,50年代出版的《蛇的低語》、《六英尺土地》(SIX FEET OF THE COUNTRY,1956),60年代出版的《星期五的足跡》(FRIDAY'S FOOTPRINT ANDOTHER STORIES,1960)和《不宜發表》(NOT FOR PUBLICATION, 1965)等短篇小說集子都受到了評論界的高度讚揚。這一時期的長篇小說有《縹緲歲月》(THE LYING DAYS, 1953),《陌生人的世界》(A WORLD OF STRANGERS,1958),《戀愛時節)(OCCASION FOR LOVING,1963),逝去的資產階級世界》(LATE BOURGEOIS WORLD,1966)。197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貴賓》(GUEST OF HONOUR),被評論界看作她前期和後期創作的分界線。她的前期作品中似乎短篇小說成就更大,作品結構精巧嚴謹,文字優美流暢,敍述生動細膩,表現了人物的痛苦與困惑,失望和迷茫,歡樂和愛情,揭示出平凡生活瞬間深藏的心理內涵。

70年代以來葛蒂瑪又先後出版了《自然資源保護論者》(THE CONSERVATIONIST, 1974,獲英國布克獎),《伯格的女兒》(BURGER'S DAUGHTER,1979),《朱利的族人》(JULY'S PEOPLE,1981,獲美國現代語言協會獎),《自然變異》(A SPORT OF NATURE,1987),《我兒子的故事》(MY SON'S STORY,1990),《沒有陪伴我》(NONE TO ACCOMPANY ME, 1994)等長篇小說和《利文斯頓的夥伴》(LIVINGSTONE'S COMPANIONS,1972), 《小說選集》(1975),《準是某個星期一》(SOME MONDAY FOR SURE,1976),《士兵的擁抱》(A SOLDIER'S EMBRANCE,1980),《影影綽綽》(SOMETHING OUT THERE, 1984),及《跳躍》(CRIMES OF CONSCIENCE,1991)等短篇小說集。葛蒂瑪的評論文集有《基本姿態:創作、政治及地域》(THE ESSENTIAL GESTURE, 1988),《寫作與存在》(WRITING AND BEING, 1995)。葛蒂瑪的後期作品除了繼續展現南非的社會現實外,明顯地加入了對南非未來命運的「預言」成分,創作手法也更為成熟和多樣,每部作品都各具特色。葛蒂瑪致力提倡人權,她的作品強烈反映人道主義立場,並堅決反對種族歧視,近年則特別關注在南非肆虐的愛滋病問題。

娜汀‧葛蒂瑪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提名單上列名10餘年,終於在1991年摘取了這頂文學桂冠。瑞典文學院認為她的作品以直截了當的方式描述了在環境十分複雜的情況下個人和社會的關係……她的文學作品深入地考察了歷史的過程,同時又有助於歷史的進程。」「她的獲獎是因其壯麗史詩般的作品使人類獲益匪淺。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作家列傳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