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義大利】一個精彩故事再沒了下文
2006/09/26 22:37
瀏覽958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著名記者法拉奇辭世


914日夜間,義大利著名女記者兼作家奧里亞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因病在家鄉義大利佛羅倫斯市區的一家私人診所去世,終年77歲。她曾經採訪過鄧小平、季辛吉、甘地等各國政要。作為20世紀最為著名的新聞工作者、戰地記者和小說家之一,她傳奇的採訪經歷和個人生活,更讓她自己也成為了傳奇。

一位傳奇人物走了,這個世界上值得我們期待的人又少了一個。

多年前,我曾在北京一家書店裡以66分的價格淘到一本1983年新華出版社出的《風雲人物採訪記》,如獲至寶,我第一次知道人物採訪可以這樣寫,看似高深的國際政治可以寫得如此有可讀性,尤其她與政要們的「過招」讓人看得津津有味。此後幾年,這本書跟著我回到老家,我在老家工作幾年後它又跟著我來到北京,在北京幾次搬家,這本書架裡最舊的書一直沒有被我忘記。如今,它仍然在我的書架上,和一本本來不及看的、簇新的書擺放在一起。

法拉奇的文筆和寫作方法一直是很多記者競相模仿的對象,甚至幾年前,我還曾在中央某大報上看到一位記者模仿法拉奇的文字,說是模仿,其實開篇第一句與法拉奇採訪阿拉法特的開篇一模一樣──「當他準時到來時,我猶豫了片刻。我對自己說,不是他,不可能是他……」

就是這樣,法拉奇的文字總是第一句就很吸引人,即使你原本對她所採訪的人物並不感興趣,但她總是有辦法抓住你,然後再不放開。


在《風雲人物採訪記》中,我透過她採訪帕納古利斯(Alexandros Panagoulis)的文字,知道她與這個男人將要發生的愛情故事,但我不知道她與阿萊科斯之間的愛情痛苦多於甜蜜,更不知道這個女人終生未婚未育。

她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作為記者,她有足夠的驕傲笑對她的同行;但作為女人,她是否同樣滿意自己的選擇?我不知道……也許這樣的女人不是用世俗的標準能夠評價的吧。

法拉奇走了,一個不同凡響的女人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再也沒了下文。(趙明宇)

工作:採訪鄧小平是獨一無二的經歷
法拉奇善於抓住關鍵時機採訪風雲人物。她以提問尖銳,言辭潑辣著稱。因此她的人物訪問記別具一格。法拉奇習慣用錄音設備錄下訪問的問答,然後一字不漏地以原對話形式加以發表,但加上占一定篇幅的前言。這並沒妨礙她表達自己的見解,相反,儘管她沒有修改被訪者的談話,但她卻透過提問,尤其是透過每一篇的前言表達了觀點。

法拉奇一生成功地採訪了季辛吉、甘地、布托、侯賽因、阿拉法特、穆吉布‧拉赫曼、西哈努克親王等人,她從來也沒有怯場,也從沒被對手擊退過。外交天才季辛吉在被她逼得「原形畢露」後,抱怨接受她的採訪是「生平最愚蠢的一件事」。

1980年,鄧小平接受了她的採訪,他們的交鋒的確令整個世界為之一震。「據說,毛主席經常抱怨你不太聽他的話,不喜歡你,這是否是真的?」「如何避免類似『文化大革命』那樣的錯誤?」「毛主席紀念堂不久是否將要拆掉?」「你是否認為資本主義並不都是壞的?」鄧小平對她的提問一一回答。

這次的採訪後來在《華盛頓郵報》全文發表,法拉奇也非常得意,她說:對鄧小平的採訪是她「一次獨一無二、不會再有的經歷,在我的『歷史採訪者』中,我很少發現如此智慧、如此坦率和如此文雅的,鄧小平是一位出類拔萃的人物,中國的領導人中有位鄧小平是非常幸福的。」

情感:愛上散步也會揣著炸彈的男人
在一部分讀者眼中,法拉奇在生活方面也許顯得「怪異」,因為她早年就發誓,一生既不結婚也不生孩子,她做到了。但這不能妨礙一個女人對愛情的追求。

1973年,43歲的法拉奇去雅典採訪希臘抵抗運動的英雄帕納古利斯。帕納古利斯曾企圖謀殺希臘軍政府獨裁者帕帕多普洛斯,結果被判處死刑,後被改為監禁。就是這個34歲、個子矮小、其貌不揚的男人做了法拉奇愛情故事的男主角。

帕納古利斯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那種既是天才又是瘋子的人物。他本質是個詩人,當他把詩人的激情貫注於政治之中時,難免要走向偏執而危險的路。他不習慣和平安寧的生活,被關在死牢的經歷已使他視折磨為甜藥,只有危險與死亡才能激起他的興奮。

這樣一個危險的男人帶給法拉奇的只能是痛苦多於甜蜜了,她一直說帕納古利斯是唐吉訶德,而她就是他忠實的僕人桑丘‧潘沙。她的使命就是跟著主人夢囈、撒謊、誇誇其談,忍受無法忍受的痛苦,和想像中的敵人格鬥。

帕納古利斯,這個和情人散步時口袋裡也會揣著炸彈的男人,卻並不珍惜法拉奇的付出。他困窘時會埋怨責怪法拉奇,丟下一堆牢騷怨語;需要她時便提出一小時內為他準備好一艘遊艇這樣的要求,甚至在法拉奇懷孕後要求和。1976年,一次預謀的車禍終於為帕納古利斯年僅37歲的生命畫上了句號。三年後,一部40萬字的長篇紀實作品《男子漢》(A Man)問世。在法拉奇的筆下,帕納古利斯又一次有血有肉地誕生,並像豐碑一樣永不毀滅。

晚年:目睹「9.11」後寫下8萬字長文
她一生寫了
9本書,在結束了30多年的記者生涯後,她在曼哈頓的高層公寓裡當起了自由撰稿人。

法拉奇是世界新聞界的「女強人」和文壇上特立獨行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一些人認為她是一個「直面歷史的偉大記者」和「以行為去實踐心中理想」的作家。批評者指斥她「蠻橫無理和傲慢」,稱其文風「誇張」、「浮華」,有強烈的「自我表現主義」。

在過去近20年裡,法拉奇一直保持沉默。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她在查出患了癌症後開始消沉了;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她的思想發生巨大變化的緣故。


但「9.11」事件發生後,住在紐約曼哈頓並親眼目睹世貿大廈倒塌的法拉奇竟在極端憤怒和充滿激情狀態下,一口氣寫出了8萬字的題為《憤怒和自豪》(The Rage and The Pride)的長文。美國媒體評論說,法拉奇「復出」後首次發表的這篇文章,「成為歐洲新聞歷史上最具震撼性的事件之一」。

法拉奇晚年長期寓居美國,直至前不久才回到家鄉,並於914日在佛羅倫斯去世,結束了她77年的傳奇人生。(信報記者趙明宇/整理)

法拉奇生平 1929629日出生於佛羅倫斯,很早就開始新聞記者生涯,先後作為戰地記者被義大利週刊《歐洲人》派駐越南、印巴衝突地區、南美和中東地區等。她還 與世界上一些有影響的報紙雜誌合作,曾擔任過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和義大利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晚郵報》的特約記者。她的許多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約30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成為暢銷書。(2006.9.18北京娛樂信報)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作家列傳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