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一本高爾夫雜誌的秘密
2006/05/14 14:31
瀏覽521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2005.9.26 體壇週報

《高爾夫文摘》(Golf Digest)主席兼總編傑瑞‧泰德接受了記者的專訪,揭開了這份具有55年傳奇歷史的雜誌的秘密。

五次浪潮
記者:從1950年到現在,《高爾夫文摘》見證了高爾夫歷史上最輝煌的55年,漫長的發展史中,《高爾夫文摘》經歷過幾次質的飛躍?

泰德:55年共經歷了5次高峰期。

記者:第一次好像和政治有關?
泰德:沒錯,第一次是50年代。當時的美國,有三件事改變了高爾夫這項運動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艾森豪開始打球;電視開始轉播高爾夫比賽;阿諾德‧帕爾默(Arnold Palmer)的出現。於是,總統先生頻繁在封面上出現,電視轉播讓相貌英俊、技術出眾的帕爾默家喻戶曉,他也成為了經常光顧。

說說球場的第一次排名,誰是最佳?
泰德:1966年,美國有5,000多座球場,我們還沒有權威科學的評選模式,我們的球場專輯評選了200座球場。標準只有一個,就是難度。那時的人們還認為球場越難,品質越好。

讀者的注意力從球星轉移到了球場,下一個目標該是球技了吧?
泰德:沒錯,《高爾夫文摘》的第三次浪潮發生在1971年,《高爾夫文摘》學園成立了。我們讓學園成為練球的「實驗室」,模仿烹飪雜誌的做法,一板一眼,用物理學和力學解釋每一個動作。第一批的明星教練有吉姆‧佛里克,鮑勃‧托斯基,拉夫二世(拉夫三世的父親),還有擅長短桿的保羅‧朗揚。

《高爾夫文摘》此時越來越接近現在的風格了。

泰德:第四次變革迎來了《高爾夫文摘》的黃金時代。我上任之後,開始聘用全美最有名的專欄作家,比如我們從《體育畫報》挖來了丹‧金肯斯,從美國《高爾夫雜誌》挖來了查理斯‧普萊斯,還有很多資深的自由撰稿人為我們寫作,包括《紐約客》的赫伯特‧溫德和《體育畫報》的普林普頓。當時流行一種說法,「球越小,文章越好」。籃球不如美式足球,棒球不如網球,而最好的作家,都在寫高爾夫球,這是《高爾夫文摘》的功勞。

說說第五次浪潮吧?
泰德:2001年,世界著名雜誌出版集團Advance從紐約時報集團手中買下了《高爾夫文摘》。Advance集團旗下有《Vogue》和 GQ》,這些名刊的製作模式影響了《高爾夫文摘》,雜誌更重視特別照片的拍攝,比如以前拍封面只有12個人,現在要78個人。尤其是拍老虎‧伍茲,需要4個攝影師在不同角度拍攝,還有造型師,化妝師,圖片導拍,編輯和撰稿人,像一個部隊執行任務一樣。

最佳球場排行榜
《高爾夫文摘》每兩年一次的全美和全球百佳球場評選一呼百應,工程量很大吧?泰德:我們在全美有一個由840個差點5以下的球員組成的球場評審團。

美國有2萬多球場,怎麼投票?
泰德:一座球場有30票就可入圍。

每個評審員平均能打多少座球場呢?
泰德:我不參加投票,打過全美百佳球場中的58座,這就是平均水平。

每座球場能有多少人打過呢?
泰德:比如最少有人光顧的奧古斯塔,我們的評審團中有80位在那兒打過球。

評判標準會不會太主觀?
泰德:完全量化考核,有8個標準:1.專業性指數;2.球場難度指數;3.設計多樣性指數;4.回味指數;5.球場審美指數;6.球場養護指數;7.高爾夫文化氛圍指數;8.適合步行指數。每次打完球,評審成員都會給這座球場逐條打分。

評委們的打球費用如何解決?
泰德:除了少數幾座私人球會,全美球場給全部評審團的待遇都一樣,免費。

球具排行榜
談談每年二月的球具排行榜吧?
泰德:我們有5位資深的評委,他們會花整整一年來完成全部工作。我們有5位低差點測試人員,5位中差點測試人員,5位職業教練,5位高爾夫學員,他們會測試每一款球桿並記錄擊球資料及心得和感覺。

你們會測試多少品牌?
泰德:有100多個球具品牌在我們的名單裡,幾乎囊括了市場上的全部。

最佳教練排行榜
今年的全美最佳教練排名讓人感到震撼,順序是怎樣得出的呢?
泰德:這也是一個兩年一次的工程。為了保障權威性,我們借鑑了美國城市雜誌評選最佳醫生的做法。他們問每一位醫生同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妻子、兒女生病,你會找哪一位醫生看病?這個問題的答案通常都是公正的。

你們詢問了多少教練?
泰德:美國所有的州都問到了,總共超過1,000位教練。

每個教練可以提名多少人?
泰德:10個人,每人只有一次機會。

公共關係
《高爾夫文摘》簽了這麼多大牌的球星和教練,協調好雜誌與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容易吧?
泰德:就像NBA的全明星教練一樣,我的工作就是讓他們都高高興興地為讀者寫作。平常我會和他們一起打球。我是全美最佳私人球會松樹谷的會員,我經常邀請他們去我的主場打球。

大牌球星和教練都個性很強,他們很可能會在教球的文章裡出現排他性的觀點。其實,每人有自己的教球風格,對錯很難界定。我會幫他們修改,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文章,面對自己的讀者,而不去否定其他教練。

你一個人能搞定他們嗎?
泰德:不是我一個人,每位大牌的教練都有自己的固定編輯,他們交流多,關係也好。一對一的公關能解決很多問題。

自我介紹
你在《高爾夫文摘》工作了28年,你的球齡有幾年,差點多少?
泰德:我從13歲開始打球,到現在36年了。20多歲的時候,我的差點是4,現在都快進常青組了,差點是7,每週打2次球。

我知道你是松樹谷球場的會員,還是聖安德魯斯球場會員。還有嗎?
泰德:我是5個球場的會員,都是自己花錢買的,還有明年要舉辦美國公開賽的鷹足球場的會員。我22歲時買的,那時的會籍很便宜,1,200美元。

你和很多明星都是朋友吧?
泰德:是啊,今年PGA錦標賽前一天,米克爾森給我打電話,想去松樹谷打球。那天我和他一組,對手是他的球僮伯恩斯和教練里克‧史密斯。我們打拿騷920美元,後920美元,總桿20美元,落後兩洞可加注。,結果我們倆各輸了80美元。米克爾森說我的揮桿動作已經沒藥可治了。而他呢,幾天後贏了100多萬美元,還有一個大滿貫頭銜。

全球版權合作夥伴
《高爾夫文摘》在全球有多少合作夥伴?
泰德:全球有30個國家和地區有《高爾夫文摘》版權,但並不是每個夥伴都能夠保證雙贏的,如果經過磨合還不能志同道合,我們就只有更換合作夥伴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雜誌之家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