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英國】被人遺忘的布克獎作品
2008/08/23 15:02
瀏覽1,01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08.8.4     文匯讀書週報



魯西迪《午夜之子》曾在1993年布克獎25週年之際獲得布克中的布克之殊榮,如今,時值布克獎40周年大慶,《午夜之子》再次當選,成為歷屆獲獎作品中無可爭議的桂冠小說。

布克獎作為英國乃至世界文壇的一項盛事,一直備受矚目。然而贏得布克獎並不總能和鮮花、財富劃上等號。《衛報》的約翰穆蘭(John Mullan)近日撰文回憶了一些被世人遺忘的獲獎作品。

第一屆布克獎得主是紐比(P. H. Newby)的《需要承擔的某事》Something to Answer For,該小說也是唯一一部目前絕版的獲獎作品。紐比不寫小說後開始主持BBC廣播三台的節目,穆蘭翻出了他的舊日訪談,他曾經坦然表示自己的小說很可能會被遺忘。

有些早期獲獎作品的品質比起新晉得主毫不遜色。1976年大衛斯多瑞(David Storey)的《塞維爾》Saville捧得大獎,小說講述了30年代末一個工人家庭出身的男孩的少年和青春期,小說陰鬱冗長,極為精準而不動感情地描寫了男孩的家庭、學校和村鎮生活,絕非討好讀者的作品。這種現實主義的傳統如今已經很少見了。

穆蘭此番借評委之便,回頭閱讀了40年來的『布客』作品。他認為第二屆布克獎得主──伯妮絲魯本斯Bernice Rubens的《獲選成員》The Elected Member,由於故事不好看,現在也極少被人提及,1972年得主──約翰伯格John Berger的《G》則更像一篇關於小說寫作的論文,缺乏生動的敘事,其『實驗性』的敘述技巧,現在看來則有故意賣弄之嫌。

穆蘭認為,早期獲獎作品中最值得被重讀的是1973年法瑞爾的《克里希納普圍城記》The Siege of Krishnapur),法瑞爾擅長帝國幻想小說,該題材至今仍是熱門。他還寫過1916年的愛爾蘭叛亂和1942年的新加坡淪陷。他的敍述風格繁複而老派,全能的敍述者在各人物間遊刃有餘。


而憑藉《自然保衛者》(The Conservationist)於1974年獲獎的娜丁葛蒂瑪(Nadine Gordimer,納丁戈迪默)也被大家遺忘,多少有點說不過去,因為她還得過諾貝爾獎。以現在的眼光看,她的這部獲獎小說過於關注敘事技巧,根本沒有考慮遷就讀者的注意力。同樣落魄的還有史坦利米德敦(Stanley Middleton),他的Holiday贏得了1974年的布克獎,講述的是一個中年男人離開妻子後回到童年生活的海邊小鎮的故事,反映了英國普通人的平庸生活。

布克獎可能給作者帶來無上榮耀,也可能會招來怨言。不管怎樣,設立該獎的目的是希望好書能夠經得住時間的淘洗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閱讀與出版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