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英國】獨立出版商科甘的拾金之路
2008/08/05 22:34
瀏覽52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08.7.21 出版商務週報菲利浦‧科甘

作者簡介:菲利浦‧科甘(Philip Kogan)1930年生於倫敦。在空軍部隊服完兵役後,進入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就讀物理學,接著進入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工業研發部門工作了十年,後轉行進入出版業。1967年,他從一個兄弟那裡借來2,000英鎊,與合作夥伴特里‧佩奇 創辦了科甘‧佩奇出版社(Kogan Page)作為兼職生意。在過去的四十年中,科甘‧佩奇出版社逐步確立了它作為獨立出版商的領軍地位,主要從事商業類、管理類、成人職業生涯等類似題材的 出版。作為英國獨立出版協會的前任主席,科甘是第一位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主席。他還曾出任出版商協會的財務總管。
建立自己的重版目錄就找到了長盛不衰的秘訣。
回首過去的四十年,捫心自問這一切是否值得?深厚的友情、有能力去寫作並出版我喜歡的圖書、招聘我喜歡的員工、出版一些真正有價值的圖書、走遍五湖四海 ──如果沒有走入這一行,現在的我會是什麼樣呢?我知道如果我一直穿著白大褂待在很容易被政府忽視的技術行業,我的一生將何其悲哀!
現在看來,驅使我們進入出版領域的主要因素有:
1.不錯的名頭。出版是個令人滿意、可以實現自我的職業,這種職業在晚宴上要比「牙醫」或者「衛生檢查員」聽起來好聽。
2.不斷湧現的新目標。最近,一位知名的獨立出版商告訴我她想改變全世界,她確實身處這樣的優勢環境中,但是,即使是理想主義者也得面對郵資和資金周轉的問題。
3.適度的資產目標。這也是他們的動機之一,如果擁有強勁的再版圖書目錄,即使手頭缺乏資金,也能擁有富足的資產。我知道有些小規模的出版商計算好了所需的退休金額,打算等到他們的公司實現這個資產值之後就賣掉公司,還有一些是因為沒有退路才賣掉的,在長年的損失之後,他們就接受了無法抗拒的出價。
4.建立出版帝國的鴻鵠之志。大型出版社的創始人們都有自信借來大筆資金用於創辦大型出版社。在英國,蒂姆‧海利‧哈欽森(隸屬於霍德‧海德蘭出版社)和奈傑爾‧牛頓(隸屬於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都是類似的典型。這些人不僅是精明的金融家,同時也有卓越的出版才華,如果沒有才華,有再多的錢也無法成功。
今天的獨立出版商,除了需要具有必備的核心競爭力外,還需要與年輕人接觸,了解眾多的新技能。我很高興把這個新的挑戰傳遞給下一代,他們中有很多有能力的佼佼者能夠取代我今日的地位或者開創他們自己的公司。
人生的轉折
像許多獨立出版商一樣,我創業之初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大學期間,我編輯過一份定期出版的雜誌(一回想起來我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之情),那時候我發現寫作並不是件難事。畢業時我獲得了物理學學位,之後的十年我都在研發部門工作,最後我成了工程師雲集之地的物理學家,專注於研究絕緣體。這些年來的一項邊緣受益卻是閱讀世界文學的自由,我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文學讀物。說來諷刺,我成了出版商之後,閱讀 的讀物倒比從前少了。在一次對於未來命運的質疑之後,我毅然在32歲那年結束了我的調研生涯,然後我申請做了《理解科學》的主編。這是一部為中學教育而出版的系列圖書。
我決定告別穩定的科研生活時,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大為驚訝。當他們得知我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之後,他們的驚訝之情徒增無減。那個冬天的天氣正好是有史以來最為惡劣的,我每天要穿越50英里 不便的路程上下班。


作者簡介:菲利浦‧科甘(Philip Kogan)1930年生於倫敦。在空軍部隊服完兵役後,進入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就讀物理學,接著進入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工業研發部門工作了十年,後轉行進入出版業。1967年,他從一個兄弟那裡借來2,000英鎊,與合作夥伴特里‧佩奇 創辦了科甘‧佩奇出版社(Kogan Page)作為兼職生意。在過去的四十年中,科甘‧佩奇出版社逐步確立了它作為獨立出版商的領軍地位,主要從事商業類、管理類、成人職業生涯等類似題材的 出版。作為英國獨立出版協會的前任主席,科甘是第一位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主席。他還曾出任出版商協會的財務總管。
回首過去的四十年,捫心自問這一切是否值得?深厚的友情、有能力去寫作並出版我喜歡的圖書、招聘我喜歡的員工、出版一些真正有價值的圖書、走遍五湖四海 ──如果沒有走入這一行,現在的我會是什麼樣呢?我知道如果我一直穿著白大褂待在很容易被政府忽視的技術行業,我的一生將何其悲哀!
現在看來,驅使我們進入出版領域的主要因素有:
1.不錯的名頭。出版是個令人滿意、可以實現自我的職業,這種職業在晚宴上要比「牙醫」或者「衛生檢查員」聽起來好聽。
2.不斷湧現的新目標。最近,一位知名的獨立出版商告訴我她想改變全世界,她確實身處這樣的優勢環境中,但是,即使是理想主義者也得面對郵資和資金周轉的問題。
3.適度的資產目標。這也是他們的動機之一,如果擁有強勁的再版圖書目錄,即使手頭缺乏資金,也能擁有富足的資產。我知道有些小規模的出版商計算好了所需的退休金額,打算等到他們的公司實現這個資產值之後就賣掉公司,還有一些是因為沒有退路才賣掉的,在長年的損失之後,他們就接受了無法抗拒的出價。
4.建立出版帝國的鴻鵠之志。大型出版社的創始人們都有自信借來大筆資金用於創辦大型出版社。在英國,蒂姆‧海利‧哈欽森(隸屬於霍德‧海德蘭出版社)和奈傑爾‧牛頓(隸屬於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都是類似的典型。這些人不僅是精明的金融家,同時也有卓越的出版才華,如果沒有才華,有再多的錢也無法成功。
今天的獨立出版商,除了需要具有必備的核心競爭力外,還需要與年輕人接觸,了解眾多的新技能。我很高興把這個新的挑戰傳遞給下一代,他們中有很多有能力的佼佼者能夠取代我今日的地位或者開創他們自己的公司。
人生的轉折
像許多獨立出版商一樣,我創業之初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大學期間,我編輯過一份定期出版的雜誌(一回想起來我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之情),那時候我發現寫作並不是件難事。畢業時我獲得了物理學學位,之後的十年我都在研發部門工作,最後我成了工程師雲集之地的物理學家,專注於研究絕緣體。這些年來的一項邊緣受益卻是閱讀世界文學的自由,我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文學讀物。說來諷刺,我成了出版商之後,閱讀 的讀物倒比從前少了。在一次對於未來命運的質疑之後,我毅然在32歲那年結束了我的調研生涯,然後我申請做了《理解科學》的主編。這是一部為中學教育而出版的系列圖書。
我決定告別穩定的科研生活時,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大為驚訝。當他們得知我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之後,他們的驚訝之情徒增無減。那個冬天的天氣正好是有史以來最為惡劣的,我每天要穿越

我的新東家是薩普森‧洛出版社,坐落於鄉下的一家凌亂的老房子裡。我主要負責一支年輕理科研究生團隊的工作。對於我這位初來乍到的新上司,他們毫不吝惜自己的批評言辭。我的確面臨著挑戰,不過我也得到了經驗教訓。
薩普森‧洛出版社的工作理念是維多利亞式的,不過很有效。我學會了創辦特定長度的讀物,並能把主題和插圖及圖表聯繫起來,這一點在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常常需要把有相當難度的概念解釋得通俗易懂,因此而面臨的壓力讓我第一次感激我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科學。
我在薩普森‧洛也學會了極度迫切地拿到手稿,然後第一時間把手稿加工出來,這樣的速度是我現在的同事們永遠都望塵莫及的。比如,使用《理解科學》中的素材,我為新的《中等教育考試認證》編寫了《中學物理讀物》。我編的書出版了,有四種顏色,還配有插圖說明,在傳統的教育出版商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之前,我的書已經賣出了成千上萬本。
在斯蒂爾森公司工作期間,在一位倔強的老公務員的幫助下,我創辦了一份大型但極其枯燥的出版物《英國資格》(British Qualification),它是我和朋友安德魯‧德意志共同經營出版的,安德魯總是熱衷於「冒險」出版一些內容嚴謹的題材來支持和保障他的出版業務。 然而《英國資格》一直以來都很穩固可靠,現在已經出版了第38版。
人們或許會從中總結出一個結論:只要有能力想出主意,就能出版一整套讓人滿意的出版物,不管素材是簡單還是枯燥,都能贏利。這也是我從事這項事業的主要原因。
創業:注重重版書
我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創辦我自己的公司。我從兄弟那兒借了2,000英鎊,與特里‧佩奇合資用我們的名字創辦了科甘‧佩奇出版社。特里是一位記者,也是行業培訓方面的專家。在四個月的時間裡,我們一起寫作、一起編纂、一起印刷了一本400頁的《行業培訓年鑑》(Industrial Training Yearbook)。我們透過直郵的形式進行銷售。為此,我專門撰寫了一本名叫《行業培訓有沒有降臨到你的盤子裡?》的宣傳小冊子,並按照郵寄清單把它們一一寄出去。第一批寄出了1,000份,出乎意料的是得到30%的回應。同時在與富瑤書店聯繫時,我成功地賣出了50本《行業培訓年鑑》,我很好奇這本書的魔力所在。之後我們的公司開始接到書店的訂單,我們也開始簽約作者,並和富瑤書店這樣的大型連鎖書店進行交易。
有了不錯的開始,我們的作者資源中多了行業培訓和運輸管理方面的專家。透過與《每 日電訊報》聯手,我們賣出很多探索職業生涯的書籍。針對行業方面的熱門話題,我們快速寫作、快速出書,如一本新穎的、有爭議性的《行業關係行為》 (Industrial Relation Act),最終大獲成功。
獨立出版商有特權也有機會就時事話題進行出書。如果他們同時能夠建立自己的重版目錄,他們就找到了長盛不衰的秘訣。我非常引以為豪的是:我們出版的許多原版書都在重版,時過三十多年,仍舊在重印。
隨著科甘‧佩奇在圖書交易領域的名氣越來越大,我們的圖書開始擴展到教育、商業和管理領域,我也逐漸結識了大多數重要的書商。但三、四年之後,我和特里‧佩奇分道揚鑣了,但他的名字至今仍然是公司名字的一部分。

創業經驗
1970年,我們的出版社搬到了倫敦北部。那時候我們只有六、七名員工。在公司成立四十年後,我們大概有四十名員工,並且擁有1,500種在版圖書和每年130種的新書上市。
我們也有失誤的時候:我們本應該專注於某個領域,並成為該領域強有力的專業出版商,但卻發展成了專業和大眾兼而有之。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有兩個領域的銷售代表並開展直銷,這對中小規模的公司而言是一項負擔。我們的優勢在於擁有一個強勁的再版圖書目錄,這個目錄給我們做出了不少貢獻。面對新書緩慢成長的情況,我們可以透過銷售再版圖書來贏利。
現在的出版業僅靠出版商們對書目的敏感把握已經遠遠不夠了,傳統的圖書交易已經越來越難以經營。要想做好出版,首先要了解和熟知銷售通路。在圖書交易市場上,知名出版商有絕對優勢佔據大部分市場比率,但是在網路上所有的出版商都是平等的。假如掌握並開展了網路技術方面的投資,即使是小規模的獨立出版商也有能力與大出版商競爭抗衡。
我們的出版理念是著眼於整體。我們著眼於所有可能的收入來源,包括網路銷售、線上出版和其他有聲形式的出版。我們也明白要想生存下去,也得拉廣告贊助並銷售圖書和網路上的廣告空間。我們希望和鍾愛的書店繼續合作的同時,也與專業性機構和顧問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因為他們能提供書目和市場方面的資訊。
新型的獨立出版商需要具備的素質不同於以往了,獨立出版商必須有理性與創新的觀念。他們必須經受住市場的考驗,確信自己的市場通路,善於進行內部管理──適度的會計和財務控制,進行有意義的月度管理。如果出版商選擇合作夥伴,一定要牢記出版業和婚姻一樣,一位相處多年的同事和好朋友也會像愛人一樣與你分道揚鑣。要謹慎新成立公司的股份,創始人的慷慨可能會成為他以後的困擾。除非這家公司以後將被出售,否則,獨立出版商的股份沒什麼價值,讓員工參與所有權只會招致沒完沒了的麻煩,因此,獨立出版商完全可以尋找其他的獎勵方式。
我不會用「企業家」這個詞來形容自己。我是英國3,500家獨立出版商中的一員。大多數獨立出版商的規模很小,有些僅有一人,往往只專注於一本書。但是,用公正的眼光來看,大多數出版商的運作非常專業。他們中的有些專家甚至堪稱世界級的領導。但為了生存,獨立出版商需要比大型出版企業的競爭者更熟知遊戲規則,即便是最小的出版商也得是行政主管、財務長官、設計師、印刷採購員、編輯、銷售員、發行商、出口商,如今,還必須是網路巨頭,這些技能很難在大型企業環境下的個人身上發現。
編者點評
放棄安穩的科研生活投身出版行業,再到創立自己的出版公司並堅持40餘載,菲利浦‧科甘的職業生涯充滿了企業家的精神。獨立出版商規模雖小,但是其專業性不亞於大型出版社。它們憑藉重版書開拓一片天地。它們必須具備創新精神,熟悉市場規則,具備複合型技能,才能以一當十,確定自己的立足之地。
薩普森‧洛出版社的工作理念是維多利亞式的,不過很有效。我學會了創辦特定長度的讀物,並能把主題和插圖及圖表聯繫起來,這一點在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常常需要把有相當難度的概念解釋得通俗易懂,因此而面臨的壓力讓我第一次感激我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科學。
我在薩普森‧洛也學會了極度迫切地拿到手稿,然後第一時間把手稿加工出來,這樣的速度是我現在的同事們永遠都望塵莫及的。比如,使用《理解科學》中的素材,我為新的《中等教育考試認證》編寫了《中學物理讀物》。我編的書出版了,有四種顏色,還配有插圖說明,在傳統的教育出版商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之前,我的書已經賣出了成千上萬本。
在斯蒂爾森公司工作期間,在一位倔強的老公務員的幫助下,我創辦了一份大型但極其枯燥的出版物《英國資格》(British Qualification),它是我和朋友安德魯‧德意志共同經營出版的,安德魯總是熱衷於「冒險」出版一些內容嚴謹的題材來支持和保障他的出版業務。 然而《英國資格》一直以來都很穩固可靠,現在已經出版了第38版。
人們或許會從中總結出一個結論:只要有能力想出主意,就能出版一整套讓人滿意的出版物,不管素材是簡單還是枯燥,都能贏利。這也是我從事這項事業的主要原因。
創業:注重重版書
我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創辦我自己的公司。我從兄弟那兒借了2,000英鎊,與特里‧佩奇合資用我們的名字創辦了科甘‧佩奇出版社。特里是一位記者,也是行業培訓方面的專家。在四個月的時間裡,我們一起寫作、一起編纂、一起印刷了一本400頁的《行業培訓年鑑》(Industrial Training Yearbook)。我們透過直郵的形式進行銷售。為此,我專門撰寫了一本名叫《行業培訓有沒有降臨到你的盤子裡?》的宣傳小冊子,並按照郵寄清單把它們一一寄出去。第一批寄出了1,000份,出乎意料的是得到30%的回應。同時在與富瑤書店聯繫時,我成功地賣出了50本《行業培訓年鑑》,我很好奇這本書的魔力所在。之後我們的公司開始接到書店的訂單,我們也開始簽約作者,並和富瑤書店這樣的大型連鎖書店進行交易。
有了不錯的開始,我們的作者資源中多了行業培訓和運輸管理方面的專家。透過與《每 日電訊報》聯手,我們賣出很多探索職業生涯的書籍。針對行業方面的熱門話題,我們快速寫作、快速出書,如一本新穎的、有爭議性的《行業關係行為》 (Industrial Relation Act),最終大獲成功。
獨立出版商有特權也有機會就時事話題進行出書。如果他們同時能夠建立自己的重版目錄,他們就找到了長盛不衰的秘訣。我非常引以為豪的是:我們出版的許多原版書都在重版,時過三十多年,仍舊在重印。
隨著科甘‧佩奇在圖書交易領域的名氣越來越大,我們的圖書開始擴展到教育、商業和管理領域,我也逐漸結識了大多數重要的書商。但三、四年之後,我和特里‧佩奇分道揚鑣了,但他的名字至今仍然是公司名字的一部分。

1970年,我們的出版社搬到了倫敦北部。那時候我們只有六、七名員工。在公司成立四十年後,我們大概有四十名員工,並且擁有1,500種在版圖書和每年130種的新書上市。
我們也有失誤的時候:我們本應該專注於某個領域,並成為該領域強有力的專業出版商,但卻發展成了專業和大眾兼而有之。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有兩個領域的銷售代表並開展直銷,這對中小規模的公司而言是一項負擔。我們的優勢在於擁有一個強勁的再版圖書目錄,這個目錄給我們做出了不少貢獻。面對新書緩慢成長的情況,我們可以透過銷售再版圖書來贏利。
現在的出版業僅靠出版商們對書目的敏感把握已經遠遠不夠了,傳統的圖書交易已經越來越難以經營。要想做好出版,首先要了解和熟知銷售通路。在圖書交易市場上,知名出版商有絕對優勢佔據大部分市場比率,但是在網路上所有的出版商都是平等的。假如掌握並開展了網路技術方面的投資,即使是小規模的獨立出版商也有能力與大出版商競爭抗衡。
我們的出版理念是著眼於整體。我們著眼於所有可能的收入來源,包括網路銷售、線上出版和其他有聲形式的出版。我們也明白要想生存下去,也得拉廣告贊助並銷售圖書和網路上的廣告空間。我們希望和鍾愛的書店繼續合作的同時,也與專業性機構和顧問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因為他們能提供書目和市場方面的資訊。
新型的獨立出版商需要具備的素質不同於以往了,獨立出版商必須有理性與創新的觀念。他們必須經受住市場的考驗,確信自己的市場通路,善於進行內部管理──適度的會計和財務控制,進行有意義的月度管理。如果出版商選擇合作夥伴,一定要牢記出版業和婚姻一樣,一位相處多年的同事和好朋友也會像愛人一樣與你分道揚鑣。要謹慎新成立公司的股份,創始人的慷慨可能會成為他以後的困擾。除非這家公司以後將被出售,否則,獨立出版商的股份沒什麼價值,讓員工參與所有權只會招致沒完沒了的麻煩,因此,獨立出版商完全可以尋找其他的獎勵方式。
我不會用「企業家」這個詞來形容自己。我是英國3,500家獨立出版商中的一員。大多數獨立出版商的規模很小,有些僅有一人,往往只專注於一本書。但是,用公正的眼光來看,大多數出版商的運作非常專業。他們中的有些專家甚至堪稱世界級的領導。但為了生存,獨立出版商需要比大型出版企業的競爭者更熟知遊戲規則,即便是最小的出版商也得是行政主管、財務長官、設計師、印刷採購員、編輯、銷售員、發行商、出口商,如今,還必須是網路巨頭,這些技能很難在大型企業環境下的個人身上發現。
編者點評
放棄安穩的科研生活投身出版行業,再到創立自己的出版公司並堅持40餘載,菲利浦‧科甘的職業生涯充滿了企業家的精神。獨立出版商規模雖小,但是其專業性不亞於大型出版社。它們憑藉重版書開拓一片天地。它們必須具備創新精神,熟悉市場規則,具備複合型技能,才能以一當十,確定自己的立足之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