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德國】出版社之都
2008/07/06 22:55
瀏覽1,783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被視為20世紀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德國戲劇家和詩人,是史詩戲劇理論的創始人。從1924年至1933年以及從1949年至1956年辭世,布萊希特一直在柏林生活和創作。布萊希特紀念碑就矗立在他和海倫娜‧維格爾於1949年秋一起創建的世界著名的柏林劇團(Berliner Ensemble)的門前。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 1979-1856)是19世紀最重要的德國詩人和新聞工作者之一。他被視為浪漫主義的最後一位代表,同時也是浪漫主義的超越者。1821至1823年在柏林求學期間,海涅開始了文學創作的生涯,定期光顧柏林的文學場所,其中包括猶太女作家拉赫爾‧法拉根組織的著名文學沙龍。

E. T. A‧霍夫曼(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 1776-1822)是魏瑪古典主義時期(席勒、歌德)的作家和音樂家,1800年左右曾在柏林生活。他就是約克‧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的原型。他以大多數德國人不擅長的幽默和諷刺著稱。

柏林──出版社之都
出版社的任務在於為企業利益和社會需求服務,因此一個合適的地域環境對出版社的成功來說非常重要。而柏林(Berlin)則是出版社的上乘之選:這裡不僅是德國的政治首都,而且也是圖書行業、作家、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劇院、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聚集中心。柏林的300多家出版正是意識到了首都的優勢,從得天獨厚的文化和科學基礎設施優勢中獲益,從而獲得了可觀的業績。此外,柏林還是歐洲植被覆蓋率最高和生活成本最低的大城市。

出版社縱覽
柏林是德國重要出版社的總部所在地,其中學術出版社的規模最大,在全球的聲譽最高。著名的史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是世界著名學術出版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學術出版社之一。2005年與克魯維爾﹝Kluwer﹞出版社正式合併,名稱改為Springer Science and Business Media)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不僅在柏林學術出版界首屈一指,而且也位居德國大型出版社競技榜榜首。

柏林的老牌出版社瓦爾特‧德‧格魯特(Walter de Gruyter,成立於1746年)已經擁有260多年的歷史,在2006年購買了紹爾出版(K.G. Saur)和馬克斯‧尼邁耶爾(Max Niemeyer)出版社之後,一躍而成為歐洲大陸最大的人文學術出版社。

其次要說的是柏林的教科書出版社,該領域在德國的龍頭企業是康乃馨出版社(Cornelsen Verlag)。此外,柏林的大眾出版社也實力雄厚:烏爾斯坦因(Ullstein,尤斯坦)出版集團是該領域的一面旗幟;Propyläen出版社映射著德國精神和文化的歷史;羅沃特(Rowohlt)出版社的成立為柏林出版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奧福堡(Aufbau)出版社則是兩德統一以來發展最迅速的首都出版機構。此外,Klaus Wagenbach、猶蘭培格(Eulenspiegel)、紅書(Rotbuch)、林克斯(Ch. Links Verlag)、Nicolai、Schwarzkopf & Schwarzkopf、Alexander、BeBra和Transit等都是柏林一些耳熟能詳的出版社。他們熱衷於在德國的圖書市場上推陳出新,經常為各大報紙提供精彩的副刊文章。

大約5年前開始一直到今天,柏林出版行業迎來了一個創業浪潮,許多中小型出版社紛紛成立,如Berenberg、Kookbooks、Verbrecher、Wolf Jobst Siedler jr.還有Matthes & Seitz就是其中的代表。人們把這些出版社統稱為新生出版社。在過去的幾年裡,新生出版社不論在媒體還是在圖書行業都獨領風騷,頭條新聞見諸報端,最新書訊驚喜不斷。出版行業是我們社會中最富思想性和開放性的行業,而這些新生出版社及眾多的中小型大眾出版社則是不斷創新的基石。

柏林有許多小而精的出版社,在兒童書籍、漫畫書、藝術和旅遊類書籍、外來文化系列書籍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為柏林出版行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柏林作為德國的漫畫之都也是無可爭議的事實。首都多元化的環境為富有前景的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最好的條件。這一點在漫畫行業表現得尤其明顯。無論是經濟界的巨人還是來自漫畫行業的小型出版社,柏林都是最理想的地區:這裡有來自全歐洲的創新者,他們從城市特有的氛圍中獲取靈感。

位於柏林的Egmont-Ehapa出版社是漫畫出版界的領軍人物。漫畫雜誌《MOSAIK》早在1955年就誕生了,從1991年開始,該雜誌由柏林MOSAIK Steinchen für Steinchen出版社出版發行。Reprodukt是一個規模較小的漫畫出版社,但卻在德國乃至全球漫畫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引領著漫畫界的最新潮流。德國唯一的漫畫博物館──Renate漫畫博物館也坐落在柏林,擁有將近一萬冊漫畫書籍以及研究資料。

圖書銷售的寶地
柏林擁有一個高度專業的圖書銷售管道和網路,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其他城市可以企及。這裡有不計其數的書店和種類齊全的圖書,除了大眾書籍和學術出版物以外,各類專業書籍是柏林書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管是出版商還是讀者,柏林都是一個理想的選擇:作為出版商,您將在此享受到最優質的圖書展示平台;作為讀者,您可以在此擁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更大的機會找到並購買您喜愛的書籍。

文學創作的搖籃
柏林也是德國作家的搖籃。柏林作家在德國兩大作家組織內所占的比例便是最好的證明。P.E.N(詩人、文論家、小說家)是全球最重要的作家組織,在世界140多個國家擁有代表機構,其在德國中心的會員中有40%來自柏林。另一個作家組織——德國作家協會的情況也是如此,超過四分之一的作協成員在柏林生活和創作。

柏林的作家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影響巨大,特別是對德國當代文學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中青年一代作家是中堅力量,湯瑪斯‧布魯西斯(Thomas Brussig)、烏蕊卡‧德拉斯納(Ulrike Draesner)、譚雅‧杜克斯(Tanja Dückers)、朱麗亞‧弗朗克(Julia Franck)、杜爾斯‧格律貝(Durs Grünbein)、尤迪特‧赫爾曼 (Judith Hermann)、瓦拉德米爾‧卡米納爾(Wladimir Kaminer)、亞歷山大‧奧桑(Alexander Osang)、英卡‧帕拉爾(Inka Parei)和因格‧舒爾策(Ingo Schulze)這一長串名字,則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雖然風格各異,但都同樣優秀。這些作家不僅在德國、而且在國外也享有盛譽,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海外出版。據統計,每兩篇在各類文學競賽中獲獎的作品就有一篇產自柏林,由此可見,德國文學特別是年輕文學的陣營已經轉移到了柏林——德國作家的搖籃。

於此相應,柏林已經發展成為了德國文學經紀公司的中心。目前,德國共有120多個負責幫助作家在出版市場進行運作的文學經紀公司,其中最重要的Eggers & Landwehr、Graf & Graf、Mohrbooks Berlin和The Berlin Agency等都已駐足柏林。

年輕的作家還在繼續不停地湧向柏林——這座充滿文學魅力的城市。他們正在努力探尋當今時代的話題,用文字營造出一個新的審美新概念。他們的目光不僅僅停留在德國,而是延伸至全世界。

文學勝地和文學機構根據地
柏林為出版社及其作家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討論平台。

柏林的各類文學機構定期舉辦朗誦會和展覽會宣傳作家作品,開展論壇和研討會促進文學研究交流,還組織各種活動和獎學金專案擴大文學的影響力,舉行作家見面會建立文學關係網絡。因此,柏林的文學生活內容豐富、欣欣向榮。

柏林文學館(Literaturhaus Berlin)是其中最有名的文學機構,也是德語文學界所有類似文學機構的起源和開端。柏林文學研討會(Literarische Colloquium Berlin, LCD)近40年以來一直都是整個德語文學的中樞機構,除了舉辦各種公開朗誦會以外,還積極組織作家和翻譯家見面會、各類專題研討會、作家和其他文學職業工作者(如出版商、評論家和新聞記者)見面會,對德語文學的發展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柏林文學社(LiteraturWERKstatt Berlin)則致力於舉辦各種文學活動,如每年一次的柏林詩歌節、斑馬詩歌電影獎活動和Open Mike文學比賽等,以鼓勵和培養文學新生力量,為德國文學補充源源不斷的作家人才。位於柏林米特區的布萊希特故居下設有文學論壇(Literaturforum),專門負責維護布萊希特的作品,促進戲劇和其他藝術及媒體之間的對話,並舉辦各類公開活動來實現這兩個任務。

早在1696年就建立的藝術研究院(Akademie der Künste)至今仍活躍在柏林的文學舞台上,通過舉辦展覽會、朗誦會、學術研討會和作家見面會為精彩的首都文學生活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每個星期四,您只要來到夏洛騰堡區卡梅大街上的凱勒書店,都可以親耳聆聽到德語作家的朗誦會。

除此之外,世界文化宮、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國外駐德的文化機構和使館以及不計其數的文學沙龍、咖啡酒吧朗誦會以及書店的定期朗誦會都是柏林重要的文學活動中心。柏林的文學生活可謂精彩紛呈、舉不勝舉。

每年5月是柏林文學年的舉辦時節。這時候奧拉寧堡大街內會舉行圖書夜市。在柏林的40多個地點,文學愛好者可以免費參加和欣賞120多場朗誦會。

5月份的文學年剛剛結束,6月份的文學活動就你方唱罷我登場了。首先舉辦的是文學週活動。緊接著登場的是享有聲譽的柏林圖書節,1933年5月10日,納粹在貝勃爾廣場進行焚書活動,為了紀念德國圖書史上的那段黑色記憶,圖書節特意選擇在此舉行。每年的圖書節都會吸引數萬人前來參加,成為德國規模最大的文學活動之一。6月份的壓軸節目是著名的柏林詩歌節,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在詩歌節上向觀眾朗誦自己的作品。

每年9月份,柏林還會舉行一場長達兩個星期的國際文學節,全世界的作家都會前來助陣。文學節包括一系列豐富的活動,並且還專門為兒童準備了特定節目。

在法蘭克福書展舉行兩個星期以後,即10月末,柏林──勃蘭登堡圖書周就緊接著開幕了,國際知名作家將從各地趕來參加近160多場朗誦會。今年的柏林圖書週將更加熱鬧,因為與此同時還將有同柏林圖書週合作舉辦的首屆柏林偵探小說日,近40場朗誦會正在準備迎接偵探小說愛好者的到來。

科研和教學之城
柏林是德國學術出版社數量最多的城市,因為這裡聚集著德國最多的學術機構──學術撰稿人的基地,使得學術出版社具有了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這裡是全歐洲的學術研究中心。四所大學、三所藝術類高校、七所高等專科學校、一所國際商業學校和七十多所校外公立研究所構成了柏林強大的科研優勢。在這些機構工作的科研及工作人員數量達到了5萬多名。

由柏林自由大學和洪堡大學共同下屬的著名夏里特大學附屬醫院是歐洲最大的醫學系。柏林還非常注重科技的產業化,阿德勒斯霍夫高科技園和布赫高科界園區便是科學與經濟相結合的成功實例。

在這些科研機構中最有名的當屬亥姆霍茲中心、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弗勞恩霍夫研究所。這些研究機構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學和醫學領域,如哈恩-邁特納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分子遺傳學研究所和馬克斯-代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除此之外,柏林其他的自然科學技術和醫學研究機構主要有夏里特醫科大學、聯邦材料研究和檢測站、康拉德-楚澤資訊技術研究中心和羅伯特-科赫研究所。

在人文科學領域,柏林同樣擁有數量可觀的研究機構。最有名的是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約翰‧F‧甘迺迪北美研究所,奧托-蘇爾研究所和德國考古研究所。此外,文學研究中心和現代東方學中心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同時,自然科學研究所中也有人文研究方向,如亥姆霍茲中心的文化技術研究和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學史研究。

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還有柏林科學研究院。每年,研究院都要從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不同研究領域挑選出40位專家授予其研討會獎學金,其中也有作曲家和作家。他們定期參加研究所的見面會,從各自專業的角度來共同探討問題。

大學和高等專科學校
柏林工大擁有在校生近3萬人,是德國最大的工業大學,其留學生比例高達20%,名列德國高校第二。雖然身為工業大學,學校同時設有規劃、人文、社會學等專業,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柏林自由大學擁有在校生3.62萬人,是德國規模最大的大學之一。學校在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醫學方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其中的北美研究中心、東歐研究中心和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是學科研究的一面旗幟。柏林最古老的大學是洪堡大學,大約有3.1萬學生在此註冊學習。除了一些經典專業以外,學校還設置有東歐語言、亞洲和非洲學、性別研究等一系列新興和特色學科。

柏林藝術大學是德國最大的藝術類院校,設有30個專業,在校生達3,700多名,其學科設置的多樣性在歐洲同類學校中是獨一無二的。著名的藝術教授如衛維娜‧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羅利特(Loriot)、蕾貝卡‧霍恩(Rebecca Horn)和沃爾夫岡‧波特歇(Wolfgang Boettcher)都分別執教於該校的造型藝術系、設計系、音樂系和表演藝術系。

每年一度的科學長夜活動是柏林科學精彩紛呈一面的最好展現。在這個活動中,無論是科學研究者還是愛好者都可以來到多個院校和研究所,參加活動、開拓眼界。

歷史的收藏和留念
柏林的圖書館(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檔案館和研究院,位於柏林的國立圖書館藏書1,200多萬冊,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在二戰的硝煙中許多圖書逃過了劫難,同時也有許多圖書被損壞和遺失,但經過新的圖書採購已得到了補充。

在文化論壇的馬特哈教堂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古老的藝術圖書館,始建於1867年。圖書館不僅設有常規的藝術科學部,而且還下設服裝圖書館、裝飾收藏館、手工繪畫收藏館、海報及廣告藝術、應用設計、攝影和圖書藝術等收藏門類。

憑藉這40多萬冊館藏圖書,柏林藝術圖書館成為了德國最重要的專業藝術圖書館之一。

遺著、檔案和手稿
柏林共有100多家檔案館,只要登陸柏林檔案館網站即可查詢,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柏林州立檔案館。如果把館內收藏的檔案檔互相連接排列在一起,長度可達3.3萬米。此外,檔案館裡還收藏有將近100萬張照片和不計其數的城市歷史檔案,陳述了柏林從中世紀到現在的歷史變革。除了文字和照片材料以外,檔案館還存有許多視頻資料、海報、手跡和證書等。柏林戲劇的歷史也在檔案館裡得到了清晰的呈現。在外交部的政治檔案館收藏了自1811年以來德國簽署的所有雙邊和多邊協定。

柏林-勃蘭登堡科學研究院檔案館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館藏最豐富的科學博物館。

柏林電影博物館暨德國電影資料博物館內收藏了一萬兩千部無聲和有聲電影、3萬部電影劇本,同時還珍藏有著名電影女演員馬麗娜‧迪特里希的遺作和一系列電影技術收藏資料。柏林造型博物館內的包豪斯檔案館的500多項展品為建築系師生提供了包浩斯豐富的學習和教學資料。德國音樂檔案館收集了大量唱片及錄音帶、樂譜資料和音樂書籍,並以數量眾多的音樂特藏品而著稱。普魯士文化遺產圖片檔案館內收藏了1200萬幅照片,其中包括許多攝影家的珍貴遺作。

孟德爾松檔案館是有關柏林城市史中另一個重要的檔案館,館內收藏了門德爾松家族、孟德爾松‧巴托爾迪和亨塞爾的歷史資料。柏林新猶太教堂基金會下設的猶太中心檔案館記錄了從17世紀到1945年的猶太社會史。此外,柏林工業大學的反猶研究中心檔案館收藏了許多德國至今重要的反猶歷史資料。

科學交流的平台
柏林-勃蘭登堡科學研究院是致力於促進科學研究和發展的重要機構,坐落於著名科學家和世界旅行家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在耶格大街上的故居內。洪堡生前也是該科學院的成員。在科學院成立300年以來的歷史裡,共出現了7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院由200名遴選出的科學家成員組成,主要任務是支持成員的科研計畫、促進成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同時也負責組織公開的科普宣傳活動。從2007年起,科學研究院為每年的活動制定了一個年度主題。首屆科學年的主題是「歐洲在中東——中東在歐洲。」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全球出版業版圖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