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德國】南德出版重鎮慕尼黑
2008/07/06 21:34
瀏覽91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中華讀書商報/張筱雲


提起德國出版業,我們的第一反應恐怕不是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就是貝塔斯曼集團了,而德國出版重鎮慕尼黑Munich)卻很少為人們提及。

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德語出版社及廣義上的相關行業單位(包括各大學圖書出版科系和學術研究機構)共有24,000多個。但僅就德國一地,便有2,632 出版社,每年大約推出8萬種出版品,不僅當地市場蓬勃,同時,文化輸出也相當興盛,估計約售出5千多本書國外版權,其中大部分翻譯成中文,其次為英文和荷蘭文。

在全德各地當中,南部巴伐利亞州不僅面積最大,同時也是全德、甚至全歐洲最富有、旅遊業最發達、失業率最低的地區。在出版文化事業方面也不例外,根據「巴伐利亞州出版社及書商協會」(Verband Bayerischer Verlage und Buchandlungen e. V.)所公布的數字,該邦共有554家出版社(253家集中在慕尼黑市,佔全德國1/10),800家書商,例如德國規模最大的口袋書出版公司(DTV)、貝塔斯曼集團(Bertelsmann)、多羅默爾集團(Droemer)、謝爾滋社(Scherz)、羅沃特(Rowohlt)、席德勒(Siedler)、皮貝爾(Pieper)、克努爾(Knur)、卡爾漢塞爾(Carl-Hanser)等知名大公司的總部都設在慕尼黑,所以,就出版社質量而言,可謂全德之冠。慕尼黑之外的幾個出版大城,例如柏林(195家)、漢堡(135家)、斯圖佳特(109家)、法蘭克福(109的家),這些地 方雖然規模與數量也不差,但和前者比起來,顯然有一段距離。

巴州首府慕尼黑是人文、藝術、學術、科技、工業和商業匯集之都,佔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再加上位於該市的巴伐利亞州出版社及書商協會組織健全、管理完善,不但為從業者者設有特定的專業諮詢部門,同時在有心人的積極經營策劃之下,一年到頭活動不斷,除了每天(幾乎)都有新書發表會,每個月還定期舉辦研討會,提供業者吸收新知、熟悉法令規章的機會。

最值得一提是,目前相當熱門的「書市論壇」(Buch Mark Forum),這項大型活動每年都舉辦34次,邀請國際頂尖專家,就最新資訊、經營理念和種種與業內人士者所關切的課題作報告,例如去年四月以〈市場的各種可能性──不景氣時代的應變之道〉為主題,由協會和巴州最大銀行及紐約大學出版中心共同籌辦,以演講和討論方式進行,效果反應,廣受業者歡迎。該協會善於運用資源,以企業式經營,平日和文化團體、政府機構、大專院校、研究單位、金融機構聯繫密切,互動良好,透過管道,為會員、非會員(有心從事出版、文化)爭取福利、開闢市場,例如開設職業訓練班、訓練學校、在職進修、引介就業機會、促進作家和出版社之間互動。

另外,還有一年一度的慕尼黑書展,也屬該協會重頭戲之一。從1959年開始,秋冬之交舉辦,為期18天,今年邁入第43屆,根據最近幾年的統計數字,平均大約有來自巴伐利亞州的200個出版單位參展,尤其難得的是,為方便上班族,每天開放到晚上11點半,在夜生活不盛行的德國可謂絕無僅有。書展形式和法蘭克福書展類似,除了數不盡的書、朗誦會,還可以和心儀作家座談,除此,主辦單位並專為兒童、青少年提供文學特別節目。

最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該協會1980年開始頒贈的「修氏兄妹獎」(Geschwister Scholl-Preis)和「克林納國際書卷獎」(CORINE),已成當地文壇公認的重要獎項。前者是為紀念修氏兄妹所設立的文學獎,以獎勵獨立思考、精神自由、道德勇氣、知識分子良知為宗旨,獎金2萬馬克。後者主要從德國全年度最佳排行榜,分類選出暢銷作品,歷史不若前者悠久,但深獲媒體重視,去 年的頒獎典禮,電視公司派專人90分鐘錄影,在黃金時段全程現場轉播。

人口130萬的慕尼黑,和世界上動則上千萬的大都會比起來,雖然只能算「小村莊」,但她對文化、藝術、各方面的重視、成就與努力,卻是值得多方仿效的「巨人」,尤其,在出版、文化事業方面,巴伐利亞州出版社及書商協會的推動促成功不可沒。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全球出版業版圖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