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5年,英國著名科學家J. C. 麥斯威爾提出了用照相法再現色彩的理論。1860年,他成功地進行了實驗。他的實驗表明,對一個物體可分別用紅、綠、藍三種顏色的濾鏡,拍攝出三張黑白底片;用這三張底片製成三張幻燈片,並用三個幻燈機各配上相應的濾鏡進行放映,如果三個影像能精確地重疊在螢幕上,則原物上所有的顏色都重現出來。拍攝時,他先在照相機鏡頭前安放了一塊紅色濾鏡,此時只有紅光才能透過濾鏡使黑白片感光,而綠光、藍光則被濾鏡吸收;在拍攝的底片上,感光的部分變成黑色,洗成正 片後是透明的。然後,他又分別在鏡頭前放置綠色濾鏡和藍色濾鏡,使底片分別對綠色和藍色感光。放映時,三張正片投射影像的色光在銀幕上產生色光組合,再現被拍攝物體的天然色彩。紅、綠、藍是三種原色。因為三原色在交叉混合的部位產生了間色的複色,螢幕上顯現出的顏色遠遠多於三種,所以人們稱這種拍攝方法為加色法。由於光的相互干涉作用,它與畫家調色板上顏色混合的效果是不同的。當時麥斯威爾等量的藍光生成青光。儘管由於感光材料的限制,麥斯威爾沒有拍出一張彩色照片,但他的理論與實踐為彩色攝影技術的問世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1.可以傳達意念,表達某種確切的含義,如交通號誌上的紅色表示停止,綠色表示通行的意念,已成為全世界所了解和承認的一種視覺語言。
2.色彩有明顯的影響情緒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現不同的情感。
3.色彩有使人增強識別記憶的作用。如富士彩色膠捲的綠色,柯達的彩色膠捲的黃色則成為消費者識別、記憶商品的標準色。
4.彩色畫面更具有真實感,充分地表現物件的色彩、質感、量感。
5.色彩能增強畫面的感染力。色彩遠較黑、白和灰色更刺激視覺神經。具有良好色彩構成的設計作品,能強烈地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強化藝術魅力。
色彩的象徵性
與大部分人的經驗與聯想有關,人們透過與自然界和社會的接觸,逐步形成色的概念和聯想。色彩的象徵意義是具有世界性的,不同的民族產生的差異不大。
紅色:最引人注目的色彩,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是火的色、血的色。象徵熱情、喜慶、幸福。另一方面又象徵警覺、危險。紅色色感刺激強烈,在色彩配合中常發揮著主色和重要的調和對比作用,是使用得最多的色。
黃色:是陽光的色彩,象徵光明、希望、高貴、愉快。淺黃色表示柔弱,灰黃色表示病態。黃色在純色中明度最高,與紅色色系的色配合產生輝煌華麗、熱烈喜慶的效果,與藍色色系的色配合產生淡雅寧靜、柔和清爽的效果。(下圖:不同純度)
藍色:是天空的色彩,象徵和平、安靜、純潔、理智。另一方面又有消極、冷淡、保守等意味。藍色與紅、黃等色運用得當,能構成和諧的對比調和關係。
綠色:是植物的色彩,象徵著平靜與安全,帶灰褐綠的色則象徵著衰老和終止。綠色和藍色配合顯得柔和寧靜,和黃色配合顯得明快清新。由於綠色的視認性不高,多為陪襯的中型色彩運用。
橙色:秋天收穫的顏色,鮮豔的橙色比紅色更為溫暖、華美,是所有色彩中最溫暖的色彩。橙色象徵快樂、健康、勇敢。
紫色:象徵優美、高貴、尊嚴,另一方面又有孤獨、神秘等意味。淡紫色有高雅和魔力的感覺,深紫色則有沉重、莊嚴的感覺。與紅色配合顯得華麗和諧,與藍色配合顯得華貴低沉,與綠色配合顯得熱情成熟。運用得當能構成新穎別致的效果。
黑色:是暗色,是明度最低的非彩色,象徵著力量,有時又意味著不吉祥和罪惡。能和許多色彩構成良好的對比調和關係,運用範圍很廣。
白色:表示純粹與潔白的色,象徵純潔、樸素、高雅等。作為非彩色的極色,白色與黑色一樣,與所有的色彩構成明快的對比調和關係,與黑色相配,構成簡潔明確、樸素有力的效果,給人一種重量感和穩定感,有很好的視覺傳達能力。
色彩的冷暖感
紅、橙、黃的色調帶暖感,藍、青的色調帶冷感。低明度的色具有暖感,高明度的色具有冷感。高純度的色具有暖感,低純度的色具有冷感。
色彩的輕重感
色彩的輕重感主要由明度決定,高明度具有輕感,低明度具有重感。白色最輕,黑色最重。(下圖:不同明度比較)
色彩的軟硬感
色彩的軟硬感與明度純度都有關。凡是明度較高的含灰色系具有軟感,明度較低的含灰色系具有硬感。強對比色調具有硬感,弱對比色調具有軟感。
色彩的明快憂鬱感
色彩以明快憂鬱感與明度純度都有關。凡是明亮而鮮豔的色具有明快感,凡是深暗而渾濁的色具有憂鬱感。強對比色調具有明快感,弱對比色調具有憂鬱感。
色彩的興奮沉靜感
有興奮感的色彩,刺激人的感官,使人興奮,引起注意。色彩的興奮沉靜感與色相、明度、純度都有關,其中以純度的影響為最大。色相方面,紅、橙色具有興奮感,藍青色具有沉靜感。在明度方面,明度高的色具有興奮感,明度低的色具有沉靜感。在純度方面,純度高的色具有興奮感,純度低的色具有沉靜感。強對比色調具有興奮感,弱對比色調具有沉靜感。色相種類多顯得活潑熱鬧,少則令人有寂寞感。

色彩的華麗樸素感
色彩的華麗樸素感與純度關係最大,其次與明度也有關。凡是鮮豔而明亮的色最具有華麗感,凡是渾濁而深暗的色具有樸素感。有色彩系具有華麗感,無色彩系具有樸素感。強對比色調具有華麗感,弱對比色調具有樸素感。
平面設計中為使資訊傳達清晰,色彩的可視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色彩的可視度即色彩的知覺度,或稱易見度,是指色彩感覺的強弱程度,它是色相、明度和純度對比的總反應,屬人的生理反應。圖形與其周圍的色彩對比是否能清晰看出,圖與底色彩的對比有的能看的清,有的看不清,既有的可視度高,有的可視度低。大體說來明度差大的可視度高,明度小的可視度低。公路警告牌上用黃、黑配色清楚易辨,就是利用可視度的一個例子。(下圖:不同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