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英國】2007年《衛報》10部勾魂小說
2007/12/30 22:48
瀏覽1,108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2007.12.28 中國圖書商報

英國《衛報》「觀察家」專欄記者阿歷克斯‧克拉克日前選出了2007年他最喜歡的10本小說。阿歷克斯說,對於小說愛好者而言,2007年有很多東西值得玩味。至少從一些真正有票房號召力的作家紛紛在今年出版小說這一點來說,這使得以往很難成為鎂光燈聚焦下中心人物的小說家,有機會進入更多公眾的視野。而阿歷克斯所關注的,是在上榜暢銷書之外的閱讀體驗。

1.《藏在歷史黑暗中的人》(Darkmans)/尼古拉‧巴克(Nicola Barker)著 /Fourth Estate 出版社出版來自布克獎入圍作家的神秘史詩般的小說《藏在歷史黑暗中的人》,講述了女主人公來到英國肯特郡一個叫阿什佛德(Ashford)的毫無生氣的地 方,揭示一系列詭異奇妙事件的真相。
作為布克圖書獎的決賽入圍作品,《藏在歷史黑暗中的人》是一部讀來輕鬆愉悅的作品,它對以往講述歷史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別出心裁的檢測。過去的史料記載可能愚弄了我們所有的人……如果歷史只是一個不斷重演的病態玩笑,那麼正在一五一十講述它的人是誰?為什麼?或許是約翰‧斯科金?這個聲名狼藉的愛德華四世時的宮廷小丑,他最喜歡的消遣就是焚燒活人以博得王宮貴族的歡笑;或者是亨利八世的御用太醫安德魯‧包德?就是他為約翰‧斯科金樹碑立傳,粉飾歷史真相。
《藏在歷史黑暗中的人》是一部非常現代的書,故事背景被設定在阿什佛德(一個可笑的現代化小城),故事圍繞兩個非常老套的主題展開:愛與嫉妒。這同時是一本關於入侵、迷惑、取代和佔有的圖書;是一本關於喜劇、藝術、處方藥品和手足病治療的圖書;也是一部有著令人吃驚的新奇創意的史詩類小說。

2.《殺手之死》(Death of a Murderer)/羅伯特‧湯姆森(Rupert Thomson)著/Bloomsbury公司出版
羅伯特‧湯姆森的想像力是如此之豐富,以至於他的寫作總是一氣呵成,每一部作品都有截然不同的內容題材。《殺手之死》是他的最新作品,講述了一名員警被派到醫院太平間負責守衛一名殺人犯瑪拉‧辛德莉屍體的故事。人的停屍房,孤身一人的夜晚,巨大的恐怖和不安氣氛緊緊地將讀者包裹在其間。
書中描述的殺人犯瑪拉‧辛德莉在英國現實生活中確有其人,此人臭名昭著,犯有最令人髮指的殘酷獸行:虐待和謀殺兒童,故事描寫辛德莉在監獄服刑30年之後在獄中自然死亡。比利‧泰勒,一名才智平庸、胸無大志的小員警被派到醫院太平間值夜班,看守辛德莉的屍體。在12個小時的守夜期間,比利反思了他自己的婚姻危機、家庭問題,思考失落的愛、友誼和死亡。
在幾個場景中,作者安排辛德莉這一英國歷史上最令人憎恨的女魔頭的鬼魂現身,和比利討論他所面臨的麻煩和迷茫,以及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作惡衝動。作者的寫作相當精彩:嗅得到霉爛氣味的夜晚,各種不安的氣息,在滴答滴答的肅靜中等待著恐怖事件的發生要比真的看見什麼大怪物可怕得多。

3.《當我們遭遇不順的時候》(When We Were Bad)/夏洛特‧曼德森(Charlotte Mendelson)著/Picador出版社出版拉比‧克勞迪婭‧羅賓看起來什麼都有了:一個興旺繁榮的猶太教會的成員、一個光鮮的家庭、一份體面 的媒體工作。除了她的兒子將要在教堂的聖壇上拋棄他的新娘,她的丈夫試圖隱藏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以及她其他子女亂七八糟的生活,而要讓所有這些朝好的方向發展真是異常艱難。作者曼德森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她絲毫不帶偏見地觀察反映了那些蟄居在英國的眾多猶太人,以一種自我厭惡的方式勉強自己融入英國社會同時又保持猶太人傳統的矛盾生活。

4.《當女孩遇見男孩》(Girl Meets Boy)/艾莉‧史密斯(Ali Smith)著/Canongate出版社出版這是英國坎農格特出版社(Canongate)「重述神話」系列之中的作品之一,出自英國惠特佈雷德 (Whitbread)文學大獎得主艾莉‧史密斯之手,作者以抒情風趣的筆調改寫了奧維德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
小說的主人公伊莫金和安西婭是一對性格截然相反的姐妹,她們在一家創意行銷公司工作,試圖以其從事的一種新型的蘇格蘭瓶裝水業務「把想像力、政治和自然裝在瓶裡」銷往全世界。安西婭的性格有點輕浮,她對辦公室的工作環境感到厭煩,迷上了一個綽號叫伊比索的藝術家,當他們二人相遇時,所發生的事情就像天堂裡的一場比賽。《當女孩遇見男孩》是一部關於女孩和男孩、愛情和轉變、荒謬的用戶至上主義的作品,是坎農格特出版社「重述神話」系列中繼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成功改寫《潘妮洛普-潘妮洛普與奧迪修斯的神話》(The Penelopiad)之後的又一有趣佳作。

5.《挖掘》(The Dig)/約翰‧普勒斯頓(John Preston)著/Viking 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的小說,作品把圍繞1939年著名的英國薩頓掘寶活動所產生的一系列狂暴事件拿來好好娛樂了一把。在1939年那個漫長的炎熱夏天,英國正在準備迎戰德軍的入侵。但在英國東南部薩福克地區(Suffolk)的一個河畔農場,正在發生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寡居的農婦貝蒂 太太弓著腰證實了那個位於她土地上的奇怪土墩,是一處藏寶地。經考證,這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大發現,在整個國家的急切期待下,發掘工作迅速展開,不久這一發現招來了各式各樣的嫉妒和緊張關注。

6.《威妮和希特勒》(Winnie and Wolf)/安‧威爾森(A. N. Wilson)著/Hutchinson出版社出版很多英國人都認為,威爾森的這部小說被故意排斥在了布克圖書獎的候選名單之外。很難說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因為讀者和評論界事實上好像都很津津樂道於阿道夫‧希特勒和威妮佛蕾德‧華格納之間的特殊關係。
該書以華格納家族秘書的視角,講述了發生在1925-1940年間,威妮佛蕾德‧華格納和阿道夫‧希特勒的不同尋常的故事。威妮佛蕾德是一名在孤兒院長大的英國女孩,18歲時嫁給了德國最有爭議性的天才人物:德國歌劇家、作曲家華格納的兒子,威妮佛蕾德是一個狂熱的親德派、一個華格納的崇拜者、一個日爾曼民族主義者。1925年,威妮佛蕾德和希特勒相識,二人一見如故,很快建立了密切交往。

7.《人的本質是什麼》(What is the What)/戴夫‧艾格斯(Dave Eggers)著/Hamish Hamilton出版社出版本書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創作,艾格斯以深切感人的語言描寫了發生在血腥的蘇丹內戰中的傷亡故事,該書也進一步證實了艾格斯作為一名作家擅長模糊虛構類作品和回憶錄之間界限的特長。
這部令人驚訝的、剖析人類靈魂本質的小說的核心,建立在一個關於勇氣和忍耐力的真實故事基礎之上。故事發生在殘酷的蘇丹內戰期間,當武裝衝突把瓦倫提諾‧阿卡‧鄧和他的家人分離的時候,瓦倫提諾還是一個孩子,他被迫離開了自己家鄉的小村莊,加入到數千名逃亡的孤兒隊伍中,開始了走向埃塞俄比亞的漫漫征途,他們在那裡會暫時獲得安全。在前進的途中,瓦倫提諾遭遇了敵軍士兵、造反的解放軍、致命的民兵,鬣狗、獅子、疾病和饑餓……然而在前面等待他的,還有比這更嚴峻的考驗。《人類的本質是什麼》是一部展現生命的思考和戰爭瘋狂性的驚人之作,記錄了令人難以釋懷的慘案故事和勝利的喜悅。

8.《東京》(Tokyo)/大衛‧皮斯(David Peace)著/Faber出版社出版繼大受歡迎的小說《該死的Utd》(The Damned Utd)之後,皮斯又推出了這部以1946年的東京為背景的,關於謀殺、墮落和戰後毀壞故事的作品。
1946年8月,日本投降後置於美軍管制下已經一年的東京支離破碎、千瘡百孔,此時這個城市還面臨著第二場肅清運動的威脅,倖存的東京市警察局的警官隱姓埋名,不敢相信任何人。與此同時這個城市又爆發了各派組織爭奪黑市控制權的爭鬥,就是在這樣的亂世之中,兩名年輕女性的屍體出現在市中心的公園裡,偵探梅納米被指派去調查此案,當他逐漸接近這些錯綜複雜的恐怖謀殺案時發現,他自己的過去和秘密同此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

9.《蒙羞》(Inglorious)/瓊安娜‧卡文娜(Joanna Kavenna)著/Faber出版社出版這是卡文娜的第一部小說,但卻堪稱2007年英國最成熟的作品之一。羅莎‧雷恩是 一名三十多歲的時髦女記者,已經在倫敦小有成就,她英俊的男朋友是政界一名舉足輕重的人物,她的其他朋友也都是自信、成功、雄心勃勃的人士。然而在一個下午,當羅莎盯著她的電腦螢幕工作時,由於疏忽她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由此她丟掉了工作,失去了命運的眷顧,開始了漫長的失意之路。

10.《孤獨出口》(Exit Ghost)/菲利浦‧羅斯(Philip Roth)著/Cape出版社出版這是羅斯的南森‧祖克曼文學探險系列,本書中的最後一本,就像美國作家歐文筆下的人物瑞普‧凡‧溫克爾重返故鄉後發現一切都已改變一樣,在這本書中南森‧祖克曼回到了他11年前離開的城市紐約。11年中,祖克曼獨自一人待在新英格蘭的山脈中,除了是一名作家這一身分外,他在那裡什麼都沒有:沒有聲音、沒有媒體、沒有恐怖襲擊、沒有女人、沒有新聞,除了寫作之外沒有任何任務要完成。
重回繁華社會的祖克曼沿著紐約的街道行走,卻像一名幽靈一樣似乎根本不存在於世,他因此急忙和這個城市的三個人進行聯繫以儘快擺脫自己曾經精心維護的那份孤獨。

英國《衛報》「觀察家」專欄記者阿歷克斯‧克拉克日前選出了2007年他最喜歡的10本小說。阿歷克斯說,對於小說愛好者而言,2007年有很多東西值得玩味。至少從一些真正有票房號召力的作家紛紛在今年出版小說這一點來說,這使得以往很難成為鎂光燈聚焦下中心人物的小說家,有機會進入更多公眾的視野。而阿歷克斯所關注的,是在上榜暢銷書之外的閱讀體驗。

作為布克圖書獎的決賽入圍作品,《藏在歷史黑暗中的人》是一部讀來輕鬆愉悅的作品,它對以往講述歷史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別出心裁的檢測。過去的史料記載可能愚弄了我們所有的人……如果歷史只是一個不斷重演的病態玩笑,那麼正在一五一十講述它的人是誰?為什麼?或許是約翰‧斯科金?這個聲名狼藉的愛德華四世時的宮廷小丑,他最喜歡的消遣就是焚燒活人以博得王宮貴族的歡笑;或者是亨利八世的御用太醫安德魯‧包德?就是他為約翰‧斯科金樹碑立傳,粉飾歷史真相。
《藏在歷史黑暗中的人》是一部非常現代的書,故事背景被設定在阿什佛德(一個可笑的現代化小城),故事圍繞兩個非常老套的主題展開:愛與嫉妒。這同時是一本關於入侵、迷惑、取代和佔有的圖書;是一本關於喜劇、藝術、處方藥品和手足病治療的圖書;也是一部有著令人吃驚的新奇創意的史詩類小說。
羅伯特‧湯姆森的想像力是如此之豐富,以至於他的寫作總是一氣呵成,每一部作品都有截然不同的內容題材。《殺手之死》是他的最新作品,講述了一名員警被派到醫院太平間負責守衛一名殺人犯瑪拉‧辛德莉屍體的故事。人的停屍房,孤身一人的夜晚,巨大的恐怖和不安氣氛緊緊地將讀者包裹在其間。
書中描述的殺人犯瑪拉‧辛德莉在英國現實生活中確有其人,此人臭名昭著,犯有最令人髮指的殘酷獸行:虐待和謀殺兒童,故事描寫辛德莉在監獄服刑30年之後在獄中自然死亡。比利‧泰勒,一名才智平庸、胸無大志的小員警被派到醫院太平間值夜班,看守辛德莉的屍體。在12個小時的守夜期間,比利反思了他自己的婚姻危機、家庭問題,思考失落的愛、友誼和死亡。
在幾個場景中,作者安排辛德莉這一英國歷史上最令人憎恨的女魔頭的鬼魂現身,和比利討論他所面臨的麻煩和迷茫,以及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作惡衝動。作者的寫作相當精彩:嗅得到霉爛氣味的夜晚,各種不安的氣息,在滴答滴答的肅靜中等待著恐怖事件的發生要比真的看見什麼大怪物可怕得多。


小說的主人公伊莫金和安西婭是一對性格截然相反的姐妹,她們在一家創意行銷公司工作,試圖以其從事的一種新型的蘇格蘭瓶裝水業務「把想像力、政治和自然裝在瓶裡」銷往全世界。安西婭的性格有點輕浮,她對辦公室的工作環境感到厭煩,迷上了一個綽號叫伊比索的藝術家,當他們二人相遇時,所發生的事情就像天堂裡的一場比賽。《當女孩遇見男孩》是一部關於女孩和男孩、愛情和轉變、荒謬的用戶至上主義的作品,是坎農格特出版社「重述神話」系列中繼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成功改寫《潘妮洛普-潘妮洛普與奧迪修斯的神話》(The Penelopiad)之後的又一有趣佳作。


該書以華格納家族秘書的視角,講述了發生在1925-1940年間,威妮佛蕾德‧華格納和阿道夫‧希特勒的不同尋常的故事。威妮佛蕾德是一名在孤兒院長大的英國女孩,18歲時嫁給了德國最有爭議性的天才人物:德國歌劇家、作曲家華格納的兒子,威妮佛蕾德是一個狂熱的親德派、一個華格納的崇拜者、一個日爾曼民族主義者。1925年,威妮佛蕾德和希特勒相識,二人一見如故,很快建立了密切交往。

這部令人驚訝的、剖析人類靈魂本質的小說的核心,建立在一個關於勇氣和忍耐力的真實故事基礎之上。故事發生在殘酷的蘇丹內戰期間,當武裝衝突把瓦倫提諾‧阿卡‧鄧和他的家人分離的時候,瓦倫提諾還是一個孩子,他被迫離開了自己家鄉的小村莊,加入到數千名逃亡的孤兒隊伍中,開始了走向埃塞俄比亞的漫漫征途,他們在那裡會暫時獲得安全。在前進的途中,瓦倫提諾遭遇了敵軍士兵、造反的解放軍、致命的民兵,鬣狗、獅子、疾病和饑餓……然而在前面等待他的,還有比這更嚴峻的考驗。《人類的本質是什麼》是一部展現生命的思考和戰爭瘋狂性的驚人之作,記錄了令人難以釋懷的慘案故事和勝利的喜悅。

1946年8月,日本投降後置於美軍管制下已經一年的東京支離破碎、千瘡百孔,此時這個城市還面臨著第二場肅清運動的威脅,倖存的東京市警察局的警官隱姓埋名,不敢相信任何人。與此同時這個城市又爆發了各派組織爭奪黑市控制權的爭鬥,就是在這樣的亂世之中,兩名年輕女性的屍體出現在市中心的公園裡,偵探梅納米被指派去調查此案,當他逐漸接近這些錯綜複雜的恐怖謀殺案時發現,他自己的過去和秘密同此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


重回繁華社會的祖克曼沿著紐約的街道行走,卻像一名幽靈一樣似乎根本不存在於世,他因此急忙和這個城市的三個人進行聯繫以儘快擺脫自己曾經精心維護的那份孤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