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棒球在京奧連續受挫,雖然比賽尚未結束,球迷大為失望,棒球被視為國球,國人對之期待過高,打贏了是「宣揚國威」,打輸了則成了「國殤」,不論對觀眾、球員及棒球運動來說,都難以承擔。
棒球運動發展有特定條件,基本上需要廣闊的空間,台灣地窄人稠,運動環境並不適合發展棒運。
以少棒而言,一個二千人的小學校園,如果有二十個人在打棒球,整個運動場就就完全佔據,否則極易發生危險,這是國內少棒運動發展的瓶頸,也是國內少棒球隊愈來愈少的原因。
國內青少棒、青棒也都是在校園發展,遇有相同問題,三級棒球難以推動,成棒的發展自然受影響。
成棒同樣有場地問題,國內正規球場已經太少,多年前台北市政府還把位於黃金地帶的台北市立棒球場撤除,改建如今弊端橫生的小巨蛋。
小巨蛋不但打不成棒球,連籃球也打不起,一個運動場就此平白消失,可是口號喊了多年的室內棒球場-巨蛋,至今仍是海市蜃樓。
棒球場地難尋,如果棒球是國球,就應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可是全國民眾又有幾個人曾經親自在球場上,完整的打過一場「國球」?
棒球發展到一個階段,成立職棒順理成章,可是國內職棒欠缺有足夠魄力的主持者,初期數年將觀眾引入球場後,管理就出了問題。
民國八十五年職棒發生賭博事件,接著三支原創職棒隊先後宣布解散,國內棒運進入低潮,可是不知教訓的職棒,在民國九十四年及九十六年職棒再度無怨無悔地打他的假球,棒運再陷低潮。
這些打假球的人才是真正在糟蹋棒球,如果棒球是國球,作弊是恥,那麼打假球就是國恥,可是我們的政府、職棒主導單位及檢調單位又是怎樣處理「國恥」,致使棒運一蹶不振?
如今棒運退步,職棒觀眾不進球場,連元老球隊兄弟隊都打算不玩了。
有錢鎌就是國球,沒錢沒觀眾就像抓到燙手山芋,商人把「國球」當什麼?
如果只要比賽成績好,就可成為國球,那麼撞球就比棒球更有資格成為國球,以比賽成績作為國球標準,立論太薄弱了,如果有一天棒運在國內沒落了,而另一種運動興起,那我們的國球是也要隨之更改?
希望棒球能在京奧或是以後比賽取得佳績,但是畢竟棒球只是眾多運動的一環,國內要提倡運動,就應多元化平衡發展,棒球有過輝煌戰績,曾讓國人在國際運動賽事中揚眉吐氣,我們喜愛棒球,但是視之為國球,太沉重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2008/08/21 12:46重在参与
体育竞赛,总有输赢。把输赢同“国家”的荣辱扯在一起,确实太沉重 了。 - 4樓.2008/08/20 10:30當然是國球
我從15歲開始跟著我父親看棒球已20年了 我們現在也還幾乎每天在電視上可以看到職棒 也用了這麼高的薪水請這些球員 當初很支持職棒 後因職棒種種問題變的沒有那麼熱衷 台灣有其他那一樣運動這麼受重視與投資 舉重有嗎? 如果我們的職棒能夠更努力與積極 今天的成績絕對不是這樣 當然在許多硬體上我們不如其他國家 但我相信這項傳統運動依然會是大部份台灣人最愛的運動! - 3樓.2008/08/19 19:16別放火啊~
哇, 這句話好"紅"啊~
就事論事, 挑釁的發言是沒有建設性的喔, 樓下的~
- 2樓.2008/08/19 15:05台灣不是國家
台灣根本不是國家
哪來 "國球"
在島內做夢
別拿出島外
- 1樓.2008/08/19 12:33臺灣棒球輸給大陸的感想
臺灣的棒球隊與大陸開打前,我希望誰贏誰輸?這當然早已不是體育的考量,而想到的象徵的意思。我想大陸輸也好,因為大陸棒球本就是弱隊,給臺灣一點面子,讓臺灣人高興一下。但我心中還有另一個聲音,應該痛打臺灣隊,就是要贏,讓這些不知好歹,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家夥看清楚現實,得到一點教訓。
結果,大陸居然贏了,居然在全臺灣人都覺得「我們雖然贏的很辛苦,但是畢竟會贏」的期待中,眼巴巴的看到臺灣輸掉了。這真是一個再好也沒有的象徵,象徵什麼?象徵我即便是以下駟對上駟,即便是以我的最弱項對你的最強項,當我決定要贏,我就是有這個實力顯示給你看!這一仗,讓全臺灣人看清了大陸的肌肉,這就是一場不聲不響秀肌肉的大戲!
我的臺灣同胞,該看清楚現實了,不要等到戰場上秀肌肉的時候你才來覺悟。騙差價、唱衰,都是沒有用的。當人家在埋頭苦幹的時候,你在幹什麼?我們的球員在忙著上電視綜藝節目,上八卦媒體,在職棒場上打假球。…就這樣,我們還敢大言不慚的「引以為傲」?而這根本就是臺灣上下拿「民主自由」自我麻醉、自我陷溺的一個具體而微的寫照。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已沒有比這個更明顯的象徵了。
最後聲明一下:我決非「西瓜靠大邊」的現實主義者。我不是要告訴我的臺灣同胞說:「臺灣沒戲了,向大陸靠攏吧!」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有二:第一、「騙差價、唱衰」是沒有用的,關起門來自己爽是爽不了多久的。終究要睜開眼看清事實的。第二、希望這個現實可以刺激我們覺醒:我們本來就是中國人,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兩岸一家,同享中華崛起之光榮;欺師滅祖,賣祖求榮,能有什麼好下場?當我們肯定自己是中國人,為中國的崛起而奮鬥,我們有信念、有思想,必定充滿昂揚的鬥誌。反之,我們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就只能自怨自艾悲傷潦倒,沒有任何奮鬥的目標。因為,不當中國人,請問你是誰?所有「愛臺」「民主」的口號都虛幻不實,激不起心中的熱情。因為這都不是創建在事實之上,都不是發自內心的。這根本就是條錯誤的道路嘛!臺灣近二十年的發展已從事實說明了這個問題,快從李登輝民進黨的誤導中醒悟過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