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高漲使國內機車成長創下十年來新高,騎機車比例從二成八成長到三成,而使得機車族的車禍死亡率也隨之飆高。
如果交通主管單位不能為機車騎士找到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就有失職守。
機車在大小路面上橫衝直撞,製造噪音及汙染,在國內「橫行」多年,交通主管單位少有正面評價,民眾對機車也印象不佳,因此「機車」作為形容詞時,並不是個正面字眼。
可是全台二千三百萬人口,機車數量將近一千四百萬輛,幾乎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輛以上的機車,可見機車受民眾依賴的程度。
交通主管單位「修理」機車的方法,是將最好馬路的最佳行車位置,以汽車優先,而機車則被壓擠在「禁行機車」以外的「邊緣」道路。
外側道路有公共汽車上下客,計程車載客的臨時停靠,以及路邊停車的車輛,而機車就在這種環境下衝鋒陷陣,年輕騎士血氣方剛仗者藝高膽大見縫即鑽,車禍往往就此發生。
內政部統計今年一至五月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報告指出,交通事故機車占百分之四十二點九最多,而台北市交通局統計的機車死亡事故中,二十四歲以下騎士就占所有機車死亡者的四至五成,年齡層正是在學的高中職生或大學生,且八成以上是男性,就足以說明前述的現象。
機車是交通亂源之一,交通主管單位卻不敢明目張膽限制機車成長,如今油價對機車成長推波助瀾,因此想以自然法則來「消滅」機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有統計指出,如果十分之一美國人將汽車改為機車,每日便可節省汽油六千萬公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十五萬公噸。
也有統計認為機車佔據的道路路面要比汽車少得多,一台二千西西的自用小客車,佔據的空間約等於五台一二五西西的機車,而五台機車可運送的人數比一輛汽車來得多。
依據這些數據來談節能減碳,機車比汽車有效率,比大眾運輸工具還便宜。
前述事實,並非鼓勵民眾騎乘機車,而是要提醒主管單位,不可忽視機車已存在而且繼續成長的現實,主管單位必須思考兩個事實:
第一就是如果機車成長難以阻止,政府是否要繼續執行當前汽機車交通規劃,也就是眼睜睜的看著機車車禍死亡率繼續攀升,將日益增多的機車騎士逼向死亡邊緣。
第二就是勇敢的提出限制機車成長計畫,而非口號式宣導,在實施管制時,應有同步進行的大眾運輸改善措施,不致帶給民眾不便。
大陸已有三十個城市禁行機車(「限摩」),並非以「集權式手段」來推行,廣州市「限摩」,由牌照管理到交通管制,前後共花了十六年時間,交通主管單位不妨參考。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2008/08/02 04:10遊行吧!!"騎士們"
5.以"道路使用效率"及"節能減碳"標準來看汽車才是該被壓縮的
一群,多少開車的人其目的地,是用騎機車或坐捷運,公車就可解
決的阿!!將道路分享出來"規劃機車專用道"腳踏車道"迫使開汽
車者因道路縮減感到痛苦自然就會減少開車,生活習慣改變後,
汽油及碳排放量必定降低許多,這才是該思考的方向吧
我不懂那些為人民做事的"官~~~~員"們,真不懂這邏輯嗎??
我只能說他們可能因為出生貴族(如馬英九),或貴族當太久了(如陳水扁),根本
不知道或早忘了騎機車是怎麼一回事,因此無法就問題的本質去解決,只知道汽
車才是唯一道路之王,"苦民所苦"當然也只是喊喊而已
- 5樓.2008/08/02 04:08遊行吧!!"騎士們"
4.那些"熱血男兒"們騎著機車在馬路亂飆,亂竄當然討厭,但若以鼓
勵機車甚於汽車的態度,"規劃機車專用道"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輔
越線處以罰則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 4樓.2008/08/02 04:05遊行吧!!"騎士們"
(捷運或公車)嗎???1.不是大家注的地方都有捷運或公車可座的,也不是要到的地方都
有捷運或公車
2.以機動性而言,請問你上菜市場買菜,跑業務(EX:房仲業)去深坑
玩會專程跑去搭捷運或公車嗎??
3.重點是我知道機車相較於大眾運輸是較不被鼓勵的,但無論如何
都比汽車來的值得被鼓勵吧,論道路佔用面積,排碳量,耗油量,停
車位的準備等等,機車都比汽車來的有效率並更值得被鼓勵多了
- 3樓.2008/08/02 04:03遊行吧!!"騎士"們
對於目前政府完全以"大車思考",感到失望與豬頭
誠如板大對機車所計算的"經濟"與"效率"我不懂為何要如此排擠機車
在生活上不希望大家騎機車試問?要大家以什麼做替代?
- 2樓. 書忍棗2008/08/01 23:43推~
高中職騎什麼機車..... - 1樓.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2008/07/17 11:55機車已取代汽車成主要交通工具 應修正法令與政策
全台二千三百萬人口,機車數量將近一千四百萬輛。
汽車連一半都不到, 它不是主要交通工具?
台灣受美式交通陷阱,結合威權政治,發展汽車獨大,交通不合國情.
歐洲與許多人口密集國家,都反對汽車獨大,
台灣經濟發展,主要是靠百萬計機車騎士勤奮,
不是汽車大亨與高官;幾十年來,他們有幾個世界級人才?
以往機車品質低,是窮人工具,
現在已多元化,比汽車貴也有百種,更能省錢,更環保!
故意忽視機車,完全是逃避問題的心態。 hkhk 於 2008/07/17 17:0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