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想求子嗎? ---Dambulla Rock Temple 丹不拉---2009.01.30
今日的唯一行程就是參觀 Dambulla Rock Temple 和 Golden Temple
( 1991 年以符合第 i,vi 標準登錄世界遺產) 。
圖 道路旁結實纍纍的木蘋果樹
車子從Kandalama Hotel 開出後,即行駛於鄉間小路上。
田間綠油油的稻葉隨風搖曳,偶有菸田與地瓜田穿插其中,
和善的農人放下手中的農作,親切的和我們揮手或靦腆的點頭微笑,
而建造在路旁大樹上的象伕小屋也讓人新奇。
圖 相對位置
約十公里的路程就來到位於Dambulla市郊的Golden Temple,
我們只在車上眺望拍照並未下車,因為按照導遊說明Golden Temple已因
整建過當,太匠氣,已失去可看性。
圖 遠眺Golden Temple的大金佛
在隨車助理特別下車,到寺中投入代表祈福的香油錢後,
(蘭卡人路過寺廟時習慣會捐一點香油錢或供香花)
我們繼續朝山頂的 Dambulla Rock Temple 前去 ......。
車子直接開到半山腰後,開始行登山路程,
圖 Dambulla Rock Temple 和 Golden Temple衛星鳥瞰
圖 頂著豔陽往Rock Temple 前行的比丘
由於並不是依照當地人慣用的方式 : 由山下的Golden Temple附近,
攀登陡峭的山路上來,所以走起來並無負擔,沿途猴群相伴,毫不畏生。
圖 UNESCO 設立於Rock Temple 前的世界文化遺產標誌石碑
圖 Rock Temple 前遠眺Dambulla
約十分鐘的路程就已經來到山門,在這裏視野絕佳整個Dambulla
一覽無遺 :Dambulla位於可侖坡東北150公里,西吉利亞Sigiriya西南19公里處,
圖 Rock Temple 前遠眺Sigiriya獅子岩
離Kandalama Hotel 約10公里,大致是座落在錫蘭島的中央位置,
是一座寧靜古老的城市,也被稱為" 緬懷過去之城 ",以在西元前1世紀
帕拉克馬巴胡大帝時代所建的石窟聞名於世。
圖 Rock Temple 前遠眺Kandalama
圖 簡樸的Rock Temple廟門
石窟座落在酷似鯨魚背的黑灰色片麻岩山腰平台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
兩千年前的西元前二世紀或西元前一世紀,相傳當時的國王帕拉克馬巴胡
Valagambahu遭到南印度泰米爾族入侵,因而逃離王都阿努拉德普拉
Anuradhapura顛沛流離到這裏,所幸被僧侶所救,在Dambulla這裏的岩洞中
度過長達十餘年的避難生涯。
圖 Rock Temple 建立在巨石縫下
後來國王重返王位,因為感念僧侶當初救命之恩,於是便在這座岩石
山腰處(160米高) 開鑿了一座岩石石廟來回敬僧侶。
圖 Rock Temple 廣場
圖 回望Rock Temple 廟門
從那時候開始,Dambulla的天然洞穴被陸續規劃成 5 座佛教石窟廟穴,
( 位於長六公里, 高152公尺的巨岩中 ),廟穴中的佛像由整塊岩石雕刻
而成,有站、坐、臥佛等各種姿態,共有 157 尊佛神像,最大的臥佛
長達15米,都隱匿在狹長石壁下的天然洞穴中。
圖 Rock Temple 廣場盛雨器具
洞穴中繪畫面積達25,000平方英尺,是南亞最大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繪畫
壁畫群。壁畫內容多為與佛教故事有關的傳說。 多年來這裏一直是佛教徒
的朝聖中心也是印度教徒参拜的中心。
圖 Rock Temple 門票正面
圖 Rock Temple 門票背面
圖 Rock Temple 管理員
寄放了鞋子( 須繳寄放費用20盧比 / 人 ),赤腳走入 ,穿過廟門的收票處,
即正式進入 Dambulla Rock Temple ..........
圖 Rock Temple
圖 Rock Temple 前歷史久遠的碑文
圖 Rock Temple 第一石窟出入口
圖 Rock Temple 第一石窟出入口內長14公尺的佛陀湼槃橫臥佛像
第一個石窟目前依然被用來當坐寺院,內有一尊長14公尺的佛陀湼槃橫臥佛像 ,
以及印度教的佛像等,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站立在佛陀的腳邊,正在為釋尊的
逝世而悲泣。
圖 Rock Temple 第一石窟內壁畫
佛陀頭頂有一尊毗濕奴像(Vishnu), 相傳這些石窟便是這位印度教中重要
的天神以其法力變化而成的,因此,第一窟也稱為“天王窟”。
圖 Rock Temple 第一石窟內阿難尊者與釋迦牟尼佛石雕
圖Rock Temple 第一石窟內壁畫
圖 Rock Temple 第一石窟內壁畫
石窟內雕像由岩石雕刻而成,整個洞壁天花板及牆上都繪有數不清的壁畫,
壁畫是兩千年前用天然樹汁礦物繪製而成的,顏色並未因時間消逝而退色。
但因信眾燒香長年煙薰而有少部份被破壞了。
圖 還願的蓮花
導遊莎莎說如果想求子的話,這尊臥佛相當靈驗,相當於註生娘娘。
望著佛前擺滿還願的白蓮花與湼槃臥佛像,很難想像生與死竟然是
如此串連起來。
圖 Rock Temple 內的印度教廟宇
在這些石窟群中竟然會建有一座印度教廟宇羅列其中,猜想可能與蘭卡的
宗教信仰演變有關,可貴的是並沒有因為黨同伐異而遭受到任何破壞,兩
個不同的宗教,同時同地,在此安頓不同信仰信徒的心。
圖 前來Rock Temple 朝聖者
圖 Rock Temple
圖 Rock Temple
圖 Rock Temple 長廊
最大也是保存的最好的是第二石窟, 裏面巨大無比的佛陀石雕像 ,保存
完好,大部份是佛像,其中有一尊是彌勒菩薩像,雕刻得都很精緻。
窟內還有一座佛塔。
圖 Rock Temple第二石窟
圖 Rock Temple第二石窟內壁畫
洞頂刻滿了記述佛陀生平的壁畫,同時僧迦羅人還做了詳細的說明,
窟內除了有十餘尊站立佛像和四十餘尊佛陀坐像外,還有印度神祇
Vishnu和Saman以及兩尊國王像。
圖 Rock Temple 第二石窟內
圖 Rock Temple第二石窟內壁畫
圖 Rock Temple 第二石窟內
印度神祇的出現是因為12世紀時印度教開始傳入斯里蘭卡。
兩位國王分別為一世紀前來朝聖的Vattagamani國王和十二世紀為石窟寺內塑像
貼金修飾的Nissanka Malla國王。因此第二窟也稱“大王窟”。
圖 Rock Temple第二石窟內壁畫
圖 Rock Temple第二石窟
圖 Rock Temple 第二石窟內佛塔
圖 Rock Temple 第二石窟
圖 Rock Temple 第二石窟
圖 Rock Temple第二石窟內壁畫
圖 Rock Temple第二石窟內壁畫
圖 Rock Temple 第二石窟內壁畫
圖 Rock Temple 第二石窟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洞頂上有一水源沿著石洞縫隙頂由低處往上流,日夜不停地
滴著水,神奇的是,至今人們無法解釋水從何來,信徒因此認為這是神水。
而管理單位特別將其圍起來避免遭人破壞。
圖 順著洞頂天然的水流石縫繪製成河流與魚群真是匠心獨具
圖 第二石窟內收集自然落水的容器
第三窟為“大新寺”,窟內壁畫和石洞頂上的繪畫是斯里蘭卡十七世紀
典型的繪畫風格。窟內除了佛像石刻外,還有十七世紀振興佛教的國王
Kirti Sri Rajainha(1747-1782)的塑像。此窟也有一尊臥佛,面容慈祥平和。
圖 Rock Temple Rock Temple 第三石窟內壁畫與雕像
圖 Rock Temple 第三石窟
圖 Rock Temple 第三石窟國王的塑像
圖 Rock Temple 第三石窟內與洞頂相連巨石雕刻成的佛像
圖 Rock Temple 第三石窟
在出口處有由整塊巨石雕成的佛像與華麗的拱廊。
圖 Rock Temple
圖 Rock Temple 屋頂亦有雕像
圖 Rock Temple 長廊
第四和第五窟規模和歷史都不如前三窟,第四窟又稱西窟,面積較小,
洞內的佛塔曾被宵小洗劫過。第五窟是最小的石窟曾是儲藏室。
圖 Rock Temple 第四石窟
整個Dambulla Rock Temple的佛像受印度教的影響非常深,但是在
臉部表情與服飾上有濃厚的斯里蘭卡色彩,造型簡潔古樸,神態慈祥和藹。
圖 Rock Temple 長廊
其中禪定佛是取自釋尊打座姿態,特色是雙眼緊閉,身體端坐,足部是
瑜伽坐姿,右掌疊於左手上至於肚臍下放,呈現冥想狀態。
圖 Rock Temple
臥佛像大多是釋尊圓寂時的姿勢,臉部表情安詳平靜,雙眼緊閉,
嘴部似乎想說些什麼的樣子,
圖 Rock Temple Rock Temple 第三石窟內壁畫
立像大多是及南印度傳統式樣,造型比較大尊,服裝特色是右肩袒露,
左肩斜批袈裟,衣衫以雙線勾出優美景色,手勢通常是右手肘高舉,
左手在肩上輕拉袈裟,臉部表情平和,給人沉著安詳的感覺。
圖 Rock Temple 第二石窟內景
這些佛像還有一個特點,佛像的底部塗成紅色,由來與僧伽羅族歷史有關 :
在西元前5世紀時僧伽羅祖先毗耶,在抵抗印度人的攻擊時,腳底沾滿了紅土,
這一年也是釋尊圓寂之年,為了將兩件事串連,因而在佛像足底都塗上了紅色。
圖 Rock Temple第一石窟內臥佛腳底被貼上金箔
誇張的是來自於東南亞國家的信徒,基於不同的風俗、價值觀,直接在
雕像上貼金箔,造成雕像難以回復的的損壞。而石窟內部份雕像與壁畫
有遭受破壞的痕跡,經解說方知,原來是法國考古學家為了解雕像材質,
竟然直接以不當的鑽探方式破壞古物,令人傻眼。
圖 Rock Temple
由於不趕行程,大夥坐在廟門的石梯上閒聊,或環視整個石窟群與廣場
上前來朝聖的信徒,十分優閒。
圖 Rock Temple 廣場
下午並無安排行程,所以感覺到好像整個生活步調已漸漸放慢了下來。
圖 車子走著走著又看到Sigiriya獅子岩
圖 等待
圖 雜貨店
圖 在午餐用餐旅館可以遠眺到Sigiriya獅子岩
中午用餐的地點可以直接看到昨天到訪的Sigiriya獅子岩,讓人驚豔。
同團的團友也在此巧遇以前同去南美旅遊的團友,
讓我聯想到,也曾在泰北的泰緬邊境(美塞泰緬大橋)海關,遇到曾同去
尼泊爾旅遊的團友----台中王爸爸、王媽媽與一對女兒等一家四口時
那種驚喜與莫名的感動。
圖 中午放學回家的學童
所以說地球真的是圓的,要廣結善緣,否則冤家路窄逃都逃不掉喔。
飯後有人要去體驗蘭卡有名的阿育吠陀(Ayurveda)藥草浴,因為沒興趣,就直接回飯店繼續KandalamaHotel 的體驗之旅。
圖 路旁大象出浴(18禁)
下一則: 18. 一起加入他們的晨光序曲....Kandalama Hotel 坎迪拉瑪飯店 (2) ---2009.01.30
- 1樓. niki在斯里蘭卡2009/06/13 16:27看照片
是豔陽高照, 赤足走在石頭上,不燙嗎??
我比較幸運.去兩次都是下雨天,所以都在打水戰,涼快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