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賈伯斯:企業領袖要有品味 德國的完全就業神話 PSY「騎」示錄:看韓流如何橫掃全球
2012/10/05 07:12
瀏覽43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賈伯斯:企業領袖要有品味

 ▲蘋果前任執行長賈伯斯逝世1周年,商業周刊取得賈伯斯《The Lost Interview 》紀錄片的首映權,在5日的「商周之夜」放映,現場工作人員藉此機會與海報拍照留念。(張鎧乙攝)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逝世滿周年,一段塵封十六年的電視訪問,以紀錄片的形式昨在台首映。賈伯斯說,蘋果聚集一流人才,作出最好產品廣布世界,讓人們知道什麼是好東西。他把電腦當作人文學科,要判斷正確前進方向,企業領袖須有「品味」,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

 昨日首映的賈伯斯訪談,錄製在一九九六年,當年賈伯斯遭蘋果「逐出家門」已有十年,自己剛創辦新公司,同時間,蘋果快走到窮途末路。這段訪談完成的一年後,賈伯斯重回蘋果,挽救這家已在破產邊緣的公司,如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現金最多的企業。

 賈伯斯不只是科技圈的巨人,也寫下商業史上的奇蹟。昨《商業周刊》舉辦這段遺失的訪問首映會,現場冠蓋雲集,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等人出席參與。

 很多與賈伯斯共事過的人,都認為他是個暴君,賈伯斯坦誠,他確實會毫不留情的說出「這很爛(Shit)!」也直言不諱的表示,「我蒐集全球最好的人才,我不想與次級的人共事,對於知道自己很棒的人來說,你不用呵護他們的自尊心。」

 賈伯斯廿五歲時即擁有億萬身價,但他說,「這一點都不重要!」他想做的事情就是聚集最好的人才,做出最好的產品。雖當年是微軟全盛時期,賈伯斯還是說,「微軟最大的問題是,沒品味!只能做出三流產品。」

 

編.輯.室.報.告-德國的完全就業神話

 

德國南部的英戈爾施塔特(Ingolstadt),是一個人口12萬8千人的小城,奧迪汽車(Audi)的總部就設在這裏。這個被古城牆圍繞的寧靜城市,可說是德國完全就業神話的具體表現。

 

2005年,英戈爾施塔特的失業率超過7%。目前,當地的失業率低至2%左右,鄰近小鎮埃斯塔特(Eichstatt)失業率甚至低到不能再低的1.3%,相當於完全就業。

 

若以整個德國來看,全國失業率由2005年的13%,一路下降到現今不到7%。對比之下,歐元區8月失業率達到11.4%的紀錄,西班牙與希臘甚至每4人就有1人失業!

 

包括台灣在內,世界各地都在向德國看齊,希望複製其成功經驗。然而,不探究全貌,便一味地片面套用德國模式,跟瞎子摸象沒兩樣。

 

德國創造就業奇蹟的關鍵就在2005年實施勞動法改革,兩大重點分別是大幅削減失業救濟以及放寬德國企業僱用臨時勞工。對勞工和執政者而言,這都是一場痛苦的改革。由於喪失以往保障長期收入,德國勞工被迫接受低薪工作。當時推動這項改革的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oder),遭到黨內同志的激烈反對,而後在尋求連任時敗給現任總理梅克爾。

 

除了勞動法改革,英戈爾施塔特的完全就業有一大部分要歸功於企業策略正確。奧迪汽車是當地最大僱主,除了直接雇用3萬5千人,還支撐龐大的供應商網絡。

 

由於眼光精確地瞄準新興市場以及新富階級,奧迪汽車甫於8月締造公司史上最強銷售紀錄,年增14.9%,熱賣10.8萬輛汽車。現在,奧迪在中國出售的豪華車多過德國或美國的銷量。

 

不像其他歐洲鄉村城鎮逐漸破落,英戈爾施塔特大興土木,蓋住宅、游泳池和學校,奧迪汽車並且贊助運動場和職業球隊。當地企業因缺工而頭痛,還要加薪徵人。正如該市經濟發展局主管羅倫茲(Herbert Lornez)所說:「最好的社會福利政策就是完全就業。」

 

社論-PSY「騎」示錄:看韓流如何橫掃全球

 現在全世界最紅的男人,應該就是來自韓國的PSY大叔,他的音樂單曲〈Gangnam Style〉(江南Style)在YouTube點閱率拿下世界最快突破三億人次的MV冠軍寶座。

 〈江南Style〉在歐美各國聲勢驚人,在美國拿下告示榜第二名,是五十年來亞洲歌手的第一次,在英國、丹麥則拿下第一,是亞洲歌手有史以來的最佳成績。南韓《朝鮮日報》報導,PSY所創造的經濟價值至今已超過一百億韓元(約台幣二.六億元)利潤,他甚至被稱為是「行走的中小企業」。

 〈江南Style〉曲式誇張搞笑,以不斷重複和非常容易傳唱的旋律,加上獨特的騎馬舞紅到每個角落,美國名校學生、海軍、各國知名歌手在網路爭PO模仿版本,新人結婚時邀請賓客一起跳騎馬舞。這與多年前來自羅馬尼亞的MV〈麥阿喜〉風行現象如出一轍,不同的是,羅馬尼亞沒有出現另一個麥阿喜,只是個別的「點」,〈江南Style〉卻是蘊釀自新一波的龐大「韓流」體系,讓世界注意到韓國新崛起的流行文化風潮。

 不只〈江南Style〉,全球青少年,從小學生到國中、高中生,熱情擁抱韓國歌手藝人,並著迷於他們的各種衍生性產品,包括韓式美妝、韓版衣服、韓國戲劇等。韓國流行文化的滲透力極為驚人,韓劇在中東可以創造超過五成的收視率,韓國三人男子團體JYJ全球巡演時,在秘魯這樣遙遠的小國竟然都可以吸引到六千名的粉絲買昂貴的票聽演唱會。

 新一波韓流風行國際的祕訣有幾個。一是「韓式創新」的操作,韓國並不以原創著名,但它很懂得吸納他國的精華,再加上韓式創新,三星手機如此,現代汽車如此,流行文化也是如此。例如韓國的流行音樂,表演形式取自日本的多人團體,音樂取自美國,再加上自創的元素,最後形成風格銳利的韓國流行音樂。

 二是國際元素的選擇。許多韓國的流行文化刻意避開韓國傳統文化的色彩,降低其他國家接受的障礙,他們不以宣揚韓國文化為包袱,而以全球最共通的喜好為要。動畫、戲劇、音樂都有這種現象,例如音樂類型為嘻哈、饒舌、電音、搖滾等主流流行音樂。不少上一輩的人會搖頭嘆道:「這哪裡有韓國音樂的感覺?」但它就是有世界的感覺。

 三是發展格局的遠大。韓流從不以在韓國國內為限,而是積極耕耘從亞洲擴散到國際市場,幾大經紀公司在韓國境內戰得你死我活,卻能放棄成見共同經營國際市場,三大經紀公司就合組公司,共同處理韓國音樂的全球發行業務。另外,對藝人的要求也是國際級品質,不少嚮往做明星的韓國青少年,從十歲左右就密集接受歌唱、舞蹈、戲劇表演的專業訓練,每天十多小時,因此儘管年紀輕輕卻功夫扎實。

 韓流背後有一股可怕的力量,是韓國明星直接、間接置入行銷韓國產品的威力,韓國消費性產品都找韓國明星擔任代言人,明星代表的流行、時尚氛圍,直接蔓延到韓國產品。加上韓國產品努力提升品質有成,市場定位正確,趁著歐美日品牌深陷這一波不景氣,韓國產品卻逆勢擴張,成功搶奪市場。新韓流對台灣造成的影響很大。一是年輕人對韓國種種的偏好,大量的青少年在韓國流行文化中長大,接觸密度不低於西方流行文化,長而久之,很容易接受韓國的有形、無形產品。許多中小學生,出國的第一選擇已不是美國、日本,而是韓國,想到韓星的產生地去追尋他們的足跡。

 其次是給台灣三C產業帶來的壓力。某位三C大企業老闆曾在股東會上對著台下近千位股東說:「為什麼你們會喜歡韓國的產品?」話中,疑問及感嘆兼有。蘋果的產品與台灣產業鏈關係密切,彼此是合作關係,但三星的產品很多出自三星自己的供應鏈,與台灣是競爭關係。台灣DRAM、面板業、品牌業者與韓商競爭激烈,甚至被打得很慘,看到國人愛買韓貨,心中定是悲憤交加。

 上一波韓流,影響力還止於亞洲,這一波韓流則已滲透全球,韓流對外打造韓國國家品牌,韓國產業則在家裡提供韓流穩固的靠山,韓國操舞雙劍揮灑國際,氣勢逼人。如果說台灣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那就學學韓國對於「國際化」的定義、操作和企圖心,產業無論大小,發展要以國際規格自我要求,取捨以國際共通品味為重。畢竟台灣人口只有韓國一半,內需腹地本不足以支撐世界級的產業,必須將國際市場納入,才有勝算。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財經
自訂分類:國際新聞綜觀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